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義和
摘 要: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烹飪實踐操作課教學,能使教學更直觀、更形象。尤其對烹飪實踐操作課重點內容教學、難點知識教學、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知識面的拓展等有更直接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烹飪實踐操作 示范 動手操作
烹飪實踐操作課教學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要直觀教學和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師帶徒”式,即老師演示操作學生模仿老師,這樣的教學方式在烹飪教學中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也有許多弊端。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烹飪實踐操作課教學中,有利于提高烹飪教學質量和檔次,但是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時必須因材施教和處理好與傳統教學的關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
由于受到烹飪專業的影響,傳統的實踐課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授示范松鼠鱖魚制作時,加工成形的內容“用斜刀將鱖魚內側剞成三分之二深”及“將鱖魚轉一個角度,再用直刀法剞成一條條斜刀刀紋相交叉的條紋,深度也是原料的三分之二”是本節難點,當示范到加工成形時,后面的學生往往看不清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可避免這一缺陷;通過動畫演示和教師指導操作,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訓練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提高烹飪教學的有效方法,就是要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傳統的教學,例如教師演示操作“象形冷拼——鳳凰戲牡丹”要花費兩個多小時,一個上午的實踐操作課留給學生的時間所剩無幾。還有,要讓學生完成這一冷拼的學習,傳統的教學,老師得示范好幾次,示范一次學生模仿一次,這樣也同樣造成時間和原料的浪費。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即將教師的示范結合多媒體,讓學生模仿教師的示范操作,完成該冷盤的拼擺過程,第二次第三次的學習,就可直接利用多媒體進行模仿。相對而言,這樣的教學,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整個拼擺過程展示給學生,省去了許多的時間,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加長,訓練容量大大增加,從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除此之外,這種教學模式還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動手操作,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扮演的是指導者與幫助者的角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加知識面,擴展課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烹飪實踐課教學,受到教師自身烹飪和教學水平的影響,往往教給學生的知識面有限,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而運用多媒體有助于優化烹飪專業課教學過程,特別是實踐操作課。同樣45分鐘時間,學生獲得的知識量將是傳統教學下的幾倍以上。
烹飪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教師多示范操作,學生多動手實踐,這樣教師為了上好一堂課,學生為了學會一道菜,必定要多花費原材料,即提高了教學成本。而多媒體教學,就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大大降低了學習成本,擴展課時容量。例如,教師要上一節課的冷菜拼盤,少說也得花上二三十元錢,對初學者的學生來說,要看老師拼擺好幾盤才能學會。而“冷菜拼盤”一張光盤不過幾塊錢,里面有十來個種類花色冷盤的教學,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直到學會。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推動教學過程直觀化、形象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例如教師示范操作“象形冷拼——孔雀開屏”,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演示操作,而后讓學生模仿,到最后可能出現的現象就是老師演示的作品變色變形變質,不利于學生模仿,如果教師拼擺完成,用保鮮膜包好,雖然不易變色變形,但視覺效果不好。如果實踐課教學學生人數較多,學生對教師演示操作的程序及技術關鍵觀察不清。若能將教師的示范過程制作成多媒體演示文稿,這樣教學就更直觀、更形象,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多媒體輔助烹飪實踐操作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
多媒體烹飪實踐操作課的應用,可以理解為傳統教學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這一特殊工具的教學,它不可能拋棄烹飪實踐操作課的傳統教學手段,是輔助烹飪教學。因此在設計多媒體教程時,要把握好多媒體的使用時機,正確處理多媒體和粉筆、黑板、廚房設備、烹飪原料、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特別要考慮時間因素,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時間與適時的課堂講解、實踐操作、交互、反思時間的關系。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學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以及通過師生間的情緒相互感染,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這種良好的教學效果及對學生心理產生的正面效應,是任何形式的電子媒體所不能替代的。利用多媒體輔助學生實踐操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單純地操縱機器,應佩帶隨身麥克風、電子教鞭,并巡視課堂,認真觀察學生的操作正確與否,盡量用身體語言來提示、交流教學信息,調動課堂氣氛。
(二)備好課做好精心設計
備課是開展多媒體教學的先導和基礎,備課充分與否,關系到能否正常開展教學,以及教學效果的優劣。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烹飪實踐課的教學,明確教學目標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操作的設計,應以提高教學效益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原則,對整堂課的教學環節、教學流程、課件運行、測試、提問等,都要事先進行周密安排、精心設計,一切以烹飪實踐課教學為出發點,防止為使用而使用,做表面文章。
(三)提高烹飪專業課教師的素質
首先要有一支具有現代化教育觀念的教師隊伍,要接受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過去那種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把菜刀,炒個菜就可以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模式已顯得落后;其次,專修業務,不斷“充電”,既要繼續學習和鉆研,掌握最新的烹飪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和課堂教學的藝術,再次,增強創新意識,勇于探索,不斷創新,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形成一種符合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技術發展的新的教學思路。
(四)發揮群體的作用
多媒體的教學,要收集大量的圖片和資料,一個人的思維總是有限的,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要發揮烹飪教研組的群體作用,有時制作多媒體技術還要借助其他教研組的力量,特別是計算機教研組的力量,集思廣益、反復論證、不斷修改。學生群體的力量也要得到充分的利用,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可能會創造出一些新的好的作品,這也可以為我們制作多媒體材料提供素材。
(五)注意積累素材
制作一個優秀多媒體教材,需要大量的圖片、錄像等資料,平時要做一個有心人,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及各種比賽中的好作品要及時拍攝下來,教師有機會和別人交流的材料要及時分類歸檔,利用Internet豐富的教育資源下載有關資料并分門別類儲藏在計算機里,隨時備用。日積月累,豐富的資料庫將為制作課件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
總之,多媒體技術進入烹飪課堂,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大大增強學生對烹飪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極大地促進烹飪教學的發展,為烹飪教學帶來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過程的深刻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會被打破,學習過程將會呈現多樣化、社會化、主體化的趨勢。
參考資料:
1.《淺談多媒體技術在烹飪教學中的應用》樂志軍限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2.《多媒體技術應用》 2009年全國職業學校骨干教師培訓教材 石河成主編
3.《多媒體技術在烹飪教學中的應用》馬杰《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 第22卷 第02期
4.《Flash 8 從入門到精通》 吉林電子出版社出版 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編著 2007年10月第一版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清市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