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凌
摘要: 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是工程保險領域唯一的專門化國際性組織,對于促進工程保險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來說,在今后,發展工程保險業務要特別注重保險界、工程界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注重掌握當代工程技術的新發展,并且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應當進一步結合市場情況,開發新險種;要重視工程保險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積累相應的統計資料;要積極加入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成為其會員,加強與同行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工程保險業務的經營管理水平。
關鍵詞:工程保險;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特點;啟示
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是工程保險領域重要的國際組織,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擁有完善的工程保險制度、發達的工程保險市場的國家是其成員國,該協會對于促進工程保險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的主要特點
(一)它是工程保險領域唯一的專門化國際性組織,目的在于促進工程保險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交流
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原名國際機械保險人協會,于2000年更名為“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Insurers”(中文譯為: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該協會于1968年在德國慕尼黑成立,是工程保險領域唯一的專門化國際性組織,是一個非贏利性機構。1968年10月3日,該協會召開了第一次年會,有11個國家參加,它們是:奧地利、比利時、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挪威、瑞典、瑞士、蘇聯、德國,之后,美國和丹麥也加入了該協會。該協會旨在增進對工程保險領域的了解和更好地進行工程保險業務的實際運作。對于全球的工程保險人和再保險人來說,通過每年的年會、工作組的研究工作以及信息交流,他們可以分享彼此的經驗,討論并提出新的觀點,對新出現的熱點問題進行研究并分享其中的研究成果。同時,該協會還提供技術論壇,主要討論技術領域的進步、有關損失的原因、機械維護和運行方面的變化以及其它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根據該協會的章程,它的會員是由來自于不同成員國(地區)的積極參與工程保險業務的國家(或地區)保險協會以及其他組織組成,現有來自澳大利亞、奧地利、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荷蘭、俄羅斯、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國、臺灣、土耳其共20個國家和地區的保險協會和組織。但該協會也吸收再保險人、無國家保險協會的個別保險人為會員,吸收工程保險領域的個別專家或其他組織如經紀人、顧問和損失理算人成為其準成員。根據該協會的規定,由執行委員會負責管理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的工作。這個執行委員會包括以下人員:會長(由主持年會的國家選出)、主席、秘書、會員。秘書辦公室負責整理計劃方案和管理出版物。
(二)每年召開年會,研究課題廣泛深入
按照該協會的章程,每年秋季定期舉行一次年會,由其成員國(地區)在本國(地區)輪流主持召開。到2009年,已舉行了42次年會。2010年的年會將于9月11日至15日在德國的柏林舉行。
在每年的年會上,該協會提出一些議題和建議以供研究,并選出若干工作組,一個工作組負責一個課題,在下一年進行研究,再在未來的年會中介紹研究成果。年會議程中的常設項目包括各成員國(地區)的保費收入和賠付金額的統計、賠付原因的分析以及關于各成員國(地區)保險市場情況的報告。工作組還會針對整個代表團提出的課題提供特別的報告。年會還特別關注適于出版的課題,這些課題后來常出現在各種有關保險的或技術的出版物以及商業雜志中。
從過去幾年的年會情況來看,主要的研究議題有:“環境設備的保險”、“固有缺陷保險的重要性”、“保險人在隧道險上的損失”、“核動力站的機器故障風險”、“ 國內工程項目的最大可能損失”、“造紙工業的技術進步以及損失經驗”、“綜合氣化組合周期能源項目的新技術”、“風能的新挑戰”、“采礦業—工程保險的風險”、“風輪機的防火指南”、“丹麥的強制建筑缺陷保險”以及“金融危機對工程保險的影響”等,涉及工程保險各領域的研究,研究范圍廣泛,研究程度深入。
(三)會員開辦的工程保險業務范圍較廣
從險種方面來看,根據該協會的有關資料,工程保險業務的內容包括眾多與機械和建筑有關的保險,具體承保以下幾方面的業務:(1)鍋爐爆炸以及機器故障;(2)電子設備與各種電子設施;(3)建筑工程一切險(CAR)與安裝工程一切險(EAR);(4)施工人員人身險、合同工程、承包商車間以及設備;(5)利潤損失(LOP)/業務中斷(BI);(6)預先利潤損失(ALOP)/開業延誤(DSU);(7)完工風險以及行業一切險;(8)十年責任險。
最近幾年,發達國家出現了針對大型工程項目的一攬子保險新險種—CIP(英文Controlled Insurance Programs的縮寫,有時又被稱為Managed Insurance Programs,漢語可直譯為“受控保險計劃”)。基于工程風險責任方的不同,CIP又分為業主控制的保險計劃OCIP(Owner Controlled Insurance Programs)和承包商控制的保險計劃 CCIP(Contractor Controlled Insurance Programs)。CIP的基本運行機制是: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確規定,由業主或承包商統一購買“一攬子保險”。保障的范圍覆蓋業主、承包商以及所有分包商。盡管保障的風險不盡相同,但絕大多數CIP都涵蓋勞工賠償險、雇主責任險、一般責任險、建筑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等。CIP對工程保險人的要求也比較高,要求工程保險人具備較強的對工程項目進行風險管理的能力。
二、對我國的有益啟示
(一)從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的有關研究情況來看,由于工程保險具有承保風險廣泛而集中、涉及面廣、承保的技術風險專業性極強等特點,決定了發展工程保險業務要特別加強保險界、工程界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注重掌握當代工程技術的新發展,并且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把握工程保險業務的運行規律。
(二)在險種方面,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應當進一步結合市場情況,開發新險種,拓展業務范圍,使險種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工程保險有向“一攬子保單”發展的趨勢,我國可在條件具備時適應市場的需要積極引進、開發,更好地為工程項目提供風險保障。
(三)我國的有關保險公司可以組成類似的組織,也可以在現有保險行業協會的機構框架下定期組織召開有關工程保險的會議,重視工程保險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積累相應的統計資料,加強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工程保險業務的經營能力。
(四)我國還可以加入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參加該協會的年會,及時掌握國際工程保險領域的發展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學習借鑒有關如何更好地開展工程保險業務的經驗,不斷提高我國保險公司的承保技術、承保手段、分保能力、風險管理等經營管理水平。同時,在工程保險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方面(如工程保險的再保險等環節)要積極加強與國際工程保險人的合作與交流,從而為投保人提供更好的保險服務。
參考文獻:
[1]雷勝強. 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2]鄭功成,孫蓉. 財產保險.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
[3]國際工程保險人協會網站(http//:www.imia.com)
(作者單位:成都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