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進軍
摘 要:隨著制造業向中國的轉移,中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職業教育又迎來了第二個春天,但我們職業教育也要有緊迫感,必須跟上時代的節奏,以學生就業為導向,讓學生在社會得到承認,我們教育工作者有義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數控實踐 開放性 創新意識
江澤民同志曾經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企業的不斷創新進步靠什么?靠的是人才的不斷創新進步。隨著制造業向中國的轉移,中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職業教育又迎來了第二個春天,但我們職業教育也要有緊迫感,必須跟上時代的節奏,以學生就業為導向,讓學生在社會得到承認,我們教育工作者有義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過硬的技能是學生今后賴以生存的基礎。實踐教學是職業學校生命線、立足點,2008年開始江蘇對口單招又將技能成績列到高考成績里,且占有300較大分值。然而,一些人對于傳統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扼殺認識不足,幾年不變的教學模式:課題、圖紙、工量具、工藝路線、編程模式、教科書般的實習小結等等,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得不到任何發展的空間,更加不要談什么創新了。其次,不同的實習批次的同學實習流程是一樣,程序是一樣,實習指導老師多年一直重復不變的指導內容,沒什么新鮮感,很容易產生厭煩心態。作為從事實踐教學的專職老師無論是從學校,還是從學生和自己角度出發,有責任、有義務改革傳統實習教學模式,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列入到教學改革中來。筆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把實習分成三個階段:“早期方法開放;中期圖紙開放;后期課題開放”。
一、方法開放
如果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方法開放。傳統的實踐教學每次上機后,學生選擇好圖紙后,老師請同學思考,集中點評,推薦加工路線。絕大多數的同學都按照老師推薦的加工路線進行加工,學生得不到自由發揮。久而久之,學生學習數控的興趣就會削減。人生在成長中,摔幾個跟頭也許會更好的成長,經驗往往是在失敗后明白,但卻難以忘記。假使,同學自由選擇加工路線。其加工路線不合理,完成加工過程中,學生要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起到一種鍛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后,或經過老師指導幫助,完成加工,對學生知識的總結、升華,都是一種幫助;選擇合適的學生,能獨立完成加工的、成功的喜悅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在以后的實習過程有選擇性的挑戰自己,追求最短路線和最短時間,從而激發自己的潛能,培養自己創新意識。方法開放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圖紙開放
當實踐到一定程度后,我們可以將上機操作圖紙不確定,任同學自己去選擇。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傳授一個知識點后安排同學上機床實踐時,老師選擇圖紙類型,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圖形難易,或自己設計圖形,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合理選擇刀具,安排加工路線,進行加工,以學生為主體安排實習內容。其次,同學可以根據自己具體情況選擇實踐內容,因人而異,可以激發學生上機實習的熱情,從而實現分層教學,每個同學都有發展,都有進步。
三、課題開放
數控實踐經過一段時間,學生的差異就會顯示出來。讓每個同學都得到發展是職業教育辦學宗旨,而傳統的實習教學是老師根據絕大多數學生情況合理選擇進度。接受能力較強的同學就認為課題太簡單,而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而接受能力薄弱點的同學就覺太難,畏難而失去學習的興趣,長久下去,數控對他來說就跟天書差不多。傳統教學雖然可以照顧大多數同學,但是是以犧牲兩頭同學為代價的。這樣的教學有失公允,無法體現教育的公平。如果沒有了前領后趕同學,對中間同學也起不到更好的促進作用。如果我們將實習課題開放,兩頭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實習內容,成功與虛榮會刺激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有一點難度的工件,老師只要對學生合理引導,讓每個同學都有成功的喜悅,不會產生今天實習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從而老師可以更快地推進實踐進度。只是這樣老師要對每個學生要建立一個成長檔案,掌握學生實習進度。
開放式教學研究必然離不開教學實踐,離不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開放性教學可以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愉快,有利于培養和形成學生勇于探索和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20世紀已漸漸遠去了,實踐教育的觀念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創新不再僅僅是為未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作準備,而是21世紀每一個公民的基本素質之一。在這種觀念下,我們可以看到,創新在人類發展歷史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縱觀人類發展歷程,實際就是科技創新不斷進行的過程。在當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的發明、新的技術、新的材料、新的工藝層出不窮,社會在科技的帶動下飛速發展,而創新又使這個速度不斷加速。毫無疑問,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當代的主旋律。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探索,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積極開展探索活動,從多角度用多種思維方法進行探索,從而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以達到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雙樓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