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杰
摘要:自我管理式學習即自主學習,也稱為自我指導式學習。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恰恰也是最難掌握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對高職特長生的培養,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教師應如何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式學習。
關鍵詞: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特長生培養
一、為什么要推行自我管理式學習
1.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推行自我管理式的學習后,讓學生真正從自己的需要出發,從自己的興趣出發,目標明確,因而會有較大的學習動力。
2.能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使其培養一種學習型的人格特征
如果我們能使學生主動學習,熱愛學習,不斷尋求學習機會,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份天然職責,這將提高學生對變化的適應能力。而這恰恰是自我管理式學習的出發點。
3.可以保持學習的彈性化,提高靈活性
以往,教師總是代替學生們決定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學習工具及學習方法,這樣并不能滿足特長生的多樣化需要。特長生們的特長各不相同,許多特長生為了各自不同的、特殊的目的而需要訓練,雖然大體方向一致,但具體細節是不同的;即便是兩個學生修同樣的課程,他們的興趣和學習重點也可能是不一樣的。
4.符合成年人的學習規律
成人學習的規律強調自主學習、靈活安排,而特長生的培養正好符合這一特點。
5.易于隨時了解學習效果,獲得激勵和反饋
特長生的自我指導式學習因為事先簽有學習合同,而對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非常明確,而且通過在作品上的運用和思考,比較容易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
二、教師應如何組織、引導特長生進行自我管理式學習
1.有的放矢地編寫學習材料
教師應精心挑選學習材料,并結合學生發展的需要編寫必要的教材,列出不同層次、不同專題學生所需要的學習菜單,成為學習資源體系設計專家。要注意的是:程序化教材的編寫要有的放矢,要適合學生自學的口味和習慣。
2.教師角色應作適應性轉變
自我管理式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活動負責并自我管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則從一名講授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習資源的設計者和提供者,成為學生自我學習管理的咨詢者和參謀,成為學習績效的評估者和改善者。教師應成為學生的朋友和學習伙伴,為學生選擇學習方法、設置學習目標、解除學習疑惑、提出學習建議,成為學生選擇學習內容的導航者。
3.輔導工作要貫穿全程
自我管理式學習需要個人有極強的自律性,那些不清楚學習目的的學生則很難堅持下去。因此,學校應指派一名專業教師(即導師)來幫助特長生進行自我管理式學習。導師可給自學者布置一些額外作業,增加程序化教學的趣味性;還可以激發或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學習進度,并最終實現學習目標。此外,導師應對學習小組的學習活動給予必要的評價,召集學習小組討論學生的學習計劃和學習進展,提出必要的建議,評估學生的學習績效,推廣學習成績學分計劃,確保學習成績得到學校的承認。這樣,學生才會不斷地受到激勵,并獲得必要的反饋,及時調整學習計劃。
4.教師與學生簽學習合同
對自我管理式學習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學校與學生簽訂自主學習合同。在合同中,學生與教師可就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工具、學習資料和學習目標等協商達成協議,明確學習評估的標準。學習合同中的主要內容應由學生自己決定,導師給予必要的協助和建議,從而使學習活動與學生的正常教學相一致。學習合同不僅有助于學生樹立學習的責任感,實現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而且為學生量體裁衣,使其根據自己的真正需求設計學習計劃、樹立學習目標,從而使學習更有效。
通過對特長生的培養和試點,我們會不斷總結經驗,將自我管理式的學習模式不斷推廣,為更多的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張儉福.學生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N].教育文摘周報,1998-02-11(3).
[3]楊曉光,陳文勇.終身學習理論內核:信息素養能力論建構.情報資料工作,2002(5).
[4]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2.
(作者單位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