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偉琴
[摘要]檢驗檢疫局原產地空白證單管理的高效化離不開電子平臺的科學化,唯有科學化的空白證單管理理念才能促進機關單位服務的高效化。空白證單管理工作作為原產地證簽證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能忽視其日常管理的細致性和嚴謹性,否則易萌發諸多隱患。本文將以當前社會現象為例來敲響對其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警鐘,分析當前管理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探討應如何加強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以促進產地證工作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空白證單 電子化 現狀 發展
一、引言
隨著電子信息化在各個社會領域內地不斷推廣,使檢驗檢疫局的各項工作也逐步融入了電子化潮流。目前,產地證簽證業務系統已升級為二期,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空白證單管理曾缺失的系列功能,改變了單一的紙質臺帳管理現狀,也擴展證單管理的作用,既細化了流程,亦達到了證單出、入有痕的效果。
二、空白證單電子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國外海關對偽造原產地證書的情況曾遭遇大量的退證查詢。據不完全統計,某檢驗檢疫局在2002年普惠制產地證退證查詢總份數為527份,偽造證書的份數為0份;到了2003年,退證查詢總份數為990份,偽造證書的數量上升到418份,約占全年退證總數的42%。為維護國家利益和中國政府簽證機構的信譽,從2006年4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加大對原產地證書的簽證管理工作力度,對空白一般原產地證書建立登記、保管和領用制度,但對空白普惠制原產地證書及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卻沒有相應的要求。實際上,普惠制原產地證書及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具有比一般原產地證書更高的經濟價值,進口商憑證書可獲得關稅減免的優惠,能給出口商和進口商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從這一意義上講,它們相當于有價證券。
在如今全球經濟低迷的時期,很多企業為緩解自身的經濟壓力,都以申請產地證來減免關稅,也有情況是進口商以要求出口商提供原產地證書為由才能接受貨物,但有時由于產品不符合原產地簽證規則而無法申請到證書。在這種迫切而盲目的情況下,企業有可能做出偽造原產地證書的違法違規行為,一旦被退證查詢證實,將會影響企業和國家簽證機構在國外的聲譽,在經濟上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檢驗檢疫局產地證簽證工作的當務之急是要以“抓源頭、嚴管理、重導向、強手段”為理念,以產地證簽證業務電子平臺為載體,切實做好空白證單管理工作。
三、當前空白證單電子化管理的現狀
當升級為二期系統后,產地證證單管理流程完善了局端出庫、企業端領用、核銷、作廢、統計等功能,能夠將空白證單的每一操作流程都永久地刻錄在案。這種證單管理電子化服務的變革,在很多方面透射出其明顯的優越性,但也需要經歷漫長的實踐、摸索、分析,進而逐步完善。
1.操作流程繁瑣,系統開發尚待完善。雖然系統完善了空白證書的流程可追溯性功能,但對于操作核銷和作廢的工作相對比較繁瑣,如局端要通過企業遞交的產地證使用核銷記錄進行核銷和證書作廢,都要按照相應的流水號逐項輸入系統,流程繁瑣、時間冗長。
2.制度嚴謹性不夠,企業缺乏責任意識。以往證書只有購買記錄,沒有核銷記錄。而目前本轄區對于購買、核銷的操作規范是:當企業購買空白證書時,必須同時遞交使用完畢的核銷記錄表和作廢的原產地證書,但很多情況是企業不能按照規定辦理。主要原因是企業更換申領員過于頻繁,缺乏相關的業務知識;而一些被稱為“老油條”企業卻總以種種理由搪塞,以拖延核銷記錄。作為窗口肩負著服務與把關的職能,在企業不夠重視和配合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硬性規定使其規范化,最終會阻礙了證單電子化管理發展的前進步伐。
3.溝通平臺狹窄,信息流通不暢快。目前,我們利用科學化的電子手段,包括微博、QQ平臺可將局端的最新信息發布給簽證企業,使其及時了解到更多的資訊,能及時解答相關的疑問,能及時而完整地將相關資料和通知共享給企業。但是在本轄區的簽證企業中尚存在著一批接受信息相對閉塞的特殊群體,他們是缺乏公開網絡的、沒有傳真的系列困難,這勢必無法將信息覆蓋到全部企業,嚴重阻礙了檢企溝通。
四、針對空白證單電子化管理優化發展的幾點思考
1.發揮借鑒思維,不斷完善電子系統功能。雖然電子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白證書在局端操作流程的便捷性,但對于核銷與作廢操作相對繁瑣情況,依我之見,可借鑒通關單打印模式,能自動跳出空白證單購買信息并以輸入流水號模塊完成,能確保每份證書的合理、正確的使用。
2.規范管理制度,逐步提升企業責任意識。推陳出新,需要配套的規章制度和服務舉措,才能更好地應用和發展。企業方面的諸多原因是人員迭換頻繁和信息斷裂,那么簽證人員就應詳細地告知企業辦理人員如何去做好登記和核銷與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以提升他們肩負的責任感。另外配以相應的措施,如申領員扣分、企業誠信度降低、加強簽證調查力度等,直至該項工作深入人心,引起重視。
3.拓寬溝通渠道,打通企業信息任脈。熟悉系統和業務,做好企業溝通是各項工作得以良好開展的重要保證。目前,電子化信息平臺包括企業QQ群、E-MAIL、微博、傳真和電子屏幕,這些都是在條件的允許下才能進行。而對于不具備以上條件的,或許可以嘗試搜集企業申領員的手機號,發揮局端短信群發功能。特別是新系統的升級,最好應以行政指導、培訓會、交流會等形式,讓企業能及時掌握相關的操作和規定。
五、結語
總之,產地證空白證單電子化管理是大勢所趨,是規范產地證正確使用的重要手段。我們應在不斷適應新環境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簽證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工作創新能力。唯有精湛的業務技術,才能在自身的工作領域中駕馭的游刃有余,以通過借鑒模式、不斷優化系統、做到廣泛宣傳和應用,朝著便捷化、智能化、高效化發展。
參考文獻:
林東麗.空白產地證書管理亟待加強.中國檢驗檢疫,2006年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