謝淑燕
[摘要]本文通過講述和小佳的故事,得到心靈的凈化和洗禮,而且也懂得了感恩,同時也教會該如何去面對一些事情。
[關鍵詞]心靈 重塑 故事
一、女生小佳
她又紅著眼睛去找數學老師,要求數學老師補給她0.5分,說這0.5分很寶貴,加上去,她的期中考成績和總分就可以躍上班級的第二名,說著說著眼淚婆娑了,數學老師沒了招,給了她0.5分,于是她破涕為笑來找我改分,數學老師搖搖頭,嘆了聲這孩子……
這孩子就是我們班的小佳,文靜內向,從小就聰慧伶俐,學習刻苦,各科成績極其優秀,從小學到初中,學習上一直是常勝將軍,在班級中,鶴立雞群。經商的父母視她為掌上明珠,拿她當驕傲的資本,寄予她極高的希望,要她目標是一中,大學非考個北大、清華不可。父母的朋友羨慕他們又這么個優秀的女兒,她自己呢,沒辜負父母的期望,忘我地學習,成績突出。對于這個學而優的孩子,各科老師當然喜歡,各式比賽自然少不了她,贊揚的話不絕于耳。
初一第一學期期中考后的家長會,從她的父母口中我了解到了她學習勤奮的程度令人震撼,假如明天考試,她今晚必定熬個下半夜,甚至通宵,假如哪一天考試發揮失常,分數落后一點,她會痛苦萬分,把自己關進小房間,嘆氣哭泣,不吃不喝……周末,節假日除去去補習奧數、美術外,她從不出去玩,伏案讀書、算題、聽英語……這使我不禁為她擔心起來,她的心理,她的健康,也讓我意識到她超負荷地學習,是為了取得最優異的成績,捍衛自己的學習地位,其實,她也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呀!
我考慮如何走近她,幫助她,讓她放下身上沉重的包袱。這時,我收到了她的一篇周記,娟秀的文字,委婉地向我提出不當班干部的請求(她任學習委員)。她說自己從小學到現在,一直任班干部,有點累了,想休息一下,說自己學習極忙,學奧數,學科學,學美術,精力已經透支,無暇顧及班級工作,還讓我理解她。這篇周記使我想起同學們告訴我的話,說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得高分”,班級里的事情,她不聞不管,有人請教她數學問題,她都懶得回答。班長也告訴我,說她連政教處召開的會議也沒去參加,與她論理,她還說拒絕當官不吃政治飯!于是,同學們背后給她取了個綽號“冷血美人“。
種種跡象,讓我感覺到小佳一個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異突出,而心理偏曲的學生。
由她,我想起了教育中的一個普通存在的現象:成績優異的學生畢業后,他們中很少有人惦記著當年教他們的老師,并常來看看他們,而成績差經常受批評的學生畢業后卻格外尊重老師,他們會常來向老師問寒問暖??磥?成績優秀的學生的心靈塑造,人格培養,及心理健康不可等閑視之。我覺得自己作為班主任,有責任去開啟她心靈之窗,驅散她心中的烏云陰霾,讓她心中有陽光,從而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學生。
二、重塑心靈
1.師長聯袂。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教育如果沒有家長的支持幫助,就將一事無成。我當機機立斷,招來她父母商談此事,她父母感激萬分,他們也正擔憂孩子如此讀書會讀出病來,擔憂她足不出戶會產生抑郁之病。商談結果,達成共識,她母親放下一部分工作,周末帶女兒去戶外活動、散步郊游呼吸空氣、親近自然,享受自然,同時,母親也一改往日說話內容而時常關注她的健康,這一招使孩子多少又些感動,開始變得愉悅起來。
2.贈言疏導。在學校里,我避開長篇累續的說教,而是在平常學習中更加愛護她。中午,課間拉她到校園林蔭小道上散步聊天,表達要與她交朋友,她欣然答應,并立約每星期互送贈言。
第一個星期,正值她科學考試第一名,我送的贈言是:學習本身是一個對未知世界不斷認識和探索的過程,成功和失敗始終貫穿其中,關鍵要善于從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失敗中追尋進步。星期一,她返校也給了我幾句話:從成功中去找自己的不足是最明智的!我驚喜于她的感悟。
第二個星期,我給她的贈言是:下一次考試,希望考砸!當晚,我打開QQ,她在線,立馬質問我什么意思,我回答說:人生是需要挫折磨難的,這是另一筆財富,能激勵人生,如果遇到挫折,就“趴下”,那么注定要失敗。頓時,她明白了說:謝謝老師指點,我懂了!
