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潔
[摘要]國際貿易,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定位不同,他對于學生們的能力要求是,學生不但要具備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具備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想要更好適應現有工作崗位,必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專門進行相應教學。如何分層進行教學呢?本文主要針對分層教學法在高職國際商貿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國際貿易 分層教學 課堂教學
隨著就業壓力日益嚴重,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紛紛產生和發展,但是由于社會發展需要,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用社會的需求。比如國際貿易,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定位不同,他對于學生們的能力要求是,學生不但要具備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具備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想要更好適應現有工作崗位,必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高職學校的大量擴招,學生所具備的知識基礎逐步變差,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教學,那么怎么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分層教學法法的科學定義
分層教學法指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分別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水平好的同學與學習水平不好的同學都認真負責的對待,分層次進行教育,以此達到全部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這種分層教學法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更加克服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水平好的學生進度快,如果講課過慢會拖延學生們的后腿,水平較差的學生進度慢,如果講課過快,會讓學生們跟不上講課的步伐。而分層教學法則不同,它根據各個層次的水平不同專門制定適應各個層次的教學計劃,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適應自己層次的教學。這樣不僅有利與培養學生的能力,更加可以提高班級的整體力量,還能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以及自主性。分層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分別對待每個層次的學生,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綜合效率,還對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學習態度有很大的有利影響。
二、 國際商貿分層教學的根據
對于國際貿易分層教學來說,他的分層標準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劃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國際貿易分層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所有學生一起獲得鍛煉,這種教學方法是素質教育一種,它提倡的是因材施教。高職學院的教學方法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不但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最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專門培養,讓每個學生的潛力都可以得到解放,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自己應有的收獲。由于學生受到自身知識基礎以及智力方面的因素和非智力方面的因素的影響,所以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不同的差異性,因此所有的學生在培訓期間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習水平各不相同,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對每個月進行培養,所以只有通過分層教學法才能因材施教。這有這樣才可以解決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三、分層教學法的運用
1.對所有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
針對所有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首先要在國際貿易教學之前對全體學生進行調查和分析,例如:了解全班所有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了解全班所有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自身的接受能力等;而在國際貿易課堂教學開始時,先針對學生進行問答和安排作業,讓學生盡可能提前針對知識進行預習和了解。最后通過成績來對學生的具體分層進行劃分:通常情況下劃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A層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非常扎實,學習的熱情也非常高漲,不但如此,自身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特強。其次,為B層學生,他們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一般,但是自主性不錯,自覺進行學習。最后,為C層學生,該層學生的基礎知識較差,學習沒有激情,而且不愿主動進行學習。
2.層次化教學的目標
根據每個層次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C層學生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技能,比如對實際動手能力的掌握;而B層學生的教學目標則是在初步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還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設置一些問題,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基本技能和理論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最后的A層學生,不但要在B層學生的基礎上,再解決理論知識的機構以及通過實際動手能力現場解決一些現實問題。比如:對運輸集裝箱進行財務管理,根據這個問題可以制定三個層次的目標:通過學習,全體學生都能掌握和精通運輸集裝箱財務管理的實施流程,B層的學生在教師們的引導下,還要親自動手制作單據,而A層學生則要在CB兩層的基礎上,發揮自己自主性,來掌握業務所需費用情況以及費用核算。
3.層次化課堂教學
在國際貿易課堂教學中,教師們首先要講授教學目標的理論性知識,讓所有學生都能了解和理解這些理論性知識,這樣C層學生的教學目標也算完成,還要記得對完成C層學生教學目標的學生進行鼓勵;其次,對B層學生進行提問,激發B層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提問中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對A層學生進行提問,依次來進行分層教學。比如:進出口業務,教師們可以制定三個層次的問題,第一層問題針對全體學生,該問題是要求所有學生獨立制作從青島到美國的進出口時間安排表。第二層問題針對的是B層學生,在B層學生完成第一層問題的基礎上,再讓B層學生制作貨物運輸時間以及單位表單。第三層問題針對A層學生,讓他們自己動手模擬進出口運輸情況。比如:根據某公司要求,計算貨物運輸費用,合理制定合同范文以及辦理進出口相關手續等。
A層學生和B層學生要遵守:“成功體驗、積極參與、情景模擬以及啟發”的學習方針,教師們要遵守:“課堂教學目標,環繞學生周圍,以素質教育為主體”的教學方針。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
4.層次化考核方式
在國際貿易課堂教學結束后,根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進行考核和評價,在考核的過程中,我們要放棄傳統的考核方式,針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核,考核以目標考核和過程考核為主,重視考核的過程,淡化傳統考試對于學生造成的壓力。過程考核指的是針對學生的作業以及上課聽講和學習態度等多方面情況進行考核。這樣相對而言,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帶來期望,增強他們對于考核的信心。減輕心理負擔。使他們能輕裝上陣,扎扎實實地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有目的地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強化自己的綜合能力。期未考試成績,可將試卷分為基礎題,綜合運用題:素質拓展能力題;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基礎題,對層次較高的學生可完成綜合運用題,而對最高層次的同學可適當的完成素質拓展能力題。這二個部分各占45%。還有10%是其中部分學生鼓勵分數,如對有突出成績或是突出能力的學生給予鼓勵。
四、分層教學法的效果
首先來看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實施分層教學的班級和運用常規教學班級的對比,我們發現.分層教學班級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高于其它班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明顯要強;08商務班分數明顯低于09國際貿易班。
再來看學生學習興趣。我們通過對認知和非認知兩方面進行調查,實施層次教學的班級明顯高于常規教學班級。層次教學班級學習興趣高達50%。而常規教學班級不達30%。
最后來看學生的創新能力。實施層次教學的班級思想更為活躍。學生能夠結合課外知識主動去發現教材的不足,比如說<國際貿易運輸與保險>(第二版)教材提及延遲報關所繳納的滯納金的問題,書上標明的是l‰。而目前需繳納0.5%。這問題需要學生仔細閱讀書本并結合課外知識才能發現。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之后,學生閱讀教材更為仔細了,局樣對教材理解更為深刻。
參考文獻:
[1]周彩云.分層教學法在電子商務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 .科技信息.2011(22)
[2]胡萍.分層教學法在《國際貿易運輸與保險》教學中的運用[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