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卿 藍 欣
摘要:從現代職教模式的角度來看,職教教師應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職業經驗和能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專業素質。“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可以通過組織教育類科目考試、面試和試講等方式進行測試。職業經驗的考察則可以要求職教教師資格的申請者提供相關證明即可,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衡量則以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為指標。此外,還應對職教教師應具備的每種素質制定出相應的標準,以確保職教教師不僅具有相關素質,并且在每種素質上都達到符合要求的程度。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師教育;教師資格制度
作者簡介:梁卿(1978—),男,安徽懷寧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原理;藍欣(1962-),女,天津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原理。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7年度職教專項課題“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制度研究”(編號:GJA070011)的階段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518(2009)22-0011-03
近年來,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受到了一些學者的重視,討論的焦點是職教教師的資格標準問題。較為一致的意見是,我國對職教教師資格的要求沒有體現出職業教育的內涵與特點。在這一共識的基礎上,有學者從國際比較的角度對職教教師資格要求進行了分析,有學者則論述了“雙師型”教師的資格條件。這些研究具有重要啟發意義。但是,要真正建立起體現職教特色的職教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就必須回到原點進行思考。從邏輯上來說。職教教師資格標準問題包括以下三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問題:合格的職教教師應具有哪些素質?合格的職教教師在每一種素質上應該達到什么程度?通過什么形式可以準確地測量出職教教師資格的申請者是否具備相應素質以及在每種素質上是否達到相應程度?
一、職教教師的素質
根據《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和《<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一個合格的職教教師應該具有如下素質: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身體、較高的普通話水平,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以及一定的專業素質(表現為對學歷的要求)。應該說,法律法規對職教教師素質的要求是比較全面的。但在專業素質的要求上,還存在不小的問題。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職教教師被劃分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和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兩類。其中,前者指的是中等職業學校的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資格,也就是中職理論課程的教師資格。對職教教師資格做出這種區分,意味著中職教師在素質上是單一的,理論課教師可以不懂實踐,實踐課教師也可以不懂理論。
從法律法規對兩類中職教師任職資格的具體規定可以更進一步看出這一點。《教師法》第三章第十條規定。具有一定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第三章第十一條第四款規定:“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根據《教師資格條例》第四章第八條之規定:“不具備教師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學歷的公民,申請獲得教師資格,應當通過國家舉辦的或者認可的教師資格考試”,這意味著,只要教師資格的申請者具備了本科及以上學歷,無須參加教師資格考試就具有了擔任中職教師的資格。在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一種學術教育,因此本科學歷表征的主要是人的理論素養,而不是其實踐能力。這意味著,中職理論課程教師可以對實習一無所知。
相對于中職理論課程教師,相關法律法規對中職實習指導教師任職資格的界定則相對細致。《<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申請認定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者應當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對于確有特殊技藝者,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其學歷要求可適當放寬。”《教師資格條例》第七條規定:“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學歷。并應當具有相當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從這兩條規定中不難看出。對中職實習指導教師的資格要求包括學歷和技術操作能力兩方面,其中技術操作能力是主要的方面。學歷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只是陪襯,可有可無。這表明,中職實習指導教師可以對理論課程一知半解。
法律法規對職教教師素質的這些要求是與傳統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傳統職教模式具有如下特點:第一,辦學主體單一。即只有學校是辦學的主體,企事業等用人單位作為人才的使用者不參與人才的培養。第二。理論與實踐分離。傳統職業教育在辦學過程中,通常讓學生先在理論課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專業理論,然后在實習教師指導下進行實踐,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是相互分離的。這樣的職教模式是典型的“二元分割”的職教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下,一個合格的職教教師可以不懂企事業單位的生產、服務和管理實踐,理論課教師也可以不懂實習,實習指導教師也可以不懂專業理論。
但是,在政策和實踐層面來看,職業教育的模式正在發生改變。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領域正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職業教育新模式。這一模式具有如下特點:第一,辦學主體多元化,不僅學校是辦學的主體,企事業用人單位也參與到職業教育過程中來,成為職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主體之一。第二,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一體化。即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是相互結合的,而不再是兩張皮。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表明,中職教師應該既懂理論。又會實踐。這說明,人為地把中職教師劃分為中職文化課、專業課教師和中職實習指導教師的做法是不妥當的。中職專業類課程教師不應該再劃分類型,所有的中職專業類課程的教師都應該是理論與實踐雙肩挑的“一體化”教師。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則意味著,要想辦好職業教育。職教教師應該非常熟悉企事業單位的生產、服務和管理的實踐,對用人單位各種實踐活動對人的素質的要求了然于胸。這就要求職教教師應具有一定的職業實踐經驗。
總之,合格的中職教師除了應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身體、較高的普通話水平,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等之外,還應具有一定的職業經驗和能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專業素質。
二、職教教師的素質標準
如果職教教師應具有上述素質,那么職教教師在每一項素質上應達到什么標準呢?
