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萬峰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要與時俱進,揚棄只培養能“看”、能“寫”,不會“聽”、不會“說”的英語語法教學,采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設置問題情境,創設教育環境,用新的方法吸引學生,使學生勤學好問,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教學 創新意識 設置情境 形式多樣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和探討是非常必要的。要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就必須走出教科書和知識框架,活學課本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探討、創新,并且在創新意識的指導下,學會學習。筆者就外語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創造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平等相處的師生關系能夠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和對教師的恐懼,縮小師生間的距離,從而為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提供了前提。在教學中,把微笑和鼓勵帶進課堂,和藹可親地接近每一名學生。通過教師的表揚、鼓勵、肯定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才更加活躍,學生的創造意識正是在這種活躍氣氛中才能表現出來。如在課堂上讓同學們談論一些同學時,有人說:He enjoys playing football. She is good at talking in class. I will go to the moon one day.沿著學生的話題,并給予恰當的啟發和提示,讓學生一個個展開聯想,眾說紛紜,活躍異常。
二、采用多種形式,培養創新意識
只有教師善于動腦,捕捉最佳時機,靈活運用多種形式,活躍課堂,才有可能真正培養創新意識。如課前報值日、預報天氣、對話、小品表演、做游戲、唱英語歌等多種活動,經常出現在課堂上。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課外活動中,精選難易適度,與所學課本知識相當、短小精悍且幽默風趣的短文,語言、語調、語音皆規范,讓學生每聽一遍錄音后,均讓其回答問題,可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通過回答問題,基本上能復述作品內容,然后讓學生以小組方式將情節一步步敘述出來,最后在此基礎上將情節擴展開去,為它設計合情合理的不同結尾。這種活動使學生不局限于單一的思維,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既鍛煉了他們的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三、創設問題情境,開發創新意識
我們知道教與學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通過適當的提問,觀察學生的言語反應能力,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探究、創新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環節都要巧妙地設計靈活多變的思考題,使學生在理解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去創造、去探索、去求新,增強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實踐,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能比較容易的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四、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培育學生創新意識
在外語教學中除了在課堂上要盡量創建英語教學環境外,還要對英語課堂進行必要的延伸。對此,我們設立了“英語角”。在“英語角”,定期聘請學校所有英語教師走向“英語角”,與學生對話、談心。同時,也將這種“英語角”形成一種文化,并且作進一步的拓展,形成“即興演講”“詩歌朗誦”,以及用英語表演各種文藝節目等,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也形成了良好的語言環境,進而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文化,這種文化的潛在影響,不僅僅只是影響到學生對外語的熱情與創新,而且其影響的深刻會延及終身。
總之,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個復雜性問題。在教學中,盡量教法靈活,優化效果,因材施教,挖掘潛能,展現個性。但是學生的創新意識也不會因一兩堂課而得到提高,這就要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學科范圍內,鼓勵學生創新并持之以恒。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各個領域中,才能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赤城縣樣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