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晏清 (三峽學院美術學院 重慶 404100)
三峽庫區農村美術教育現狀
楊晏清 (三峽學院美術學院 重慶 404100)
本文通過對三峽庫區農村美術教育情況的進行問卷調查,總結歸納出當前庫區美術教育現狀存在的部分問題,并簡要地提出幾點對策。
教育;美術;現狀
伴隨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認識的增加,新課改的穩步深入,中小學美術教育被人們逐步重視。由于經濟、觀念、師資等諸多原因,在城市美術教育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農村美術教育卻存在著長期落花流水后的狀況。2010年,利用大學生“三下鄉”之際,對三峽庫區的部分農村進行了一次教育現狀的問卷調查。
29.71 %不了解美術,57.25%有一點了解美術;41.30%美術課課堂紀律情況一般,20%課堂紀律差;美術教師對美術教學的責任心方面,50.72%老師責任心一般,僅有26.8%老師責任心較強;大部分學生對在課堂內學的美術知識,46.38%同學都是一知半解;課表中,美術課一周開設情況,一節占42.03%,兩節45.65%;58%美術課老師都不是專業、專職老師;老師給學生介紹的繪畫大部分為素描、色彩、速寫,其比中占到了41.30%;學生中22.46%喜歡示范活動講解型美術課,42.75%學生喜歡動手活動探究型美術課堂;50.00%以上的同學對美術這門課程很有趣;34.78%美術課老師全按教材上課,47.83%美術課老師大部分按教材上,少部分老師自己補充內容;在實際學習中,46.38%美術課堂是少數上美術課,多數上文化課,26.09%美術課堂是有時上美術課,有時自習或做其他作業;27.54%同學認為學校的美術書籍比較缺乏,28.99%同學認為一般。
調查的數據統計結果明顯地體現出庫區農村教育對美術課程的主觀認識不到位。在社會飛速進步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與學者把美術的教育地位和作用也提得越來越高。在目前的應試教育的體制下,美術課程教育還是被視為副科。教育部雖然多次強調學校必須設置好美術課程,也發布了《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但現實中,部分學校未執行或是“掛羊頭賣狗肉”。學校課表安排了美術課程,但實際中,一學期沒真正上幾節美術課,美術課時常被其他課程占用。兼職教師由于自己本專業學習的原因,缺乏專業的美術教學基知識與技能,或對美術教育不夠重視,造成中小學美術教學沒有起真正的作用。問卷調查統計數據結果顯示72%的美術課上成其他課程內容。
美術課程教學的過程,在新的課程理念下,要求師生互動,同作、同學、同練、同發展的教學過程。在庫區,由于交通、信息的閉塞,教學資金的限制,造成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不能跟上當今社會的教學理念,教學設施等條件的不足,進而形成庫區中小學美術教學仍然按照傳統的知識和技能的理論傳授。幾十平方米的教室是唯一場所,教學內容唯教材視之,缺失了學生的實踐教學與學自主探素的過程教學。
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庫區農村美術教師師資隊伍不建全,業務素質低下,專業人才缺乏,缺失教師的責任心。在庫區較好一點的農村,由于經濟條件刺激,分管領導的關注,這些地方的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從業人員比重高一點。就是兼職美術教師也受到較多一點的專業教學培訓,加之有較嚴的管理,這部分學校能較好地開展美術課程的教學活動。而大部分邊遠的庫區農村中小學,嚴重缺失專業美術教師,或是很少受過專業培訓的兼職教師任教。這些教師自身對美術教學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就缺失,加之管理的不嚴格,教師上課的責任心素質低下,這就必然成美術課程的教學在庫區農村視為副科,就更不可能更好地在庫區農村中小學實行良好的美術教育。
由于庫區信息的閉賽,農村美術教育較少受到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方式、方法的影響與熏陶。家庭、學校和地方環境忽視美術等藝術學科的教學、評價與探索。學生一般通過參加簡單的美術活動來掌握部分基本知識與技能。過重地強調教師的示范課堂教學,忽略了學生探究型學習,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及美術文化知識的學習。
首先由于三峽庫區本就是一個貧困的地區,農村地區更加貧困落后,與大城市相比,這些地方的美術教育資源更加缺失。由于經濟條件的制約,交通、信息閉賽,教學資源的投入嚴重不足,更是缺少信息時代下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其次,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人數本就少,很難在一個學校成立教室組,開展教學研究探討活動,美術教師平時幾乎沒有教學交流知動,各自為政的進行獨自教學開展,從而導致美術教師缺乏主動性、積極性、競爭性與挑戰性。美術教師更不可能積極地開展美術學科的教學研究與探索。第三,由于經濟條件的制約,大部庫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資源缺失,基本所需的必要學習工具、書籍較少,在較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庫區農村美術教育的發展。
(六)學生淺薄的美術知識制約庫區農村美術教育的發展
在庫區農村,相對語數外等傳統主課程,美術課程的教學與學習,對學生和教師來說,沒有測評的壓力,成為其它學科的一種調味品而已。但調查表的情況來看,高達50%學生喜歡美術課。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這門課程沒有學習壓力;二是確實這些學生還是想學習美術知識,對美術知識的渴望。說明這些學生本身對美術知識了解相當欠缺,學生、教師對美術教育重要性認識不清;三是學生家庭環境對美術知識了解等于空白,從而導致學生產生好奇的心理動機。另外,由于庫區農村長期由于經濟條件較差,地理位置偏遠,學生本人及周圍環境對美術知識的宣傳較少,學生上課購不起或購不到必要的學習工具。長期以來,這些地方基本沒有美術課程知識教學,從而導致學生不具備必要的基本的美術常識性知識及技能。顏料沒有用過,繪畫工具有那些不清楚,在這樣的基礎上就更談不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和欣賞,一定程度上影了這些地方的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學生對于創作活動無從下手,無法通過繪畫來表現自己的想法,一種陌生、畏懼的心理從而產生,這些都直接影響了美術課堂的教學,難以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
首先,提升教師及管理者思想理念。提升教師及管理者對美術教育的思想理念,讓其明確美術教育的功能作用,提高認識。從而加強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提高美術教師教學的任心與心態、觀念,從引導學生及周圍人群對美術教育的重視。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認識到,美術教育能較好培養學生的情感、美感和價值觀,這些都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一大方面,對學生將來的綜合素質培養有著深遠的基礎性意義。世界人才的競爭,就是綜合素質人才的競爭,
其次,增強庫區美術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通過對現有美術教師培訓、進修,增加美術專業教師的人才的引進,以改變現有庫區農村美術師資缺失的情況,從而提升師資隊伍的業務素質水平、教學責任心。這樣才能提升美術教師的教學水平,才不至出現上課“學生放羊,教師放水”的現象,從而加快庫區美術教育發展。
最后,加快庫區經濟的發展。由于庫區貧困條件的制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庫區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只有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農村家庭才有一定能力承受孩子學習美術知識的費用,地方才可能有較為完的美術學習用具出售,才有充足的經費投入,提升學校美術教學設施的建設及其他美術教學資源的投入,可能實現有效地提高庫區農村美術教育水平。
[1]王娜.《對某農村學校美術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08.11
[2]孫茜.《對烏魯木齊地區九年義務教育美術教育現狀的思考》[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9.9
[3]郭春宇.《農村美術教育的現狀和對策》[J].《成功(教育) 》2008年01期
[4]馮常廣.《中學美術教育現狀思考》[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