我國的《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和《<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對普通話水平、身體素質、學歷等方面的標準都作了非常詳細的規定。但是,在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以及職
業經驗上都缺乏明確的規定。總的來說,在職教教師的素質標準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對中職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應達到什么標準沒有規定。如前所述,理論水平可以用學歷證書來證明,實踐能力可以用職業資格證書來衡量。在這樣的前提下,基于當前的實際情況,一個可行的方案是,把現有法律法規對中職理論課程教師的學歷要求與對中職實習指導教師的實踐能力的要求結合起來。這樣,中職教師的任職資格標準之一就是,應該具有本科學歷,同時具有相當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
第二,《<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明確規定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包括: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普通話水平、身體和心理素質。其中,后兩方面的標準都有細致的規定。但是相關法律法規在涉及“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時,只是授權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測試辦法和標準,沒有對其內涵進行界定。從當前的實踐來看,所謂“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一般被理解為教育教學能力中的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即在教育理論指導下從事教育和教學活動的素質和能力。目前的法律法規在這一點上并沒有細致的標準。一般以教師資格考試中教育類科目考試成績及格作為標準。但從道理上講,教育類科目考試成績只反映出職教教師資格申請者的教育理論水平,并不能反映其從事教育和教學活動的實際素質和能力。因此,當務之急是,必須制定出“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限于篇幅,此處不再贅述。
第三,職教教師要求具有一定的職業實踐經驗。那么。職教教師應該具備多少的職業經驗呢?國外一般用職教教師資格申請者在相關職業上的工作年限為指標。這樣,職業經驗的標準就體現為對職教教師資格申請者在相應職業領域工作年限的要求。國外由于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多樣化,因此在對職教教師職業經驗的要求上也各不相同,大多在2—5年之間。在我國,對職教教師職業實踐經驗的要求可以參照這個標準。
三、職教教師素質的測試
如果職教教師應具有上述素質,那么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通過什么途徑可以測試出職教教師的素質水平呢?
根據《教師資格條例》第五章第十五條的規定,思想道德素質狀況根據教師資格申請者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單位、所畢業的學校提供的證明進行鑒定。身體素質狀況則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學校指定的醫院進行體檢。普通話水平則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進行考察。這些規定翔實并且較為合理,因此并沒有多少爭議。
但是,在“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如何測試上,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相關法律法規只是授權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測試辦法。如前所述。所謂“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一般被理解為在教育理論指導下從事教育和教學活動的素質和能力。根據《教師資格條例》的原則,這種素質和能力應該通過教育類科目考試、面試和試講等途徑進行測試。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地方并沒有組織面試和試講,而直接通過教育類科目考試來測試教師資格申請者是否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不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這一做法都是不妥當的。因為這種素質和能力并不能通過簡單的一次筆試就能測試出來。素質和能力更多地還是反映在人的實踐過程中。因此,這種素質和能力主要應該通過“實踐”的方式來測試。在操作上,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開展測試。一是面試和試講;二是對滿足其他各項條件的申請者頒發準教師資格證,允許其參加一段時間的教師工作,通過考察其在此時間段內的工作表現。來判定其是否達到標準。
在現代職教模式下,中職教師應該是既能從事理論教學也能開展實踐教學的“一體化”教師。這就要求中職教師具有一定的理論水準和實踐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考察出職教教師資格申請者的理論水準和實踐能力呢?一般來說。理論水平可以用學歷證書來證明,實踐能力可以用職業資格證書來衡量。因此。在職教教師資格認定過程中,要求申請者提供這些材料即可。
此外,職教教師在素質上要求具有一定的職業經驗。這同樣可以要求職教教師資格申請者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即可。并不需要通過其他的途徑進行考核。
責任編輯韓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