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璇
【摘要】鋼琴伴奏是音樂藝術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應用范圍廣闊,對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作用也非常顯著。本文首先對鋼琴伴奏與藝術表現力的結合進行介紹,將交響樂、管弦樂、歌唱中對鋼琴伴奏的需求進行揭示,然后系統論述鋼琴伴奏對藝術表現力提升的作用過程。
【關鍵詞】鋼琴伴奏;藝術表現力;提升
鋼琴伴奏是一種綜合性的音樂藝術表達方式,多元化的伴奏需求為鋼琴藝術表現力的展示提供了平臺。不同于獨奏形式,鋼琴伴奏擁有多角度的藝術表現力,在交響樂、管弦樂、聲樂中,鋼琴伴奏猶如藝術的源泉,灌溉曲目,為藝術的生命力積蓄能量。
一、鋼琴伴奏與藝術表現力的結合
鋼琴伴奏與藝術表現力之間具有緊密結合的關系。作為一種音樂藝術的表達方式,鋼琴伴奏與音樂和歌唱的融合直接造就了藝術魅力的升華。所謂伴奏,最根本的是區別于獨奏的演奏方式。狹義的鋼琴伴奏往往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配合式的演奏,處于附屬地位,但從廣義上說它是藝術表達的重要合作方式,合作則不分是從是屬,與交響樂、管弦樂器、歌唱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在明確鋼琴伴奏廣義內涵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從具體的存在方式中揭示鋼琴伴奏與藝術表現力的結合效果。
第一,鋼琴伴奏以協奏曲的方式傳遞藝術表現力。交響樂一般氣勢較為宏大,分為多個篇章,并以小提琴和鋼琴作為協奏曲的主要樂器。在交響樂當中,鋼琴伴奏力量的發揮可引導出不同的藝術表現力。以國際知名的作曲家為例,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氣勢恢弘,好似統領軍隊一般;而肖邦的協奏曲創作雖然極為有限,但其以鋼琴作為協奏曲主導、多元化變革與演繹的曲峰又給交響樂帶來了與眾不同的藝術表現力。所以鋼琴協奏曲的藝術表達是不拘一格的,傳統與現代的交織賦予藝術表現力更多的展現途徑。
第二,鋼琴伴奏以管弦樂器合作的方式傳遞藝術表現力。多種管弦樂器的共同演奏展現出藝術重合的魅力,本身鋼琴獨奏就已具備強大的吸引力,而鋼琴走入伴奏領域后,它最重要的藝術使命在于和其他管弦樂器的巧妙融合,烘托曲目主線的藝術訴求。此時,鋼琴演奏要在音量、聲色等方面的藝術表達需要與獨奏相區別,按照曲目的主導風格調節藝術表現形式,將其他管弦樂器的表達進行更深入的音樂詮釋,為主奏推波助瀾。
第三,鋼琴伴奏以聲樂演唱合作的方式傳遞藝術表現力。在聲樂表達中,鋼琴伴奏使歌唱更加有血有肉,歌唱性的語言和鋼琴兩者之間的交錯配合能夠彰顯曲目本身的層次和力度。鋼琴伴奏與藝術表現力的結合是豐富多彩的。
二、鋼琴伴奏對藝術表現力提升的作用
鋼琴伴奏與藝術表現力的結合是為了更好地提升藝術表達效果。交響樂、管弦樂、聲樂的藝術表現力離不開鋼琴伴奏的支撐,曲目若要帶給人們無限遐想的意境,需要鋼琴伴奏的畫龍點睛之筆。
1、鋼琴伴奏對交響樂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作用
交響樂本身已通過多個篇章、多種樂器的演奏傳達出恢弘的意境,如果以鋼琴協奏進行烘托,必須有其獨到之處方能提升交響樂的藝術表現力。以肖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為例,眾所周知,肖邦很少創作協奏曲,但f小調的大膽嘗試至今仍是人們學習的佳作。肖邦在《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中比較典型的藝術表達是波蘭的瑪祖卡節奏和意大利的歌唱式旋律。
波蘭瑪祖卡節奏傳遞給人們節日的歡樂氣氛,從協奏曲的演奏聲中仿佛就能看到節日的場景,人們載歌載舞,衣著光鮮。倘若不知道《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的創作背景,我們最多將鋼琴協奏曲對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作用定義為增加交響樂的歡快色彩。但將作品放置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它的作用遠不止于此。從深層次講,鋼琴協奏曲在這一交響樂中已經不僅僅是美化旋律的作用,人們在繽紛雀躍的旋律聲中能夠清晰體會到民族的氣息。在波蘭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時候,肖邦希望用獨特的音樂表達激發波蘭人民的愛國情懷,用堅定的信念與外國的侵略相抗衡,相信民族的力量可以生生不息。因此,鋼琴協奏對藝術表現力的提升是根本性的、質的飛躍。
2、鋼琴伴奏對管弦樂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作用
鋼琴伴奏在管弦樂演奏中對藝術表現力的提升是精準的,獨奏形式下的藝術表現力與伴奏是截然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鋼琴與其他管弦樂器的統一性。所謂統一,不只是鋼琴伴奏嚴格按照樂譜演奏,更重要的是從聽覺上使人覺得各種樂器的配合是統一的,而不是各行其道。這就對鋼琴伴奏的微觀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演奏的力度,還是聲部間的關系處理,以及演奏者之間的默契都需要謹慎細微。首先,鋼琴的音量較大,容易和其他管弦樂器產生音量沖突,而合適的音量則可產生優美動聽的效果。其次,鋼琴與各聲部的和諧統一是微妙的,鋼琴伴奏既要具有伴奏的顯著效果,又不能和其他樂器混合不清,伴奏的準確切入和對各聲部的相互協調需要達到水乳交融。最后,演奏者之間的用心交流不僅能達到曲目演奏的要求,甚至在心靈交匯的基礎上能夠以更加和諧的音樂聲音綻放藝術魅力。所以鋼琴伴奏對管弦樂藝術表現力的提升通過樂器之間的協調與互補,實現了曲目生動性的跨越。
3、鋼琴伴奏對聲樂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作用
相對于前兩者,鋼琴伴奏對聲樂藝術表現力的提升更容易理解。在歌唱曲目當中,演唱者首先是將歌詞用優美的音調傳遞給聽眾,但是單純依靠歌唱式的語言表達未免過于單薄,很多情感的迸發必須借助伴奏的烘托。以鋼琴獨特的聲色和力度,它可以使歌唱的聲音更有感染力,鋼琴伴奏的同時相當于為聽眾傳遞了更多藝術信息,語言和音樂的共同配合締造出完美的音樂藝術形象。從這個角度來看,鋼琴伴奏對聲樂藝術表現力的提升是二度創作的意義所在。這是因為,在一度創作中,創作者先是譜寫出歌詞和曲調,實現兩者的結合。歌詞直接地表達出聲樂曲目所要歌唱的對象,曲調則奠定了演奏的基調。但是要更加細膩地表達曲目的內涵,就要配合伴奏,將細節的表達賦予藝術表現載體。
【參考文獻】
[1]鄒彥卓. 論聲樂鋼琴伴奏中的對比、平衡與統一[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9(04).
[2]楊靜靜.淺談聲樂表演藝術中的鋼琴伴奏[J].大眾文藝(理論),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