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堅
摘 要 中等職業學校將《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課程調整為《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這是課程改革進一步的嘗試與探索。從職業指導到生涯規劃,實現的是兩個轉變,是從“職業”到“生涯”的轉變,同時也是從“指導”到“規劃”的轉變,它是一個有關生活形態的概念,而不是被動地等待自上而下的“指導”。因此,如何使學生從入學之處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職業價值取向,如何開展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他們對職業角色要求更具備有自我價值現實性。
關鍵詞 中職生 就業 價值觀 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Teaching Idea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areer Planning
ZHOU Jingjian
(Guangzhou Baiyun Xingzh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7)
Abstrac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ill adjust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areer guidance" course to "career planning" course, which is the curriculum reform further to try and explore. From vocational guidance to career planning, to achieve the two changes from the "professional" to "career" changes, but also from the "guidance" to "planning" of the change, it is a concept of the lifestyle, rather than passively waiting for top-down "guidance." Therefore, how to make students from the school of the place and gradually form a good professional values, how to carry out vocational students in career planning and education so they have more realistic self-worth on professional role require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values; ability
當今,中等職業教育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巨大的挑戰,嚴峻的就業形勢,日新月異的職業環境變化,而我們都清楚由于中職生獨立性不強、心理發展不穩定等等因素,制約了中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因此,如何幫助中職生做好科學合理、合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使他們自覺了解自我、自我規劃、自我管理、主動成長的責任。
1 充分讓學生了解自身條件
我們每一個人出生和成長在不盡同的環境和教育背景之中,形成了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能力和特長,獨特的性格和興趣,也有自己的各種需要。職業學校學生的生涯規劃必須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獨特之處,每個學生都是自己人生舞臺上獨一無二的主角。所以說,中職生要成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首先必須去探索自己、發現自己、了解自己。也就是說,了解自我是中職生生涯規劃的重要基礎。要讓學生做到“知己”,應注重引導好中職生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情況:
(1)讓學生認識自己的性格特征。在教學中,我們要正確引導中職生分析自我加以定位,讓學生認清自己;明確自己理想和志向、性格、氣質等等,同時制定職業生涯要與自己個性傾向、心理特征及個人能力特點等方面結合。讓中職生通過了解自己性格特征,對于選擇職業生涯方向具有很大參考作用,使學生有一個理性的、合理的職業規劃,才不會把“想做的”與“能做的”以及“能做的最好的”混淆起來。
(2)讓學生認識自己的興趣。作為中職生擇業應當要知己知彼,“知己”就是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興趣、特長,要明確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和社會允許你做什么。職業理想應該是務實而不是虛幻的,中職生應當結合個人興趣和專業,以及社會需求合理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只有這樣才有利學生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
(3)讓學生樹立自己的價值觀。職業學校這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時期。由于他們知識和人生閱歷不深,對于是非,善惡美丑等行為準則理解的比較淺顯,他們看問題往往是片面的、橫向的而不能全面、縱向、宏觀地看問題。所以,根據中職生這些特點,在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學中,要讓學生認識到把握學生思維偏頗之所在,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這樣才能使中職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使他們積極向上,順應社會主流意識。
(4)讓學生加強自己的心理發展能力。中職學生正處理青春期,由于他們的生理、心理發展的不平衡、不穩定和可塑性,使職校學生極其容易接受外界環境各種因素的影響,同時他們的專業學習負擔重、獨立性差,都會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更有些學生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缺乏應有的榮譽感或對所學專業了解很少,缺乏對自身的正確定位,對前途感到迷惘,對個人前途信心不足,極易造成中職生思想上的混亂與無序。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加于正確教育引導,讓中職生制訂自己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讓中職生順利從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理想職業。
