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摘要] 目的 了解神經外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 方法 應用一般情況調查表及癥狀自評量表對神經外科與神經內科護士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 結果 神經外科護士SCL-90評分的總分、陽性項目數、部分因子分均高于神經內科護士。結論 神經外科護士心理健康水平較差,有必要引起重視,并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改善。
[關鍵詞] 神經外科;護士;心理健康;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2-0009-02
神經外科患者一般病情重、變化快,術后留置各種管路多,因此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量加大,不僅承擔著較繁重的護理、觀察任務,而且其面臨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加。通過此次問卷調查,了解我院神經外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以期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其心理狀況,提高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質量及效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經外科與神經內科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研究組為神經外科護士36名,平均(27±3.2)歲,對照組為神經內科護士24名,平均(31±3.5)歲。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況調查表及國際通用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問卷調查。在調查人員將調查表內容填寫做簡要說明后,被調查者立即進行填寫,并當場收回。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人員一般情況調查結果
見表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2.2 SCL-90癥狀自評量表調查
神經外科護士與神經內科護士在總分、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和精神癥狀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3.1 神經外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差于神經內科護士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神經外科患者發病較急,有的患者平素身強體壯,卻突然發生顱內出血而入院手術治療,短時間內家屬難以接受,而且部分患者神志不清,術前準備急迫,術后不僅心電監護、呼吸機維持呼吸,而且留置顱部引流管、胃管、尿管、輸液通路等,因其留置的管路較多,用藥較多,因此對于護士的心理常是一種惡性刺激[1]。再加之有的患者由于病變部位處于生命中樞,即使手術治療其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家屬更難以接受,并對醫護人員的診療、護理水平產生懷疑,進而不斷提出苛刻要求,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故意挑剔。高強度的工作、高水準的要求容易造成心理壓力[2],護士的心理承受著巨大壓力,每日都在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工作,無形中也受到了強大的精神壓力[3],護士的身心健康遭受著持續侵蝕,從而影響著護士的身心健康。②護理工作量大,護理人員短缺影響著護士的心理健康。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開展,要求護士的基礎護理工作增加,護士的工作量由此加大,而且護士人數短缺問題尚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護士經常加班加點,由此造成工作量不斷加大,再加之護士總處于“倒班”狀態,生活規律改變,由此可產生神經衰弱、睡眠不好及食欲下降等,從而影響護士的心理健康。③醫院要求嚴,力求護理工作的完美,使護理人員深感壓力,各種理論考試、技能考核,使護士不得不抓緊時間復習與練習,這無疑又消耗著護士的休息時間,使之無法緩解工作的疲勞,并將再次投入到緊張繁重的工作狀態,從而造成一種惡性循環,不斷消耗著護士的身心。④醫院護士的進修學習機會少,在職稱晉升及競聘中處于一種相對弱勢狀態,同樣造成護士心理壓力的增加。對于年輕護士,因為自我意識強,工作中與他人交流少,同時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開展,基礎護理工作細化,護士的付出與回報不相平衡,使護士對自己的職業選擇產生迷惘,進而產生自我價值得不到滿足,并由此產生悲觀、失望情緒[4]。
3.2 對策
①醫院護理管理者應深入臨床,查看護士的工作狀態,主動與護士交談,了解護士的心理狀況,關心、體貼護士的生活,重視護士的心理健康,同時創造一種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對于工作量加大問題,護理管理者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并給予增加人員,同時根據每個人的工作能力,合理分配工作,使之能夠發揮自己全能,圓滿完成所分擔的工作任務。②科室護理管理者,要組織各年資護士相互學習與交流,使老年資護士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年輕護士,從而使其自我價值得以充分體現,而年輕護士則通過學習,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且不一味自我,勇于承認自身的不足,愿意向老年資護士請教,使傳、幫、帶在實際工作中得以充分體現,進而改善護士的工作氛圍,使大家能夠和諧一致,共同完成科室的護理工作。③醫院管理者應根據臨床工作強度,在績效考核、獎金分配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如設立特殊崗位津貼、提高護士獎金分配系數等以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保存科室的人力,提高工作的質量與效率。④護士應通過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5],注意言談舉止,注意工作的流程與細節,不斷學習與實踐,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真正成為醫生得力的工作助手,從而提升自身的人格價值。
總之,神經外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應引起各級管理人員的理解與重視,關心護士的心理健康,采取適宜措施加以改善,進而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菊英,張思潔,王芳,等. 心血管內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河北醫藥,2011,33(4):11-12.
[2]姚曉紅,姚甬平,郭云英. 急診科與內科護士心理健康調查分析[J]. 護理管理,2002,22(1):80.
[3]趙建芳. 基層醫院腫瘤內科護士心理健康水平調查研究[J]. 全科護理,2011,6(9):1579.
[4]黃燦,彭月娥,楊小非. 神經內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 當代護士,2007,12(學術版):3.
[5]黃玉清. 神經內科護士心理健康的維護[J]. 中國護理雜志,2007,4(9):87.
(收稿日期:20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