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春
摘要: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到了21世紀的現代社會,人們對傳統的禮儀認識和了解似乎在淡化,不文明行為、禮儀缺失的粗俗現象隨處可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痛心。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青少年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從我做起,注重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讓更多的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有用之才。
關鍵詞:文明禮儀 教師示范 學生踐行 家校結合 制度規范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諧社會的建立都離不開文明禮儀,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我們對文明禮儀有深刻的認識,加強文明禮儀教育。近些年來,人們對傳統禮儀認識和理解似乎在逐漸淡化和淡忘?,F代家庭孩子少,而且獨生子女不在少數,青少年成為家庭和社會的寵兒,過分的溺愛使部分孩子養成了偏激、暴躁、孤僻、蠻橫的性格,常常表現出的“對人不感激,對物不愛惜,接受別人的幫助習以為常,與人相處不懂得謙讓”等等,他們不懂最起碼的社交禮儀,不懂珍惜父母的愛……禮儀的缺失將會給青少年在社會交往中帶來很多的麻煩,會影響他們將來的求學、就業,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整個人生,也影響到整個社會和國家。因此文明禮儀教育必須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一、要充分認識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意義
思想認識支配行為。中小學師生只有真正了解禮儀的含義和基本常識,認識文明禮儀的重要性,才能積極參與到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中來。因此,我們首先要強化宣傳教育。一是教育師生了解“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而著稱,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樂文化,這是中華文明所獨具的特色。學校作為傳播文化和培養人才的搖籃,教師作為傳播文明的使者,青少年作為炎黃子孫、新世紀祖國的接班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小學校、教育工作者、廣大青少年義不容辭的責任。二是教育師生認識禮儀的重要作用?!叭藷o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笨梢赃@樣講,在一定程度上,禮儀能成就事業,禮儀能促進家庭和睦,促進集體團結,促進社會和諧。我看過這樣兩個事例:服務員臉上永恒的微笑幫助希爾頓旅館度過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空前的經濟蕭條時期,在全美旅館倒閉80%的情況下,跨入了黃金時代,發展成了顯赫全球的旅館;日本青年原一平,身高只有145厘米,體重只有52公斤,先天不足的他在開始推銷保險時,一次次遭到拒絕,甚至遭到白眼、嘲諷和辱罵,但他百折不撓,努力通過自己真誠的笑容征服顧客,微笑幫助原一平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他被譽為日本保險業的推銷之神。目前大學生就業多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向選擇,有不少學生因知禮懂禮而順利地被用人單位聘用,相反,也有少數個別學生不是因為學歷不夠、成績不好、能力不高,而是因為缺乏最基本的禮儀而被用人單位拒絕??梢姸Y儀在成就事業、個人發展中作用很重要。三是要讓廣大師生認識到當前青少年禮儀缺失的嚴重性。社會的大氣候影響著我們的孩子,特別是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造成他們分辨是非能力的弱勢,他們經不起社會不良現象的誘惑,像拜金主義、自私自利的觀念都影響了學生的禮儀觀念。社會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良人員成群結伙、打架斗毆、出口成“臟”;家庭教育的不當造成了孩子思想上的“畸形”,有些家長不是對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手段,就是對孩子一味地打罵。這些現象侵蝕著學生的心靈,導致他們不會尊重他人,不知禮讓,一味地我行我素。因此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識到青少年禮儀教育的重要性,扎實做
好中小學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
二、要強化教師的示范作用
教師是學生直接效仿的對象,也是禮儀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因此,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至關重要。我們的教師要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禮儀要求》,身體力行,規范禮儀行為。集會、課堂都是教師示范禮儀的重要陣地,學校領導和教師都要抓住機遇進行示范和引導。課前的禮儀對教師來講太熟悉了,當教師走進課堂時,學生起立向教師問好,教師應該鄭重地鞠躬還禮,并說“請坐”,這是師生間相互尊重的表現。這是每個教師每天都重復幾次的環節,可是不少教師卻忽視了這個教育細節,在同學起立問候后,不鞠躬,不向同學問候,甚至連個“請”字都不說,只敷衍地說聲“坐下”;在校園中或者在路途上,學生向老師打招呼,有的老師熟視無睹,置之不理。這是我們教師禮儀的欠缺,將會影響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會損害師生間的感情,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的不尊重。禮儀教育不僅需要教師在莊重的場合注重示范引導,而且要重視細節,注重小事,在平時與學生的交往接觸中,始終以良好的禮儀風范給學生樹立榜樣,以深厚的思想情感、莊重大方的儀表、和藹可親的儀容、彬彬有禮的語言給學生做示范,使學生在師生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三、要注意行為實踐培養和訓練
禮儀教育不單是單純的知識教育,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對于具體的禮儀規范,學生在了解掌握基本知識、基本常識的基礎上,關鍵是將規范要求落實在言語中,化為具體行為的表現,也就是不僅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要刻意去“做”。因此,在禮儀教育過程中,學校要注意將禮儀教育融入各項教育活動之中,時時處處講禮儀,在一言一行上規范訓練師生禮儀,讓校園充滿禮儀之風。學校要采取課堂講授、模擬訓練、日常養成、文明監督等方式,重點強化文明禮儀的養成和訓練,重視行為實踐活動的培養和鍛煉,逐步提高文明禮儀的普及和規范水平;還要注重抓基礎和細節,堅持文明禮儀教育與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緊密結合,并且從身邊的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從基礎和細節抓起。從“坐、立、言、行”起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孝敬父母入手,培養文明的家庭禮儀;從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愛家鄉開始,培養友愛品格和愛國情懷。
四、要實現學校與家庭的密切配合
目前,學生的家庭禮儀教育嚴重缺失。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各不相同,教育的內容更是千差萬別,知書達理的家長不乏其人,但不太懂禮儀的家長也大有人在。為使禮儀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達到預期目的,我們要取得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和學校校報對家長進行禮儀知識和教育方法的培訓,以取得學校教育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形成家庭、學校齊抓共管。要鼓勵家長做學生家庭禮儀、社交禮儀的監督員和指導者,逐步糾正和規范中小學的禮儀行為。
五、要堅持制度規范和檢查評優相結合
要使文明禮儀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學校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對師生的文明禮儀行為實施有效地監督,如每天由值日的師生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檢查,隨時記載和糾正不規范的言行。每月按班級進行評比,頒發文明禮儀先進班級流動紅旗,樹立文明禮儀標兵,使學生學有典范。年終學校要對文明禮儀教育成績突出的班級和文明禮儀標兵進行隆重表彰和獎勵。
禮儀教育是養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為,需要打“持久戰”。每個教師都要樹立信心,扎扎實實,堅持不懈,對學生行為出現反彈現象要正確對待,及時引導,逐步規范,直至使學生養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