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棟尚 劉倩 李家波 王紀德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3G網絡技術在高校中的普遍應用,越來越多的高職學生開始體驗微博這種最新的網絡交流工具。本文從研究青少年正確的網絡導向著手,淺析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如何培養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微博的使用心態,如何利用微博實現新時期的學生思想教育。
【關鍵詞】微博;微博文化;高職學生;思想教育平臺
On the Influence of Micro-blog to the High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y
JI Dong-shang LIU Qian LI Jia-bo WANG Ji-de
(Marin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Qingdao Harbor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2404)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wide use of 3G and network technology on the campus, more and more high vocational students begin to use micro-blog to communicate on the internet. As a instructor in the college, the author tries to point out the right attitude the high vocational students should have when using micro-blog and the right way the teacher should have when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education.
【Key words】Micro-blog; Micro-blog culture; High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platform
微博的出現既是資訊高速流動時代的產物,又是互聯網時代網絡更加深入人心的一種表現。微博作為一種網絡文化現象,也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青睞。根據對我校10級3000多名學生的調查統計,約有70%以上的學生經常使用微博。既然微博作為當代高職學生使用越來越多的網絡交流工具,它作為現實世界的網絡虛擬再現,在現代思想教育中占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幫助高職學生轉變網絡微博的使用心態、如何利用微博實現新時期的學生思想教育成為了高校輔導員亟待研究的課題。
1 微博是把“雙刃劍”
微博為喜歡追求個性的當代高職學生實現個人價值、展現自我風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從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角度來說,微博的誕生也極大地豐富了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手段,極大地拓展了高職院校學生教育和管理的空間。輔導員老師可以通過分享自己微博的文章、圖片和視頻等資料與學生進行思想的溝通和交流。在微博的平臺上學生也能夠敞開心扉的與老師傾訴心聲,改變了原有高職教育“面對面”的刻板方式,實現了師生之間更靈活的自由交流模式,這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微博在大學校園中的普及與發展,也產生了一些負面作用。第一,有的學生沉迷于微博,占據了大量的學習和課余活動的時間。長時間的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也使得個別學生不愿意出門,甚至懼怕與人面對面溝通,嚴重的甚至導致了迷失自我現象的發生。第二,微博對于實名制的不限制,使得教育的可控性差,有的學生利用微博虛偽、客套地與人調侃;個別學生在微博上肆意的宣泄現實中被壓抑的諸多情感,極易導致學生中出現群體性的不良事件,這也是目前鼓勵學生正確使用微博學習和交流中的難點。兩種典型的不利情況除了影響到高職大學生的正常學習之外,嚴重的還影響到高職大學生價值觀念的正確形成及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的培養。
2 目前全國高校關于微博對于教育的影響的研究現狀
國內各高校的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看到了微博這一新型的學生思想教育的平臺,也在不斷的探索微博的使用對于當代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促進作用。“微博文化已然成為高校青年亞文化的一種,它除了獲得各種類型的資訊和發布信息便捷,使學生加強依靠自己微小力量可以幫助他人等一系列正面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1]比如,各種類型的青年亞文化集中地呈現;娛樂八卦風靡并且被學生津津樂道;拜金主義和不勞而獲的思想不斷地沖擊著當代高職學生的思想等等。國青松的文章重點從教育的角度,對高校微博亞文化的不良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首先對微博、微博文化、微博亞文化的內涵及表現特征進行了闡述,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分析,得出高校青年學生的需求選擇等是微博亞文化產生的原因。提出倡導和維護學校主流文化;加強高校教師微博使用重要性的意識培養;加強大學生的審美培養;建立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養平等意識;建立合適的宣泄機制;加強微博亞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學校、社會相銜接等方式相結合的教育途徑來克服和治理高校青年微博亞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不良影響,加強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田麗指出:[2]網絡微博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是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擴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高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促進了教育社會化;搭建了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架起了師生之間、大學生同輩群體自我教育的橋梁。不利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文化垃圾及不負責任的言論等不良信息動搖了大學生群體的主流意識,給大學生道德意識、行為規范和心理健康帶來挑戰,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沖擊了思想整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導地位。因此,田麗在文章中提出了將網絡微博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1)加大學校網絡硬件設施的投入;更新教育觀念,提升教育者的素質;2)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教育;規范博客行為,加強對博客網站的監督。
