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亞丹
摘要:中國文字博物館作為新建館,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應結合自身特色和高校實踐教學的需要,積極發揮優勢,不斷拓寬合作領域,做到既服務于高校教學又促進自身的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
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是博物館的基本職能之一,從博物館誕生的早期階段就已經產生了。近年來,隨著國內外高等教育和博物館事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通過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建教學基地的方式不斷拓展自己的教育功能,這也越來越成為博物館服務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
中國文字博物館自2009年開館以來,一直遵循“三貼近”的原則,積極主動地推進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通過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的方式,使自身服務社會的功能不斷得以加強和延伸。2011年11月9日,國家語委授牌中國文字博物館成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11月12日“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掛牌成立。此外,2011年12月21日,中國文字博物館領導出席了在安陽師范學院舉行的河南省重點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暨漢字文化傳承創新聯盟揭牌簽約儀式。
這些培訓基地、實踐教學基地以及研究中心的建立,無疑大大密切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高校及科研機構的聯系,為中國文字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的開展開辟了廣闊前景。
一、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對于高校和博物館雙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于高校而言,實踐課目前已經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高校培養學生在掌握課堂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聯系實際、接觸社會的重要手段,而實踐教學基地是高校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必備場所。高校實踐教學基地有利于提高教師和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使高校能夠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有利于培養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對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就中國文字博物館來說,和高校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是中國文字博物館教育功能的進一步延伸,是中國文字博物館服務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
首先,中國文字博物館通過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可以充分發揮館藏文物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高校教學和科研機構對文物藏品的需要,有效改變博物館藏品與高校師生疏離的狀態。就博物館發展的經驗來看,隨著國內各大博物館對大眾的免費開放,大量觀眾雖然走進了博物館,但因為專業知識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對文物進行更深入細致的研究,因此,對大眾而言許多博物館的藏品仍然充滿著神秘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專業考古和文物研究知識的科研人員和大學生的參與,有利于博物館向大眾普及知識,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研究博物館,這在客觀上無疑促進了博物館的發展與提高。
其次,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可以有效促進本館的科研工作,盡快提升科研人員的學術研究能力。中國文字博物館作為新建館,人員以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為主,科研力量相對薄弱;高等院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和眾多的專家學者,客觀上有利于促進博物館人員不斷學習,逐步提升自己的科研力量。而且,高校豐富的藏書和科研資料也為博物館人員開展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還有利于更好地借鑒高校的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的管理運營能力;高校的科研處、圖書館、校刊編輯部等部門都經歷了長期的運轉,積累了豐富的管理運作經驗,很多高校設有專門管理學生實踐教學的機構。
二、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情況的分析
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應該緊密結合自身的實際條件,充分發揮獨特的資源優勢。
首先,中國文字博物館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是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專題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不僅承載著十分厚重的漢字文化信息,而且全面展示了中國文字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
其次,中國文字博物館收藏有大量考古發掘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陶器、骨器及其它遺物,這些珍貴文物涉及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天文歷法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更直觀地了解以漢字文化為主題的文字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漢語和漢字的能力。
再次,中國文字博物館建在甲骨文的發祥地——殷商故都安陽,和世界著名文化遺產殷墟共同位于市區北部的人民大道上,在地理位置上有利于結合殷墟考古發掘,幫助學生通過甲骨文與殷墟遺址遺物,來了解商代后期鮮活的歷史文化,使學生根據考古遺跡和文化與人類歷史發展建立感性認識。如果說中國文字博物館為觀眾展示了以漢字為主題的整個中國文字發展歷史的話,殷墟甲骨文則是這條紅線的起點,因此,中國文字博物館教學基地非常有利于學生結合殷墟加深對殷商歷史和甲骨文字的認識。
三、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該在充分發掘自身潛能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必須有明確的思路。中國文字博物館作為保護、研究和展示漢字文物和文化遺產的重要文化機構,應將配合高校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納入博物館教育的長效機制,擬定教學實踐基地發展規劃,實現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使博物館真正成為學校課堂教育的必要補充和校外教育的重要內容。合作雙方,首先應當明確教學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確立為實踐教學服務的主旨,因此,基地建設應力求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緊跟社會發展水平和實際生活需要,以培養學生創新思想與實踐能力。就中國文字博物館而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應該立足自身特色,注意配合高校學習內容,結合教師的科研項目,結合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熱點問題,盡力提供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條件。
2.必須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服務對象是高校學生,所以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對于中國文字博物館來說,因為是新建博物館,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師資力量不足,為此應積極創造各種條件,促使工作人員通過多種方式不斷進修學習,使提升實踐教學水平變成博物館常抓不懈的工作。
3.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好的實踐基地需要有好的運營機制做保障,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需要館校雙方領導統籌、部門領導全面負責、專業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的開放性、立體化,積極開拓新的實踐教學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以適應新形勢下高校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文字博物館應借鑒高校的做法,在館內設立專門負責聯系業務的科室,做到職責明確、專業對口,分工細致,這樣有助于組織專業人員集中精力做好實踐教學工作。
總之,中國文字博物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目的,在于利用教學基地構建實踐平臺,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要充分加強與學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搭建起各方交流學習的平臺,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服務于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天利,陳勇,曾慶東.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認識與探索[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2]韓江蘇.殷墟在歷史教學實踐課中的規劃與設計[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4).
[3]趙喜艷.加強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思考[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4]鄧明,呂琳.地方院校實踐教學體系運行保障機制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10).
[5]黃可佳,宋蓉.文物博物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若干思考[J].現代教育技術,2010,(8).
(作者單位:中國文字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