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二中
摘要:數控技術是現代制造技術的基礎,為適應數控技術的水準、普通機械加工被數控加工所替代,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正在采取各種方法大量培養數控技術方面的人才。但由于資金、設備、師資等條件的不同,導致各校的培訓水平和培養模式等參差不齊。本文主要針對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能培訓的現狀提出一些觀點。
關鍵詞:人才需求;現狀;數控技術;培訓
一、數控人才的需求狀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增強,國際產業分工正在“重新洗牌”,許多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將部分制造業進一步向我國轉移, 這給我國機械制造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我國數控方面的人才匱泛,必須加大對數控人才培養的力度,特別是對一線數控操作工人的培養,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二、進行課程體系改革,突出應用為主
1.目前職業學校數控技術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理論、輕實踐。許多職業學校往往非常重視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課時嚴重不足,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通過調查發現,企業所需的操作工人,并不一定要有多深的理論知識,但動手能力必須要強。
(2)重系統性,輕應用性。許多職業學校過分追求系統性的學習,使學生不能對某一工種進行深入學習和訓練,重視了系統性,輕視了應用性、實用性,脫離了企業的需求。
(3)重統一標準,輕個性差異。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個性的差異,在考慮到統一標準的前提下,也應兼顧到個性的發展。需因人而異,突出重點,顯示個性的差異。
2.大力進行課程改革
(1)對傳統的一些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整合及綜合化。例如,機械類課程教學中可以把課程擬分為機械制造概述、鉗工技術基礎、車工技術基礎、銑工技術基礎、其他機械加工常識、機械裝配常識、綜合訓練等7個單元模塊,每個單元都包含了工量刃具、機床等的基礎知識及相關理論,并配套進行相關工種的技能培訓,從而保證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銜接。
(2)注重理論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前沿性和先進性。例如:對基礎數學主要講函數、極限、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等方面的內容,要采取各種措施,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能更好地學到本專業所需要的數學技能。
(3)建立相適應的考評、評價制度,注重應用。可以采用口試、筆試、觀測、面談、現場操作等多種評價方法,建立以實踐能力為主、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三、科學合理地制定數控加工技能培訓的方法
1.項目訓練法
根據數控專業的培養目標,將技能訓練的內容設計在相對獨立的各項目中,注重項目的練習,以便順利完成技能訓練的全部內容。作為指導教師應該重點掌握好以下環節:①實訓課上教師要采用講、做結合的方式進行多次操作示范,然后讓學生多次練習,也可采用多媒體進行示范教學;②注重個別指導,因材施教,注重整體提高;③注重學生間的交流。學生相互進行交流可以在訓練中提高其思維的創造性,使學生技能訓練更為有效。
2.現場實訓法
在對學生的現場實訓中要注重把握如下幾點:①講解時要多以綜合項目為主,使學生注重操作示范,盡快進入雙重角色狀態;②檢查指導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操作進行仔細的檢查和各項指導;③總結時教師既要總結成績,同時又要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鞏固并使其提高。
3.訪問參觀法
使學生在參觀實習過程中懂得技能運用,達到鞏固提高技能水平、開闊視野的目的。
4.逐步提高法
數控培訓是一個逐步提高、螺旋前進的過程。其培訓內容要由簡到繁,分階段進行訓練。例如,工件裝夾方式、切削用量的選擇等方面,要求學生要有普通機床的加工基礎,才能使用數控機床,否則會出現各種問題。目前,中職學校的數控機床較少,要積極發揮普通機床的作用。對于大多數中職學校來說,硬件投資投入一次后要管若干年,只有加大軟件投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注重把仿真軟件與實際上機操作相結合,至少解決部分硬件設備少的矛盾,也為安全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新時期,大力發展數控加工技術,注重數控人才的培養,這是最為關鍵、重要的內容,而職業學校正是肩負此責任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 王志平.機床數控技術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隆太.先進制造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