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吳成
摘 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面臨許多新的挑戰,為此成人教育應及時調整辦學思路。倡導終身教育的學習理念,從終身教育的視角分析成人高等教育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終身學習
中圖分類號:G7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06-0192-02
引言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科技和信息根本無法使一個人在學生時代掌握今后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識。人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吸收新思想,才能適應多變的世界。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低層次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其需求也會將逐漸轉向提升生活品質和滿足精神世界。
成人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F實的人才市場及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成人教育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成人高等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影響了其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因此,探索一條新的成人教育改革發展之路,已經迫在眉睫。
一、終身教育與成人教育
終身教育是指人們在一生各階段當中所受各種教育的總和,是人們所受不同類型教育的綜合,它包括教育體系的各個階段和各種方式,是整合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資源,形成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的有機結合。終身教育主張在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傳統的小學、中學、大學教育,雖然與終身教育有著內在聯系,并包含于終身教育體系之中,但最接近于終身教育的是成人教育,這兩者關系也更為密切與直接。終身教育的提出、實踐及發展,主要依賴于成人教育的實踐和發展??梢哉f,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理念產生的基礎,沒有成人教育,就不可能有終身教育。同樣,沒有發達成熟的成人教育,就不可能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不可能普遍實施終身教育。
因此,面對當前的形式,我們有必要在終身教育這一總綱下考慮成人教育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二、我國高校成人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機構主要有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普通高校的成教院或網絡學院及電視大學三種類型,它們構成了龐大的成人高等教育體系。長期以來,成人教育滿足了廣大在職人員渴望學習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要求,對提高在職人員的文化素質和學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一)對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1.現行的教育管理部門,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成人教育在終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現有二:一是對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長期和短期的規劃與設計;二是教育行政部門的職能劃分不夠明確,還不能真正突出成人教育的發展需要,管理體系不夠順暢。
2.目前在高校中,有兩種比較普遍的觀點:一是全日制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才是學校的“正規軍”,學校應把精力投放在關系學校聲譽的全日制學生的培養上。在這類高校,成人教育備受輕視,基本處于自生自滅狀態。二是成人教育基本上成了許多高校創收的重要途徑,過分地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責任。
3.近些年,高校大規模擴招,使得人們更容易從全日制渠道拿到文憑。而且,成人教育文憑含金量相對下降,使很多人不愿意報考成人學歷教育。同樣是花錢,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人們更愿意選擇前者。
(二)成人教育生源、師資力量均不足
從1999年普通高校開始擴招,高考的錄取率大幅度提高,一部分以前不能被普通高校錄取而接受成人教育的學生,獲得了到普通高校的讀書機會,這種生源的轉移,使得成教生的生源逐年萎縮。甚至出現有的專業只有一名或兩名學生報名的情況,這樣就導致了學費收入連最起碼的教學成本都支付不了,就更不能保證基本的教學質量了。
而大多數成教學院沒有專任教師,授課任務基本依賴兼職教師完成;教學過程中不注意學生個體差異、不因材施教的情況,也無法吸引到更多的生源。
(三)管理過程不嚴格
生源不足必定引發招生大戰,所以一些招生單位為了爭奪生源,不惜降低各項要求。另外,成教生雖然與普通高校學生的入學和讀書方式有區別,但大多的成人學員都是在職人員,同樣的學歷文憑在其單位的政策待遇上是相同的,因此,管理嚴格的學校往往會流失部分生源。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函授站對學員管理松懈,面授可以不到,作業可以不交,甚至監考不嚴格,出現學員作弊情況突出等現象。
(四)教育方式灌輸式
