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艷?崔永麗?劉紀?李秋菊?畢子家
摘?要:目前高職教育的培養要求一般是實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比較重視能力教育的培養。應用辦公文章的寫作能力在當下成為很多用人單位對錄用高職畢業生的基本要求,同時是高職院校學生對自身諸多能力的需求之一。我們就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把高職學校學生的應用文章寫作能力提高上來,就要針對目前的教材內容中不適合的純理論性的內容進行修改,以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為前提進行修訂,達到實用性和接受性的整體結合,為廣大高職學生提高辦公性文章的寫作應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教育?寫作能力?課程改革?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0(a)-0189-01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及其特點是人才培養的總原則和總方向,是開展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人才規格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是組織教學的客觀依據。因此,高職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是反映高職教育本質特征的兩個重要方面,是區別于其他教育類型的本質所在。而應用文寫作是高職院校所開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是從培養廣大學生對語言的掌握程度,對辦公文體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而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目的是要通過對加強學生應用文體的寫作能力訓練,增強學生的文字表達及實用文體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近幾年高職學校愈來愈注重對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考察。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而各種應用文體的寫作,恰是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體現。學生在參加工作時多數情況下要面對應用文寫作,大到一篇規模宏大的項目商業計劃書,小至一封簡單的會議邀請函,應用文寫作有一成不變的寫作模式與要求。盡管目前高職院校也都開設了“應用文寫作”這一課程,但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僅教育工作者本身不滿意,有些學生也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降低,同時學習需求也并沒有得到滿足。
1如何進行應用文寫作課程的變革
(1)高職教育課程雖突出專業實用性、技能型,我們要考慮學習的最終結果是為了培養成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從這一前提出發,作為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的專用課設置就變得極為重要。所以,我們在做了認真探討“怎樣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同時,也加強培養學生的多面素質”,最終能使學生能終身受益。寫作的綜合能力基本上是由觀察能力、閱讀能力、感受與發現能力、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建構能力、描述能力、聯想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與綜合能力、比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拓展能力、情感調節能力、言語能力、自我監控能力等十六種能力組成。這些能力在寫作活動中是互相依賴、互相滲透、互相制約、互相配合的。
(2)應用文寫作課程應“教、學、練、改”一體地進行實踐性教學。應用文寫作課程要結合到高職生的不同專業特點,恰當把握應用寫作教學與專業的結合,提高高職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達到使老師教的有積極性,學生學的有熱情的最終效果。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才能產生共鳴。如商務管理專業重點學習財經類、日常事務類文種寫作;食品專業重點學習生產計劃單、產品質量分析報告等文書。
2如何應對應用文寫作的難點及解決策略
應用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處理公私事務,具有一定的慣用格式和行文習慣的文體,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感情的工具。不同類型的應用文,其格式也不相同,所以掌握日常應用文的格式并能熟練運用非常重要。在寫作上,日常應用文的總體要求是:(1)書寫格式要正確,不能隨意寫。(2)寫作目的要明確,按要求按目的行文。(3)讀者對象要明確,寫作時記住這一點,才不致出錯。(4)語言表達要簡潔,意圖和目的要表達清楚。
要解決這些難點,可以通過三個渠道解決。(1)學校組織一定數量的教師,結合教學課本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一本日常應用文教學的教材是基礎。(2)教師把日常應用文教學列入教學計劃,按照計劃安排好教學內容是關鍵。(3)學生在學習中依據日常應用文校本教材提供的范本,創造性地開展寫作實踐,是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日常應用文格式和表達要求的根本。
扎實開展日常應用文教學與寫作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提高。要求學生都能夠“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應掌握的日常應用文主要有一般書信、啟事、通知、新聞、廣播稿、演講稿、申請書、請假條、電報、請柬、計劃、總結等。
3如何提高應用文教學
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采取一些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學生掌握寫作技能。課堂上,教師要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在一問一答中及時發現共性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再因勢利導。教學實踐中啟發學生就地取材,活用身邊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活用教材,使相關知識點融會貫通、相互滲透,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獲取應用寫作知識和歷練的渠道,突出實踐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等措施,能夠較好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達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此外,學生通過這種聽、說、讀、寫、動的現場觀摩活動獲取了各種體驗和技能,提高了自我認識的能力,掌握寫作規律,提高應用寫作能力和水平。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日常應用文的格式、結構和語言三個角度滲透教學與寫作實踐。日常應用文都有約定俗成的慣用格式。因此,寫日常應用文必須遵從慣用格式。如啟事的開頭沒有必要寫稱呼語,通知的標題如果已經明確了通知的對象,就不用加稱呼語了。其余的都要求在正式行文的第一行頂格寫稱呼語,稱呼語后面必須要有冒號,問候語不能和稱呼語處在同一行。關于正文首行,只有電報的正文首行頂格寫,其余都空兩格開始寫。教師通過特定的寫作規律教學,使學生快速掌握寫作技巧。
4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擴展教學設計
應用文寫作課程也屬于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范疇,所以在教授應用文寫作的過程中應加入人文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圍繞著寫作的內容擴展素質教育,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配合,場景的演練,培訓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用好校園教育資源,拓寬學生學習領域。能夠正確理解應用文所傳遞的信息;能夠準確使用應用文,具有寫作常用公文、事務文書、宣傳報道類應用文、經貿廣告類應用文、科技類應用文、書信筆記類應用文、社交禮儀類應用文和與專業相關的應用文的能力。通過完成寫作訓練、小組作業和項目作業,鍛煉與提高職業能力中的“核心能力”。
(1)語言表達能力
(2)信息處理能力
(3)與人交流能力
(4)團隊協作能力
(5)分析解決問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