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紅
摘要: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確立課程改革意識,主動地、合理地、創造性地豐富和調整教學內容,將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發展聯系在一起。
關鍵詞:確立意識;職業教育;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9—0117—01
所謂課程意識,就是教什么的意識,而教學意識是如何教的意識。長期以來,我們只有教學意識,而沒有課程意識,我們到底給學生什么知識,怎樣組織這些知識,用什么方法評價這些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每個教師來說都是新問題,一名優秀教師再也不能僅是忠實圓滿地教授規定內容的教師,還應該確立課程改革意識,主動合理、創造性地豐富和調整教學內容,將課程與教學聯系起來,從而促進教師的自身發展。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由此可見,教師對課程的改革,是使得職教課程及時跟上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步伐的重要策略。
一、職教課程改革的現狀
(一)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面仍然有限
目前,職業學校真正有機會參與課程改革的仍然主要是骨干教師,大多數教師尚沒有足夠的機會參與課程改革,因此從總體上看,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面還比較有限。即使是校本課程開發,也往往是由少數幾個骨干教師完成的。教師沒有機會參與課程改革,或者在參與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他們的意見不能獲得足夠尊重,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課程意識,進而影響到新課程的推行。
(二)教師的課程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
有組織的課程改革為教師參與課程開發提供了組織平臺,容易把教師的課程意識激發出來,而課程改革完全依賴于教師的自覺, “完成任務”的工作態度也制約了教師課程意識的提升,以及在課堂層面對課程進行改革的積極性。這種工作態度一方面源于職業學校輕視教師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源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缺乏信心,認為這些學生素質很低,無論如何教他們都是學不好的思想。
二、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課程改革
職教課程改革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教師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對已有課程進行不同改革。
(一)根據實際情況對所用教材內容進行選擇
課程開發者在開發新課程時,為了使得新課程能適用于更大群體,往往會盡量擴大課程內容的覆蓋范圍。這對于職校教材,尤其是專業課程的教材開發來說是必要的,因為專業教材的使用范圍往往不是很廣泛,而新課程開發者不得不考慮課程開發成本。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課程內容進行選擇。但在進行內容選擇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1.根據學生能力選擇內容。普通學校由于有招生分數線,因而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差別不是很大,職業學校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能學習能力的學生選擇不同學習內容。
2.課程內容與本地區的技術水平是否符合。如果有些內容落后于本地區的技術水平,那么可以考慮刪去;如果有些內容超過了本地區的技術水平,那么可以考慮把它變為選學內容,在教師指導下讓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
3.學校的教學條件是否跟得上。職業教育課程內容的教學往往對設備的依賴很強,如果缺乏必要設備,有些課程內容根本無法進行教學,或是原定的教學方法無法實施。對于有些條件較差的學校而言,學校的任務主要是傳授相關專業理論知識,把技能訓練只能留給學生日后在工作中去完成。
(二)根據技術發展情況適當增加新技術內容
現代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經濟發展的后發效應更是加快了我國生產技術的更新速度,這就必然存在課程內容落后于新技術的情況,教材內容越來越難以跟上技術發展變化是個不爭的事實。這就需要教師能在課程內容中及時補充新技術內容。
(三)對現有的職教課程進行適當改編
職校學生普遍對純粹的知識講授不感興趣,而已有的職教教材編寫基本上采取的是知識點闡述方式,即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如何把已經確定的知識點闡述清楚,為了能讓職業學校的學生對所學課程提高興趣,就要求教師能在基本不動已有知識點的前提下,根據新教學法的要求對課程進行改編。
三、課程改革的方法
(一)根據課程標準,分析課程內容
課程標準是闡述該門課程設計基本思路的文件。只有仔細研讀了課程標準,才能深刻把握該門課程的目標,只有在課程實踐與課程反思的不斷交替過程中,教師才可能深刻把握課程標準的內涵。而課程只有在不斷發展中才能有生命力。只有用批判的眼光來研讀課程標準,才可能對課程提出質疑,也才可能產生進行課程改革的意識和想法。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課程改革
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這樣可以大大沖破單一教材的狹隘視野,獲得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活潑的課程內容,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職教課程的改革只有在不斷的進行中,課程才能真正煥發出生命力。新型教師的特點就是具有創造意識,能切合實際地有創造性地進行課程改革,這也是提高教師職業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學科教學論基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徐國慶.試論課堂層面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選[J].職教通訊,2005.
[3]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4]滑文革.研究性學習導論[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