目前的成人教育,無論是大專還是本科,授課一般采用寒暑假理論課集中面授和其他時間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其中理論課程一般是以專業和年級為單位每天四節課連續授完。由于時間有限而人數較多,導致每次集中面授學生總是被填鴨式地灌輸理論知識,這對于操作性很強的理工類專業來說,不利于學科知識的掌握和更新。而且連續幾天講完一門課程的所有內容,學生沒有消化和溫習的時間,難以聽懂,更談不上掌握。
(五)學員缺乏對成人教育的正確認識,學習主動性不夠
在對聊天大學理工學院的50名成人生進行的學習動機調查問卷中,有38名學員首選的學習動機是“為了拿學歷”,占到了76%,僅僅有12名學員選擇的是“為了多學知識”。這就看出:首先,很多學員學習抱有很濃的功利主義目的,他們學習不是為了真正意義的提升自己,只是為了拿張文憑,應付外在環境,如評職稱、晉升等;其次,學員通常有工作單位,所以不存在學習上的競爭和就業的壓力,再加上學員的人事隸屬關系不在學校,導致其學習動機很弱,奉行“只要畢業就行”的觀點。
三、高校成人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政府層面
1.政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成人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基石,在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應充分考慮傳統的學校教育、成人教育、終身教育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地設計出我國成人教育發展的長短期規劃;建立或完善專門的職能部門,加強管理;盡早出臺我國成人教育法律法規以及與之相關的支撐體系,通過大力扶持和發展成人教育,將終身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2.淡化學歷化傾向。在我國,成人教育主要還是一種學歷教育,獲得更高一級的文憑在更大意義上代表著獲得被聘、晉職、漲薪的資本,這使得很多人接受成人教育并非出于自愿,這也往往導致了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的不端正。而要淡化成人教育的學歷化傾向,就必須在人事制度上實行根本性改革,即破除學歷——職務——工資體制,建立健全能力——職務——工資體制,在人事任用、工資獎金分配等方面以能力為核心標準來確定,將成教生的學習目的轉向為提高自身文化素質上來。
3.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辦學。國家應逐步放開對成人教育的管制,尤其是辦學主體,積極鼓勵社會辦學,形成辦學主體的多元化。鼓勵高校與社會各辦學主體之間加強橫向聯系,通過合作,在高校、其他辦學主體和社會成人之間實現“三贏”。
(二)高校層面
1.改革課程設置。高校成人教育發展之所以陷入困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成人教育與社會對成人教育需求脫節,所以成人教育應著手改變那些陳舊的課程設置,更新那些老生常談的、空洞的理論性課堂內容,實現從純理論教學到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設置,特別是職業技術類課程,以滿足現實的需要。
2.完善管理。目前,我國高校特別是全日制高校中,雖多數設立了成人教育機構,像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但其大部分的職能只是報名、收費、通知考試,而把重要的課程設置、教師教學安排、學員組織與管理等重要的責任推給了相關學科的學院。而對于將重心放在全日制學生身上的各學院,不可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到這方面來。所以,適當地承擔責任,擴大管理范圍是我們各個高校成人教育部門需要考慮的。
3.培訓常態化。培訓形式,不應僅局限于短短的幾天面授。除了寒暑假,還可以通過周末班、夜校、函授、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4.擴大招生范圍。我國尚有七億多農民,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發展,相當一部分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脫離出來,留守的農民也需要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人文關懷。龐大的農村人口決定了今后我國成人教育的主要市場必將是在農村,因此,成人教育的招生對象也應從以往的主要面向有鐵飯碗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到更多形式的轉變,如國有企業員工、私有企業員工、農民工、技工,甚至是農民等。
結語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提倡每個人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學習。傳統的學校教育盡管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階段,但畢竟只是一個階段甚至僅是起始階段,不論是從教育規模還是人口比例來看,它們也只是其中一個部分。因此,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實踐和發展的主要依托,只有不斷完善成人教育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實踐和發展終身教育;與此同時,只有站在終身教育的高度來審視和發展成人教育,才能提高成人教育的整體質量,繼而為成人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盧偉剛.終身教育背景下高校成人教育發展困境及對策[J].中國成人育,2009,(22).
[2]鄭忠梅.論終身學習理念下的成人教育[J].繼續教育研究,2000,(2).
[3]史志謹,李彥平.終身教育理念下我國“成人教育”概念的發展與建構[J].當代教師教育,2010,(6).
[4]陳乃林.面向21世紀中國終身教育體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賀志宏.終身教育體系價值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