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穎
摘 要:英文歌曲可以給日常的課堂活動帶來某種變化,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寶貴資源。英語歌曲給學生提供了真實輕松的學習英語的環境。能引導學生從美妙的旋律中體會到歌曲的內容和本質,同時也提高了英語能力。學英語歌曲,可以有利于接受英語、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有助于語法教學、詞匯教學、閱讀能力的提高,并能加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對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風土人情方面的知識。
關鍵詞:英文歌曲;英語能力;英語教學;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6-0314-02
一、引語
大學生正值青春期,熱情開朗、思維活躍。他們剛從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中走出,急于釋放和發展壓抑已久的個人想法和愛好特長。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的研究員楊雄教授總結道,“‘90后的父母沒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包袱,教育孩子時會從心理和精神上要求他們更獨立、更自信。他們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視野更開闊,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發展超前。”[1]從他們的性格特點得知,他們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渴望新渠道新方法。在這種情況下,英語老師就要進行課程設置方面的改變,運用引人入勝的方法去引導學生們學習英語?!岸矣⑽母枨诮虒W中的運用也存在其理論依據”[2]。從我擔任大學英語教學的經歷來看,與歌曲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學習英語很受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歌曲對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
1.有利于接受
心理學上說人們接受新東西往往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先是看到什么現象、然后用邏輯思維等分析現象。對音樂系的學生來說,音樂是他們最熟悉不過的元素。歌詞和旋律能激發人的想象力,因此又有助于情緒記憶;從另一方面來看,學生的無意記憶在記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英語歌曲由于其內容豐富、節奏明快,加上優美的旋律,它可以讓學生在吟唱之中不需要做出多大的意志努力就能記住其中的大部分內容[3]。
比如第一次上課,給學生放了當時非常流行的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旋律好,又是當下流行的鄉村搖滾風格,歌手也是和他們年齡相仿的超級明星,學生們聽的很興奮,繼而在副歌部分再一次唱起時,學生們竟然也跟著哼唱起來。我感到他們在欣賞英語歌曲的同時,從感性地以平常心態去欣賞歌曲、繼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再想理性地認知深入學習歌曲內容;這是一個將知識與趣、抽象與形象緊密地結合的過程。
2.有助于激發學習動機
學生動機是指激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其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學習動機主要表現在:學生喜歡學,想學,要求學,有迫切的學習愿望[3]。曹理和何工的《音樂欣賞與審美教育》(1996)中提到根據神經生理學的研究可以得知,人的大腦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維,是音樂的腦、感情的腦[4]。所以聽英語歌曲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情緒,例如我在班級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學生們已對這首歌的旋律很熟悉,但不知歌詞,或沒關注過。哼唱了兩遍之后,主動要求我分析并領讀歌詞。
由此可見,在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動機,是促使其主動學習,不斷進步,從而取得令人滿意的學習成績的前提條件之一。在英語學習中,經典歌曲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個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理想誘因。
3.有助于語法教學
英語語法被認為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它是研究詞形變化和句子結構的規則體系,能揭示語言的內在的規律。語法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更準確地掌握和使用所學語言,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但學生往往覺得學習語法枯燥乏味而產生抵觸情緒。在教學中,可以穿插英文歌曲幫助語法教學,在歌詞中的句型的基礎上進而學習詞法和句法,再用語法句法知識分析理解句子,變語法知識為運用英語的能力。如此一來,使歌曲歌詞與語法教學互相補充,互相促進。
比如我當在講過去時,我采取了先給學生放《Yesterday Once More》。這首歌是歌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歌詞中多用的是過去時態:When I was young,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de me smile…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把謂語逐個標出,was, would, played, made…引起他們對動詞形式變化的注意,再引導他們學習過去式。通過歌詞中多達二十個含有過去式句子的鞏固,他們對過去式有了形象深刻的了解,在學習歌詞的同時掌握了語法點。