那個學期,她參加自然選拔賽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我寫上送給她贈言:馬有失蹄,人有失手,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視失敗。歲寒知松柏性,走過冬天是春天。她回言:“失敗成功均乃生活的享受,感謝挫敗,讓我找到弱點?!钡诙焖廊灰荒槾猴L。
一個學期的互送贈言,我們建設了師生友誼,又彼此勉勵提醒,我覺得她變了,依然勤奮,但對分數也不再斤斤計較了,人也開朗了不少,其他學科的老師向我發問:那個小佳好久沒來摳分了,怎回事?我笑而不答。
3.傳遞真誠。記得臨近期末考時,她母親打來電話說她感冒發燒,請假兩天。下午放學,我便組織了幾個同學到她家里探望,同學們遞上糖果、卡片、及紙鶴,十來個同學團團圍坐,送上祝福,噓寒問暖,小房間溫暖如春,歡聲笑語。趁著這個機會,我對孩子們說:大家在一起多幸??鞓?人哪,不能孤立地活著,人與人組成了社會,豐富了人生,只有想著他人,幫助他人,自己就會融入集體、融入社會,就會感受到溫暖,社會課中“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和諧”說得就是這個意思,你們明白嗎?孩子們靜靜地聽著,似乎在品味,在思考。
分手的時候,她連聲說:謝謝同學,謝謝老師!雙眸間分明躍動著淚光。
此后,她的班級工作做得特別好,收作業本、發作業本、編輯黑板報、幫同學解題,“冷血美人“的外號再也聽不到了。她母親也來到學校,欣喜地告訴我:女兒再也沒有關門不理人了,更沒有不吃不喝摔東西了。這個小佳呀,與以前相比,判若兩人。
4.感受感恩。教育的核心是愛,而愛的源泉是心懷感恩,才會感受到父母之愛、老師之愛、親友之愛;心懷感恩,才會感受到溫暖與美好,才會去回報于父母、老師、社會。我女兒十四歲的生日到了,女兒鬧著過生日,一盒蛋糕,幾盤糖果,幾杯清茶,構成了溫馨、簡樸的生日派對。席間我讓女兒說幾句話,她說:我的生日是母親的痛苦之時,我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我感謝教過我的老師,是他們給了我知識。也許是女兒的話感動了她,也許是氣氛感動了她,她哭了,表示自己的生日到了,一定會給母親一個驚喜,給老師一個驚喜,說著與母親相擁而泣。
看著眼前這個清秀女孩的變化,我倍感欣慰,似乎置身于美麗的百花園中,目睹一朵艷麗之花在徐徐開放。
三、案例反思
學優生(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通常有良好的學習成績,有驕人的學習成果,贊美落到她們頭上,好學生的榮譽桂冠似乎成了他們的專利,正是這些光環掩飾了他們心中的一些“不良”,他們在家庭、學校高期望值下產生的無奈、擔心自己學不好比不上的煩躁、憂慮;一些學優生由于自己的成績突出,自我形象完美,習慣了自己的明亮地位,做不了周圍星星的驕傲,一些學優生因為長期養尊處優,一旦遇到失敗失誤就消極、沮喪;他們更有“不聞窗外事,人際孤獨的脆弱……總而言之,學優生們也背負這巨大的精神壓力和人格扭曲。
幾年來,學優生自殺身亡或走上犯罪之路的實例屢見報端:
2004年12月24日,廣東鶴山一位成績優異的學生自殺于家中,原因很簡單,老師把一個她不喜歡的同學位置排在她身邊。
2006年5月,浙江某鎮三位學習良好、頗聽話的學生受了老師的批評,集體喝農藥自殺。
2006年6月,西安某高校高三班一個學生殺了一個同班同學。
2008年某月,某高校一個農民的孩子,成績優異卻殘忍殺害了自己的女友。
血的事實,觸目驚心,告示我們每一位班主任在轉化后進生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關注他們的人格品質。如果一味只看到優秀學生的驕人成績,而忽略了對他們心靈的塑造,恰是我們的一種失職,也是對成績優秀學生的一種傷害。也許班主任成了他們溫柔的殺手。
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向著名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討教: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手?卡薩爾斯意味深長地說:先成為優秀的人,然后成為優秀的音樂人,再以后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手。我們的教育也同樣,我們要教學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后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