建議當代青少年:1)不要只是用微博來看八卦,社交和游戲。微博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工具而且你只要點擊“關注”就可以加一個老師。2)不要沉默,不要潛水。這是沉默的大眾發出聲音的大好機會。甚至一個“轉發”也是群眾智慧的機制之一。3)學會好好的寫自己的微博,正面影響他人是很神圣的事情。[3]對于大學生應當如何看待和應對網絡微博上的虛假信息,李開復先生通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解釋說微博以目前的發展,它的正面影響會遠遠超過負面。首先,微博轉發的機制就會自然地屏蔽廣告和垃圾信息;其次,個人為了維護好自己的名譽也不太會去做那些在匿名社區做的不好的事情,更不敢做非法的事情;最后,新的機制例如“微博辟謠”也可以化解部分這些問題。
本文在綜合參考各高校老師和專家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高職學生培養的目標和特點,針對當代高職學生的思想狀況,主要從提升學生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崗位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3 如何利用微博實現新時期的學生思想教育
從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對微博這一新型思想教育平臺的學習能力著手,加強對學生使用微博以提升個人素質的主觀能動性地教育力度,來引導青少年學生正確的認識和使用微博。
1)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升利用微博進行學生思想教育的能力
(1)豐富個人微博內容,提高與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
充分利用好微博的網絡平臺進行學生思想教育也是輔導員自我學習和提高個人素質的有效途徑,它已經成為了解、跟蹤大學生思想動態的嶄新平臺。首先,輔導員要隨時獲取年輕人感興趣的知識,及時更新最新鮮的資訊保持與學生思想交流的同步。其次,要利用好微博具有及時性、互動性特點,通過關注學生,成為其“粉絲”,更好地了解其志趣愛好、思想動態甚至學習生活情況。最后,輔導員通過微博關注學生,可以通過實名和匿名兩種形式。通過實名方式與學生相互關注,由于“教師”身份的事實存在,學生會以較為積極的姿態參與評論和交流,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但也正是“教師”身份的事實存在,學生會在言論中有所顧忌,可以隱去較為偏激和負面的言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輔導員對學生思想動態的跟蹤。另一種就是通過匿名的方式與學生互相關注,學生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中暢所欲言、甚至宣泄負面情緒,輔導員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學生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就具體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2)加強工作作風深入,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動態
輔導員在通過微博跟學生交流思想的時候要目的明確,除了常規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之外,輔導員要通過日常工作的深入,及時的掌握和排查所帶班級在心理或思想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對于學生之間的矛盾和摩擦要通過面談調和和微博交流相結合的方式操作,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切忌完全依賴網絡平臺的溝通和交流,避免因無法判斷學生話的真實性而導致錯誤的引導。對于班級的單親、貧困等特殊群體的學生,輔導員通過微博與之交流溝通之前一定要了解其最近一段時間的思想狀況,通過正確把握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正面的引導。這種經過調查后的通過微博與學生交流思想的方式,才是當下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探討的。
2)實名制微博設計大賽,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提升
(1)實名制微博建設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意識
高校輔導員召開班會給學生重點強調微博使用的持續性,要通過微博記錄自己的成長經歷、通過分享文章和醒世警語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人。為了保證學生個人微博符合社會倡導的主流方向、起到促進個人學習、成長的積極作用,輔導員教育和引導高職學生實名制建設和經營自己的個人微博,真實地記錄自己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激發學生用心做好個人微博建設的主人翁責任感。這種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學生建設自己的微博,極大地避免了商業廣告、浮動小游戲等不良信息對于學生微博使用過程中的影響。大多數學生通過實名制建設微博提升了責任感,保證了個人微博內容的健康、向上,實現了利用微博促進個人學習的目的。
(2)微博設計比賽,激發了高職學生勇當排頭的好勝心理
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做好個人微博,贏得好名次的好勝心理。開展以“心理健康”和“就業分享”為主題的微博設計大賽,學生按照要求設計主頁,通過提高頁面的觀賞性、豐富文章的內容來吸引他人關注。在微博中的話題溝通相對容易,能夠引起良好的互動。每個微博成員可通過微博社團努力使自身擁有良好的人格品質,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并能在面臨壓力挫折時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以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通過宣傳發動不同的比賽要求使得學生在主頁的觀賞性、內容的真實性、博文的雅俗共賞性等方面下功夫,極大提升了學生應用網絡知識的能力。
(3)微博設計比賽的過程也是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能力的過程
以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個人微博的設計能力,豐富了高職學生正確認識微博的手段。隨著微博被越來越多的學生使用,微表達、微傳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作為新興媒體的主要用戶群,大學生利用微博平臺探討時事、發表觀點、廣結良友,微博逐漸演變成大學生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同時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建設好個人微博也是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提升個人設計、寫作、綜合協調等各方面能力的一個良好的渠道。
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應該著重從研究高職學生不斷變化的思想需求著手,豐富個人的微博內容,提高利用微博進行學生思想教育的駕馭能力,真正地實現利用微博對新時期學生的思想教育。
【參考文獻】
[1]國青松.微博文化的沖擊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1.
[2]張筱榮.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新手段[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1.
[3]李開復.微博:改變一切[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4]湯宗禮.微博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1.
[5]尹曉敏.微博興起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應對[J].思想教育研究,2011.
[責任編輯: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