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我們應該根據班級的實際、學生的實際,以教書育人為宗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細致地講道理,腳踏實地地做工作。班級管理是一門科學,管理方式應由被動轉為主動,班主任應該積極地投入工作之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班級管理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把他們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塑造,做到尊重學生,使學生得到健康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 工作 體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5-0058-01
班主任,不僅擔負著教學工作,而且擔負著教育學生的重任。每個班主任都是班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學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力軍。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研究學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發展的藝術,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每一個學生,以便因材施教。學生的差異決定了班主任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場合去教育和引導學生,以便產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可以說,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學校的發展。下面就我個人的體會和想法略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一、把愛灑向每個學生;展現自我,樹立威望
師愛,是學生心田渴望的雨露,是學生心中期待的春風,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也是管理好班級所必不可少的。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的心田,用熾熱的情感去溫暖學生的心靈,啟迪學生的智慧,激勵他們去追求真理。“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孩子,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從學生的心理需要上講,愛和信任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學生渴望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境中成長。如果班主任能以發自內心的愛和信任對待學生,那么學生就會把你做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會向你訴說,讓你幫他出主意、想辦法,你也會從中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興趣、愛好等,從而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此外,班主任對每一個學生都應一視同仁,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差生,當他們有了進步,那怕是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幫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促使學生在良好的發展軌道上邁進。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視“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決定的。班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干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當選的干部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其一,要大力表揚干部的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三、讓賞識與批評產生共鳴
人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應該提倡賞識教育,以表揚為主。我不反對賞識教育,賞識因人而異,有時一味地表揚,會使學生容易產生盲目感,有時班主任的適度批評可能會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撼,頭腦得到清醒。如果說,表揚能悅其心,產生前進的動力,那么批評則是適度調整,保證成長的方向。
批評是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常用的手段之一,根據多年的帶班經驗表明,適度的批評,作用不亞于表揚,有時甚至優于表揚,但何時采用,對何人采用,批評的尺度有多深,一定要慎用批評,否則副作用也是明顯的。例如,批評學生的時候,要抓住當時事件去談,不要翻閱老黃歷,不要把事情擴大化,要就事論事,不要以教師的權勢壓人。另外,批評學生要始終遵循“愛”的原則,教師要表現出具有同情心,要有一種與學生有相同、相似感受的體貼之情。此外,還要把握好“激勵勝于頌揚,表揚勝于批評”的原則,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受到愛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證學生健康地成長。
四、重雙差生,輕優等生——班主任工作的誤區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都會十分重視所謂的“雙差生”,在他們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因為這些同學表現的好壞影響著班級的聲譽、形象和穩定。在無意識中就忽視了“好同學”的問題了。其實,“好同學”存在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甚至其嚴重程度一點都不亞于“雙差生”。在當今應試教育充斥的社會,“高分”的背后掙扎著自負與自卑。他們具有偏執的“只能我贏,不能你勝”等心理問題。有的“好學生”自私、自命不凡,唯我獨尊。常常會有這樣的學生,在班上是班級的優秀者,所有的榮譽和掌聲都給了他,他犯的錯誤老師可以不去計較。但他很少與同學和老師交往,不愿做班級的服務性工作,表現的十分自私。一到考試就怕得要死,在成績出來之前表現出十分的緊張與不安,這實際上是嚴重的焦慮癥。這時候如果班主任不去進行全面減壓,不去對他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不去積極引導他增強團隊意識與精神,這樣的學生就是分數再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我們應該根據班級的實際、學生的實際,以教書育人為宗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細致地講道理,腳踏實地地做工作。讓學生心悅誠服,讓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班級管理是一門科學,管理方式應由被動轉為主動,班主任應該積極地投入工作之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班級管理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把他們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塑造,這才能做到尊重學生,使學生得到健康全面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