4.有助于詞匯教學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是構成語言最基本的要素。任何語言學習,無論是聽力,閱讀理解,語法詞匯,還是完形填空,翻譯練習,亦或寫作,均涉及到語言難度和做題熟練度的問題,練習中所使用的詞匯是衡量該練習語言難度的重要指標,遇到生詞量較大的聽力材料時,詞匯量掌握的高低直接影響聽力的發揮[5]。
因此,詞匯量很多時候成為衡量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標準。多認識一個詞的一些詞義與用法,就能讀懂更多的材料,了解更多的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這些都能加強個人的語言能力。所以聽歌前,可先教學生歌詞中出現的常用的和難理解的詞匯。例如,給出單詞和相關的英文釋疑,讓學生做單詞匹配練習;或給出單詞所搭配的常用短語或者俚語;也可練習用某些詞語造句;還可挖去歌詞中的某些詞語讓學生填寫。如《 Hey Jude》,因為這首歌比較舒緩,詞語唱的清晰,可作詞匯的填空練習。
5.有利于提高閱讀能力
很多歌曲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或是表達一定的主題,教師可以找到相應的歌詞文本或者是帶歌詞的視頻給學生看。這些歌詞可以被當做閱讀理解的篇章,規定學生一定的時間,要求引導他們分析歌曲的主題、中心思想、故事的發展結局、某些句子或詞語的言外之意。另外,教師還可以找些有關歌手或社會背景的文章,引導學生閱讀。
例如Westlife的 《My Love》,只看歌曲名,不看歌詞,可能會以為這首歌是首抒情、歌頌愛情的。但你若細看歌詞,An empty street, an empty house,a hole inside my heart, im all alone and the rooms are getting smaller(空蕩的街道,空蕩的房子,空蕩的心,我孤身一人,迷失在這狹小的房間里)。I wonder where they are, the days weve had,the songs weve sang together(我們一起擁有的日子、深情對唱的歡樂時光去哪了)?Oh my love, im holding on forever,reaching for a love that seems so far(我的愛,我將永遠堅持,盡管它看起來已經遙不可及),能看出是在寫一個癡情男子在愛人離開后失落痛苦的心情。他的癡情與執著,對已離去愛人的眷戀,句句發自肺腑,感人至深。
6.有助于提高跨文化意識
歌曲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精神實質的再現。英文歌曲作為一種文化載體,以輕松的方式增強學生對英語作為語言及文化的理解。同時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提高學習者對英語文化的興趣和敏感性,使學生能主動地吸取英語文化,增加對英語語言的了解,重視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將語言與文化融合在一起,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比如對《California Hotel》這首歌的理解,它其實寫的不是單純的旅館的情況,而是吸毒、犯罪、暴力、金錢、色情等等種種丑惡交織而成的美國社會。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音樂界的自由創作時期,搖滾樂的流行成為20世紀60年代自由與反叛思想的象征,吸毒和淫亂幾乎成了每個搖滾手在20世紀70年代走的同一條墮落之路,金錢與享樂成為了搖滾音樂在20世紀70年代的新形象。對于外界的質疑,他們總是自我原諒:放輕松點吧,我們是天生易于被誘惑。音樂界已經無法殺死金錢的這個心魔,即使某些個人可以暫時結束,卻永遠無法擺脫。同為音樂人的老鷹樂團看到這樣的事實,卻無能為力。它通過與這些丑惡接觸機會最多的一個吸毒者的所見所聞,描寫出美國社會上一些人紙醉金迷(She),一些人逃避現實(some dance to forget),一些人懷念以前的生活的景象(Some dance to remember)。那句“自從1969年我們就沒有酒了”當中的酒(spirit)有另一個解釋——精神。精神指的是靈魂,說的是1969年以后美國社會發生大的變動,人們都開始漸漸墮落,失去了靈魂。最后一段,守夜人說:“你隨時可以結帳,但你永遠不可能離開?!?在美國,你永遠逃不出這個社會,即使死,也是埋葬在這個社會的某處。理解這首歌,必須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才能正確把握很多詞、很多意象的深層含義。
三、總結
英語以世界通用語言“音樂”為載體,使,本身比較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較生動和形象。在大學英語教學的同時加入歌曲元素,不但能給學生以活躍的課堂氣氛, 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英語語音、語調,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擴大詞匯量、鞏固語法及句型結構,從側面接觸更多的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在欣賞英文歌曲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語言文化的熏陶,而由此獲得的認識、情感、獲得的知識,必將對以后的英語學習中產生良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http://sl.iciba.com/viewthread-18-452085-1.shtml.
[2] 周云霞.英語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形式[J].科教文匯,2008,(1).
[3] 文萍,覃壯才.心理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 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0.
[5] 王維.談英語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5).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