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亮
摘要:當前許多企事業(yè)單位對會計人員的職業(y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畢業(yè)學生往往很難直接勝任用人單位的會計電算化工作,究其原因,在于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還存在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針對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思考
作者簡介:唐亮(1980-),秦皇島人,河北建材職業(yè)技術學院財經管理系助教,主要從事會計、審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1-7518(2009)11-0033-02
一、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合理。會計電算化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邊緣學科,由于課程開設時間較晚,也沒有權威的系統(tǒng)研究與規(guī)范,因而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還存在著差異性和不合理性。例如,有的高職院校主要講授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應用,但受學生自身知識結構所限,其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也有的高職院校側重于對學生會計軟件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卻忽視對會計軟件的一般維護等內容的介紹,以至于學生在日后實際工作中,只能從事單一的日常操作,無法從事更復雜一點的工作。
2.課程設置不完善。由于會計電算化與計算機技術聯(lián)系密切,因此學生在學習會計電算化課程之前,有必要學習一些相關的計算機知識。然而,有的高職院校在編寫教學計劃時未充分考慮到前設相關的計算機課程,如計算機網絡技術等,而這些計算機知識是日后從事會計電算化工作所必需的。在去年筆者帶隊參加的一次全國ERP技能大賽中,現(xiàn)場要求學生卸載下載工具、關閉殺軟監(jiān)控后再上傳賬套和報表,然而有的學生竟然不會刪除迅雷程序,不會關閉瑞星監(jiān)控也不知道如何在IE地址欄中輸入服務器地址,這反映出在目前高職院校中會計專業(yè)學生的計算機課程偏少,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較差。
3.教學內容狹窄。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由于課時所限,大多數高職院校主要介紹一種會計軟件的操作方法。實際上,不同的會計軟件應用界面和具體的操作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差異,對于適應能力和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從事會計工作時如果面對陌生的會計軟件,會感到茫然無措。另外,對會計軟件各模塊的講解上,大多數學校往往只介紹總賬等主要模塊,對于采購、銷售等模塊介紹很少,這也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相應業(yè)務時,不能快速應用此類模塊。
4.教學方法單一。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一般采用理論授課和上機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其中,理論教學主要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采取講授和演示法,學生邊聽邊記操作步驟,沒有時間思考系統(tǒng)整體業(yè)務流程,等到上機實踐時學生往往按照實訓指導書機械化地操作實驗案例,操作時遇到問題,不愿獨立思考解決,長期如此就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因此,這種比較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效果也因此受到影響。
5.考核方法不科學。在考核方法上,高職院校大多采用筆試加上機的方式。上機考試一般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某個案例,包括從初始化到報表的生成,這樣雖然可以測試出學生的軟件操作水平,但考試題量大,考題固
定,如果沒有相應的考試系統(tǒng)和評分系統(tǒng)軟件支持,教師的閱卷量大,容易出錯,因此不夠科學。
二、解決會計電算化教學問題的建議
1.準確定位教學目標。高職院校教學目標應以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性人才為主。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考慮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職學生的就業(yè)方向主要是中小企業(yè),這類單位通常需要既懂會計業(yè)務、又能熟練操作會計軟件并進行一般維護的會計人才。因此,筆者認為高職會計電算化的教學目標可以定位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掌握會計軟件的操作技能,并能夠進行一般維護,初步具備自學應用各種會計軟件的能力,具有計算機和會計雙重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應用性人才。
2.完善課程設置。首先,應增加相關計算機課程。對于學習本課程的學生來說,不但要有會計專業(yè)知識,而且還要熟悉相關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習本課程的學生往往基礎參差不齊,計算機技能相對較差,因此應前設相關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如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常用工具軟件使用等。這些課程學習不必過深,以“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即可。其次,完善課程教學設計。在學生學完相關會計和計算機課程之后,可在第四學期開設《會計電算化》,選擇一種會計軟件為教學軟件,主要講解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理論,會計軟件中各模塊的功能與操作,同時進行分模塊練習和綜合練習。第五學期開設《會計軟件實訓》,可先介紹一些常用會計軟件的操作,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會計模擬課上做完的會計資料,運用會計軟件輸入計算機中,并完成綜合實訓。這樣設計可以將會計手工模擬與電算化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會計電算化的應用能力。
3.拓寬教學內容。根據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性會計電算化人才的教學目標,需要拓寬并加深教學內容。首先,選擇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幾種會計軟件來進行講解,如用友、金蝶軟件,在會計軟件各子系統(tǒng)的講解上,既要介紹總賬、報表等主要模塊也要兼顧采購、銷售等其他模塊。其次,教學內容需要及時更新。教師在完成日常教學后,可以要求學生上網關注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最新發(fā)展。例如,筆者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指導學生上網熟悉最新的SaaS業(yè)務運營平臺,登陸金蝶友商網和用友偉庫網來學習在線會計,通過網站提供的幫助、演示來熟悉網上記賬流程,并進行免費試用,親身體驗在線管理服務,最后寫出操作的實驗報告。這樣可以使學生拓寬學習視野、增加學習興趣。
4.豐富教學方法。教學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階段等,采用案例教學法、逆向思維教學法等適宜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實訓教學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即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的基礎上,教師選擇一些案例,然后讓學生操作并討論案例,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由學生撰寫報告,對案例的認識和所學到的知識等進行總結。在學生操作會計軟件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可以采用逆向思維教學法,即“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時候,按照相反的方向逐一分析和檢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決。如學生發(fā)現(xiàn)報表不平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會計軟件常規(guī)操作順序的相反方向,即“報表初始化是否有錯-賬簿是否有錯-憑證處理是否有錯-系統(tǒng)初始化是否有錯”的順序逐一分析和檢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決”。【2】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將多種教學方法有效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融會貫通,提高教學效果。
5.改進考核方法。本課程考核可以采用理論考試加實務操作的方式,考核實務操作時,筆者建議高職院校可以和軟件公司合作開發(fā)電算化考試系統(tǒng)。這種考試系統(tǒng)一般包括“試題庫、考試系統(tǒng)和考試管理系統(tǒng),可在局域網中使用”,【3】在考試服務器上安裝考試管理系統(tǒng),具有抽取試題、收集試卷并自動閱卷評分的功能,學生上機登錄考試系統(tǒng)地址后隨機抽取試題進行考試即可。試題庫主要是上機操作題并注意及時更新。考試成績由理論和上機成績綜合評定,這樣能較全面考核學生的電算化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陸國斌.新編會計電算化[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2]劉麗林.加強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探析[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3):105-106.
[3]李長智.高職會計類專業(yè)電算化技能考核方法的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8(11).
[4]何日勝.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應用操作[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顏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