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裕光
摘要:廣播直播作為廣播傳媒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一種有效載體,對少數民族地區顯得尤為重要。最新、最快、最好地服務聽眾傳播信息,是時代賦予廣大廣電工作者,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廣電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本文結合民族地區實際,就新形勢下,民族地區如何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深入研究探索廣播直播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及如何更好地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和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少數民族 廣播 直播節目 思考
廣播直播節目一改單向的傳播為多向溝通,已成為對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紀實宣傳報道的“重頭戲”,而備受聽眾喜愛。目前,隨著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和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之間競爭的日趨激烈,廣播直播節目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臺來說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那么,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臺在設備、技術相對比較落后,采編播專業隊伍建設相對比較滯后,節目質量和水平與發達地區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管理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唱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下廣播直播這臺“重頭戲”,從而走出一條切合當地實際的改革發展之路,本文將做以下分析和思考。
一.少數民族地區廣播事業發展現狀及廣播直播節目初探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地處西部的少數民族地區廣播影視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并在廣播直播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以我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為例:
地處西北內陸,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的臨夏回族自治州,自然條件嚴酷,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事實,為臨夏州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尤其是廣播影視事業不斷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大經費投入,人才隊伍建設力度,著力提高科技含量。目前,廣播電影電視局、廣播電視臺“局臺合一”,廣播電臺、電視臺有線電視臺“三臺合一”的廣電管理體制業已形成,數字音頻廣播站建設初具規模,節目制作播出實現數字化,廣播影視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新聞宣傳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這個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廣播直播的有益嘗試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確立廣播直播的主導功能
與錄播相比,直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第一,廣播直播為信息的傳播開辟了一條最快捷最廣泛的通道,它大大提高廣播時效,擴充了信息容量,增加了信息密度。
第二,節目直播機制為聽眾參與廣播創造了條件,為信息反饋搭建了平臺,增強了廣播傳播的雙向性和開放性。
第三,主持人直播縮短了電臺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密切了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關系,增加了節目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第四,廣播直播拓展了節目空間。
三、少數民族地區廣播直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廣播直播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要求。廣播直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最大限度地滿足聽眾要求,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全社會對新聞事實的認知程度,是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第二、廣播直播是深化新聞改革的有效措施。廣播直播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是加強和改進宣傳報道方式,深化新聞改革的一種有效形式。
第三、廣播直播是推進廣電產業發展的必要途徑。廣播直播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節目配置,有效提高收視率,帶動經營創收,是增強少數民族地區廣電事業經濟實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推動廣播電視產業化發展進程的必要途徑。
第四、廣播直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需要。廣播直播要服從服務于黨和政府的各項中心工作,要根據時代和形勢的需要,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需要不斷設置和調整節目內容,提高宣傳質量,宣傳藝術和宣傳效果,在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少數民族地區廣播直播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
第一,有利條件。一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聽眾對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廣電管理體制改革,良好的工作機制和高新科技的廣泛推廣應用,為直播創造了政策、技術支持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二是“采、編、播、控”一體化節目生產方式的不斷成熟,改變了傳統廣播編輯工作的生產流程,減少了生產環節。
第二,制約因素。一是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廣播經費投人不足,采編設備陳舊落后,更新不足;二是現有專業隊伍整體素質較低,技術保障能力不能滿足直播需求;三是廣播直播起步晚,起點低,內容形式更新不足,節目整體水平較低;四是直播難度大、工作量大,一些廣播主持人缺乏專業新聞知識,不能適應直播需要。
五、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廣播直播節目水平的對策
第一、加大經費投入。
第二、提高科技含量。
第三、加強專業隊伍建設。
第四、更新廣播直播的形式和內容。
六、直播節目的選題與思考
如何選好題材是直播節目是否受聽眾歡迎的一個關鍵所在,也是民族地區廣播直播需要研究和探討的新課題。
第一、要圍繞政策熱點選題材。
第二、圍繞社會熱點選題材。
第三、圍繞生活熱點選題材。
七、直播節目編輯工作的幾點建議
第一、建立以直播室為中心的節目運作方式。
第二、主持人要把好“現場關”。
第三、發揮導播作用,注重現場編輯。導播在直播節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直播節目離不開導播,也需要一位具有一定專業素質的導播。作為和主持人密切配合的導播,要千方百計幫助,配合主持人做好每一期直播節目,他既要負責主持人與現場聽眾的聯系,還要根據現場情況,掌握時間流程、節目進程、活躍現場氣氛、隨時為主持人出謀劃策,節目整體播出效果與主持人的形象、水平都離不開導播的默契配合。此外導播還要根據參與節目聽眾年齡、職業、經歷、文化程度的差異,選擇熱線電話,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
引文:
[1] 陸錫初.廣播新聞編輯教程.第299頁至300頁,第309頁至310頁
[2] 王振業.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第228頁至229頁
參考文獻:
[1] 陸錫初.廣播新聞編輯教程
[2] 王振業.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
[3] 吳縵,曹璐. 廣播新聞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