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我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我都是住在姥姥家,和小姨住一屋。那時小姨還沒有出嫁,她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就是總遇不到合適的人。熟人張羅著給她介紹了不少對象,但小姨一個都沒看上,為此,姥姥姥爺成天念叨她。其實呢,我知道小姨是那種“寧吃仙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的性格。
小姨很愛看《故事會》,期期不落,我也跟著看了不少。但誰都沒想到,小姨的一段姻緣竟是被《故事會》給“牽”出來的。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周末傍晚,姥姥樂滋滋地跟小姨說,隔壁李阿姨給介紹了一個人,條件挺好的,想讓小姨見見。小姨禁不住姥姥念叨,就答應了,約好第二天倆人在青城公園門口見面。那時候手機還沒有普及,第一次見面都要說好各自的特征,以方便辨認,而小姨提出的“接頭暗號”就是手里拿一本《故事會》。
我特別想湊熱鬧,就央求小姨帶我一起去,小姨本來也不抱什么希望,權當應付姥姥,就同意了。
第二天上午十點,我和小姨準時出現在公園門口。小姨穿著一條紅色的連衣裙,手里拿著一本《故事會》,東瞧西望地等著那人。我呢,則在各種玩具零食小攤前流連忘返。忽然,小姨在一旁喊我:“婷婷,快過來,人家來了。”
順著小姨示意的方向,我看見從對面公交車站走過來一位“兵哥哥”。他皮膚黑黑的,眼睛很亮,鼻梁高挺,穿著一身軍裝,很是帥氣,手里也拿著“接頭暗號”《故事會》,正向我們走過來。
小姨的臉不知是被裙子映的,還是曬的,兩頰緋紅,我知道這回她是看中了。人家剛過馬路,她就主動上前打招呼,那個叔叔還被嚇了一跳。小姨笑盈盈地介紹自己是李阿姨的鄰居,我是她的外甥女。那個叔叔似乎有些靦腆,總是微笑著回答小姨的問題。一個多小時的約會,基本上都是小姨在說。當他們發現對方都愛看《故事會》的時候,兩人那個高興呀,由《故事會》又聊出了很多共同的興趣愛好,搞得我變成了高瓦數的電燈泡。
告別的時候,那個叔叔向小姨要了傳呼機號碼,小姨也高興地給了。我當時就明白,這倆人成了。
中午回到家,我先沖進門給姥姥報喜,沒想到姥姥鐵青著臉,質問我和小姨跑到哪里玩去了,和人家約好見面,結果害得人家在公園門口白等了。
原來,我和小姨見到的那個叔叔,也就是我后來的小姨夫,并不是來公園相親的!那天他部隊放假,本來要回家的,路上買了本《故事會》看,沒想到下了公交車就被小姨“劫”了道。他雖然很快猜到小姨是認錯人了,但不好意思說明情況,結果陰差陽錯,他也對我那傻乎乎的小姨一見鐘情了。
這正是“千里姻緣‘故事牽,百年恩愛共枕眠”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