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教育技術給職業教育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如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職業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從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職業教育理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職業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研討,以期對更新職業教育理念,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有所裨益。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職業教育理念;職業教學理念
作者簡介:陳宜榮(1973-),男,徐州人,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經貿分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計算機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518(2009)14-0008-02
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信息量與日劇增,這對不斷發展的職業教育帶來了機遇,這就要求學生不僅應具備淵博的學識,還應具備獨立收集新信息、處理新信息、儲備新知識的能力,這也要求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質量。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職業教育理念
從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上看,教師如果不確立正確的職業教育理念,就有可能成為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主要
障礙。如果用舊的觀念去指導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技術就有可能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起不良作用甚至反作用。理念與技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教師教育理念并促進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這是我們面對現代教育技術時必須思考的問題。要使學習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成為教師更新職業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要以應用為目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不是為了通過考試,而是為了掌握一門應用技術,掌握一門可以改進我們教育和學習的先進技術。目前,我們的職能主管部門還是以職稱評定、工資晉級、評優考核等來要求教師必須取得各種計算機操作證書,取得多媒體技術操作證書,這樣使得一些計算機操作的培訓、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太過于注重考證,帶有明顯的突擊強化形式,結果收效不大。
2.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是完整地理解技術?!叭祟惿鐣赜械募夹g結構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外在于人的工具系統;另一方面是人使用工具的技能”。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既要把它理解為一種現代的傳播工具在教育中的運用,又要把它理解為一種新的智慧手段和思路的加入,并上升到可能蘊涵著的一場新的學習革命。在這場學習革命中,特別要突出信息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相關的協作精神、適應能力,這種能力的提高與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地獲取、分析、加工和存儲信息是分不開的。
3.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要整合到職業教育的實踐中去。硬件與軟件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兩個方面,硬件是基礎,軟件是在硬件的基礎上實現教與學的手段,二者缺一不可,而在職業教育實踐中,目前仍然存在重“硬”輕“軟”的誤區。在現階段,推廣、普及現代教育技術,當然要重視硬件的建設,同時,更要積極鼓勵教師開發適應教學需要、有創新思維的軟件。教育技術絕不是強加于傳統體系上的一堆儀器,也不是在傳統的程序上增添或擴大一些圖像、聲效和動畫等多媒體信息,只有當現代教育技術真正統一到整個教育體系中去,促使我們去改革這個教育體系并整合到職業教育實踐中去的時候,現代教育技術才真正具有價值。
4.現代教育技術要使思想認識和實際體驗相結合。首先,要讓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會引發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變革,這種認識有利于教師重新思考教育現狀,有利于教師形成新的教育觀。其次,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創造條件讓教師去體驗并感受新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前景,體驗并感受現代教育與學習方式所具有的魅力。再者,要徹底拋棄現代教育技術就是單純考慮媒體的教育技術理念,現代教育技術學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來診斷教育教學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實施及評價解決方案的技術學層次的教育學科。要樹立系統的現代教育技術設計思想,充分運用系統的方法考慮目標、內容、師生、媒體、策略、資源和環境等各個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發揮現代媒體技術在傳統經驗技術的約束下的作用。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職業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將學生視為“知識容器”,其教學目標片面強調知識的積累,因而導致只重結果,不講過程,一味強調死記硬背的錯誤做法。現代教育技術以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為目標,以突出學生的突踐能力為主線,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重視能力,特別是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以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1.更新傳統的學校觀。在現代教育技術所構成教學環境中,學校將不全是以傳統意義上的校園圍墻為標志來劃分的。傳統學校和網上學校、網絡學院、虛擬大學一起構成整個教育系統的主要部分。在學校的教學環境中,學生除了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獲取知識外,還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接受優秀教師和專家的輔導。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也由學校拓展到學校、家庭和工作場所,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學生和教師可以同時坐在一個“虛擬教室”中進行學習和討論。“虛擬教室”跨越了教室和教學時間的局限,真正開創了教學新模式,提供更靈活、更強大、更完善的教學環境。
2.更新傳統的師生觀?,F代教育技術進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由原來的處于中心地位的知識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設計者以及社會文化的詮釋者和教育的研究者,學生地位應該由被動的知識容器和知識受體轉變為知識的主宰、學習的主體,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當然,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永遠不會替代教師角色,教師之所以是教師,在于教師能在智力、情感、個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養和塑造學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將會從傳播知識的繁重任務中解脫出來,有精力和時間真正進行以人育人的活動。如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中,實施項目分組,由學生來設計網頁制作的思路,教師在設計理念、設計技巧等方面給予輔助指導,激發學生的靈感,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并且能增加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3.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下的教學模式包括教學思想、功能目標、操作要領等,它是組織、設計和調控教學活動的方法論體系。一方面,它來自教學實踐,是教師和學生對某些有效的具體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優選、概括和加工的結果。另一方面,教學模式的實際執行者是教學的實踐者和實踐對象,即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實踐主體。要有效地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須更新理念,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大膽探索和改革教學模式。在多年的教學模式探索中我們發現,網絡教室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網絡教室教學模式總共有兩大部分組成:一是教師機的教學王,二是學生用機的客戶端。教學王有如下幾個功能:①具有傳送文件功能??梢詡魉透鞣N類型的文件,在傳送的過程中,可以傳遞給全體學生,或部分學生,或個別學生;②具有廣播功能。教師可以將教師機屏幕上的內容及聲音實時、同步地傳遞給學生;③監看功能。教師可以不離開座位,就能觀察到任何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教師及時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④控制功能。教師通過該功能對學生的操作、學習過程進行遠程遙控,進行一對一的個別輔導。客戶端有如下功能:①舉手功能。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利用舉手功能,教師可以隨時對其進行輔導;②傳送作業功能。學生可以不借助于其他輔助工具,直接坐在機器前將完成的作業提交到教師機指定的文件夾下。在這種網絡教室的環境中,計算機能夠發揮個性化和交互性的特長,使教學不僅適合大多數學生的要求,同時也為優等生和學習差的學生創造了發展的條件,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4.更新學生的學習理念。如何科學地學習、怎樣駕馭知識這匹駿馬等問題已擺在現代學習者的面前。我們作為教師應不斷提升自己駕馭教材的能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心智,挖掘潛力為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不斷探索,鼓勵學生敢于動手、敢于實踐、敢于創造,使學生能主動愉快地去接受學習任務,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真正實現我們素質教育的目標。具體做法有:一是突破理論障礙,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吃透教材,不唯教材,優化教材,超越教材。二是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單一重復,會使學生感到厭倦,注意力分散,學習效率下降,應用多樣化、形象化的教學方法,直觀形象地再現客觀事實現象,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三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動手實踐是把構想變成現實必不可少的途徑,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動“腦”,實現手腦并用,這樣,多感官刺激和協調,促使“操作更巧,理論更牢”。四是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教學過程和開展比賽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電子的興趣,引領學生自主學習,鞏固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巍.將多媒體技術轉化為教學效益的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
[2]劉福林.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探討[J].電大理工,2005(1).
[3]李國安等編著.現代教育技術實用教程[M].哈爾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2005.
[4]陳琳主編.現代教育技術[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謝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