2 充分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生產實習、軍事訓練、公益勞動、社區服務、科技文化活動、志愿者活動、勤工儉學、職業調查等多種形式,這些既是中職生鍛煉提高自身素質的不可缺少的途徑,也是中職生直接了解社會、了解職業、了解自己的最佳渠道。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他主張開放教育,引導學動、生動地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來說,能讓他們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活動更是不可放過的機會。在教學中我們要動員教育中職生積極創造條件參加,通過在職業活動中學知識、練技能,有意識全方位讓他們提高自己的能力。其實,社會實踐和職業活動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落實職業生涯設計“措施與安排”的最佳機會,是落實職業生涯設計、分步達到目標、實現職業理想的必然保證。中職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他們盡早以職業人的身份、職業人的能力、職業人的素質要求自己,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盡快縮短學生與職業人的差距,為日后求職擇業奠定堅實的能力儲備,為就業增加籌碼。
3 充分讓學生處理好時間的觀念
中職生每一人都希望自己理想能夢想成真,記得李大釗先生說過:“誰對時間越吝嗇,時間對誰越慷慨,要時間不辜負你,首先你要不辜負時間,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一項是頭腦,一項是時間。無論你做什么事情,既使你不腦子,也要花費時間。因此,我們要讓中職生明白管理時間的水平高低,會決定他們日后理想事業和生活的成敗。
中職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些學生疏于時間管理,平時小事、大事都做不好,結果一事無成。具體措施和時間安排是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重要內容,按照計劃中規定的任務和時間要求,盡量提前完成。所以,在職業生涯規劃教學,要注意引導好中職生科學管理時間的觀念,要幫助他們規劃好生涯,要引導他們養成時間管理的好習慣,教育好學生用好每一秒的時間,想著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該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做,用心去完成。中職生只要能科學、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把學習、實踐、休閑安排得井然有序,爭取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更多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使自己能自如地駕馭中職學校生活,朝自己的生涯發展與規劃的方向前進,科學管理時間是實現職業理想的必要保證。
4 充分讓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一個人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大部分知識和能力必須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和鍛煉。在當今的社會,隨著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產業結構在調整,職業流動加劇,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不斷涌現,如果我們的中職生不能夠持續不斷地學習,就會被當今社會無情地拋在后面。所以,在中職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中,我們要求中職生從現在開始,就要樹立一種終身學習的觀念,也就是說“活到老,學到老”。積極引導我們中職生通過努力學習知識、鍛煉能力,并且學會學習,為今后良好的職業生涯發展打好基礎。
我們的社會正在建設學習型社會,所取得生涯成功的人,都有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善于學習,并且能夠終身學習的人。那么在中職業學校怎樣培養他們終身學習能力?本人認為要注意下面幾點的:第一,要善于尋找和把握學習機會。學校學習是我們的一種傳統的學習機會,它是一種最正規和最主要的學習形式,中職生現在就正處于這樣一個時期中,不過,每個人職業生涯的故事將更多地在社會上展開。教學中我們要引導中職生善于尋找和把握學校之外的學習機會,捕捉和理解相關信息,選擇合適的學習機會,發展自己的生涯能力。第二,要能夠進行創新性學習。人的學習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適應性的學習;另一種是創新性的學習。適應性學習面向的是過去和現在,而創新性學習面向未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中職生的創新性學習意識和能力,從他們平時做起,對平時所學的東西能夠積極地開展獨立思考,要求他們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去探索和解決。第三,要講究學習的策略。在教學中,我們對中職生提出的學習目標設定不要貪大求全,因為學習能力是一種很個性化的能力,平時寧愿由小到大,由易到難,這樣容易讓中職生有成就感,對他們鞏固學習有興趣和信心。當然,每個中職生都有自己擅長的學習方式,我們要根據他們個人的情況,讓他們了解什么能夠學、什么應該學、什么必須學,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自主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
5 充分讓學生鍛煉生涯規劃的執行力
作為一名中職生,畢業時就可能面對就業,那么制定一套具體可行的生涯規劃行動方案是必然的。在平時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讓他們清楚自己有哪些長處,有哪些優勢,從而在他們職業生涯發展上可以揚長避短,事半功倍。但是,不管學生事先所作的思考多么深入,制定的方案和計劃多么全面,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在職業生涯規劃實施執行中總會有許多阻礙和干擾目標實施的因素,或學生自己的意志薄弱、頻頻受挫而感到無法繼續。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充分估計,主動對學生進行幫助鼓勵,增加他們面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中職生在生涯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是必然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學生對生涯規劃的執行情況及時評估、反饋,進行深入分析,進行有效的調整,不斷激勵自己。根據評估結果及時修訂計劃,然后繼續執行,這樣的問題將會解決得更加順利,有效提高中職生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鍛煉生涯規劃的執行力,才是真正有用的規劃,才能真正指導中職生有效地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的中職生能結合自己的能力、特點,符合社會發展的變化,盡早制定一個方向正確、目標實在、符合實際、內容翔實、措施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向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前行,相信我們每一個中職生都能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 柳君芳.職業生涯規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 周群.職業人生與就業指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 孫健敏,石偉.時間管理.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