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杰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在關于“教師的作用”中指出:“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學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景的主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過得愉快,也能讓他們過得悲慘。”
這是一段振聾發聵的話,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感悟!身為班主任,我對這話時刻銘記在心,不敢有絲毫的倦怠。
作為一個班主任,要熱愛這個集體、熱愛每一位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學生是教師素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對于班主任來說,就更是這樣。班主任首先必須熱愛班集體,有了這種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級工作中;才能處處以班集體為重,全心全意為班集體服務;才能以真摯的愛去感染學生,使學生產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作為青年教師,我有一腔熱血,熱愛自己的工作,對班級、學生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愛。每當走進教室,看到講臺上有粉筆灰,就動手把它擦干凈;看到桌子擺歪了,就動員學生把它擺正。我和學生一起為班集體取得好成績而歡呼雀躍,一起為班集體失誤而悲傷,一起為學生的進步而高興,一起為學生受到懲罰而難過。這種以班集體之樂而樂,以班集體之憂而憂的愛心,深深感染了學生們,在班級中很快形成了事事以班級集體利益為重的好風氣,也更讓我找到作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的快樂的源泉。請把孩子當作孩子,他們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內心世界,都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把他們看作自己的弟弟妹妹,愛他們,關心他們,才能懂他們。如果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一把鎖,我們必須保存好每一把鑰匙,否則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我的心里只有一把鎖,而你卻把唯一的鑰匙弄丟了,從此我的心里再也容不下別人。”作為一名教育學生的老師,作為一名班主任,肯定不想讓學生給我們這樣的評價。那么我們是不是深入地了解了學生呢?
我深深體會到:良好的師生感情是決定班主任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身教勝于言傳!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強調身教勝于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的品德、行為、情感喜好以及對每一件事情的態度,都會無形中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全體學生。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我希望我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做好任何事情……,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模仿的過程,做人也是一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時時刻刻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并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評價。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范的作用。每次的衛生工作我總是帶頭動手,并力求干干凈凈。行動是無聲的語言,不需要任何鼓動性的語言,就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勞動積極性。
教育是一門科學,育人成才是一門學問,在工作中只有講究科學、創新、藝術,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來。我爭取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積極探索,善于總結,使自己的班務工作水平盡快提高。
作者單位: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