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憲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無論是物價還是職工工資收入較1988年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始于1988年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所規定的現金結算起點等內容24年來一直沒有進行過修訂,這給企業的現金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惑。文章以山西焦煤銷售總公司的現金結算管理為切入點進行分析論述,引出對《現金管理暫行條例》予以修改完善的思索,這對今后做好企業的現金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現金結算; 管理; 思考
現金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現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以及其他貨幣資金;狹義的現金僅指現金本身。本文所述現金指狹義的現金。
一、山西焦煤集團煤炭銷售總公司概況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于2001年10月,是我國煤炭行業第一家以資產為紐帶,由原西山煤電、汾西礦業、霍州煤電三家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合并重組設立的煤炭大集團,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煉焦煤生產企業。山西焦煤實行集團公司、子分公司、生產礦廠三級運行和管理體制,旗下設12個子分公司,其中7個煤炭產業公司,分別為西山煤電集團公司、汾西礦業集團公司、霍州煤電集團公司、華晉焦煤公司、煤鋼聯能源公司、煤炭銷售總公司和投資有限公司,五個非煤產業類和現代服務型子(分)公司,分別為山西焦化集團公司、國際發展公司、國際貿易公司、財務公司、公共事業發展公司,擁有西山煤電股份公司和山西焦化股份公司兩個中國A股上市企業。
山西焦煤現有六大主力生產和建設礦區,下轄101座煤礦,總產能13 780萬噸/年;洗煤廠28座,入洗能力 8 925萬噸/年;焦化廠5座,焦炭產能1 060萬噸/年;坑口綜合利用電廠7座,總裝機2 168MW;煤層氣及余熱余氣電廠8座,發電裝機153MW。2010年實現原煤產量10 129萬噸、精煤產量4 032.9萬噸、商品煤銷售量8 031萬噸、發電量59.27億度、焦炭產量705萬噸、銷售收入1 020億元、利潤50.6億元。銷售收入過千億元,原煤產量跨億噸的歷史性跨越,使山西焦煤成為國內第二家“雙億”級煤炭企業、山西第一家產量過億噸煤炭企業。
煤炭銷售總公司也于2001年10月伴隨山西焦煤集團的成立而同步組建,是承擔山西焦煤煤炭產品集中統一銷售管理職能的唯一分公司。煤炭銷售總公司的成立,實現了山西焦煤煤炭產品統一合同、統一計劃、統一調運、統一結算、統一清欠和統一煤質管理的“六統一”銷售管理,標志著山西焦煤啟動了集中統一銷售的大集團營銷模式,山西焦煤這艘航母巨輪正式起航。煤炭銷售總公司成立十年來,累計實現煤炭總銷量50 272.43萬噸,銷售收入2 062.10億元;先后獲得國家“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省屬企業“文明單位標兵”和山西焦煤“先進黨委”等榮譽稱號,為山西焦煤建設成為億噸級現代型能源化工大集團發揮了龍頭作用。煤炭銷售總公司現下設6個職能部室,5個專業部室,4個專業化運營公司,4個駐地公司,6個區域市場公司,1個資源整合中心,1個煤炭質量監督服務中心(下設3個駐地煤質處)。職工總數617人。
二、煤炭銷售總公司現金結算規定
財務部根據總公司現金結算業務的性質、現金使用量、地理位置、安全等因素,從2011年1月1日起實行以下現金結算管理辦法。
1.全員范圍內工資、獎金發放全部由財務部打入個人工資卡內,單項獎可酌情發放現金;
2.總公司人員報銷結算起點為10 000元;
3.對外部單位結算起點仍為1 000元;
4.支票必須用支票專用打印機開具。
三、現金結算規定背景
以上四條現金結算規定看似簡單,有人甚至認為根本沒有什么,其實不然。山西焦煤集團2010年銷售收入逾千億元,其中煤炭銷售總公司核算的銷售收入為490億元。銷售費用結算中,現金支付額為7 510萬元,為支付職工的工資、獎金、差旅費、招待費、交通補助等。現金結算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現金使用額巨大,在提款、發放等環節容易出現問題。
2.現金不能及時支付,為現金的庫存管理增加了困難。銷售人員流動性較大、分散,報銷人員往往把報銷單據給了會計人員后就離開了,等會計人員審核后,填制了記賬憑證,流程到了出納處才等通知來領款,通知付款時,報銷人員又常常不在,這給出納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3.區域跨度大,幾個駐地公司距總公司30~100公里,常常報銷、開資后隨車帶回,遠距離攜款帶來安全隱患。
4.銷售總公司離開戶銀行約500米,距離雖近,但途經一個旅游景點中國煤炭博物館,流動人員多且雜,曾經發生過搶劫事件。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搞好銷售總公司的現金管理成為財務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四、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一)改變習慣
習慣的勢力往往很強大,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可一旦形成了習慣,想要改變就需要勇氣,甚至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過去發放月度獎金,都由財務部發放現金,一下子打到卡上,見不著錢了,好象沒有了感覺。“私房錢”也存不了了,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抵制。原來差旅費報銷,不管多少錢全部報銷現金,現在不行了,超過1萬元就得開支票,還得跑銀行,便很不高興,有的甚至說財務部轉移風險等等。
這兩項讓許多人不爽,有的甚至將此不滿帶進了對財務部的滿意度測評中。在主管領導的支持下,財務部把這兩項工作堅持了下來,且卓有成效,2011年全年的現金提取量僅為3 310萬元,比上年降低了56%。
(二)報銷結算起點是否違反規定
1988年9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規定:開戶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必須通過銀行進行轉賬結算。開戶單位只可在下列范圍內使用現金:
1.職工工資、各種工資性津貼;
2.個人勞務報酬,包括稿費和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3.支付給個人的各種獎金,包括根據國家規定頒發給個人的各種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等各種獎金;
4.各種勞保、福利費用以及國家規定的對個人的其他現金支出;
5.收購單位向個人收購農副產品和其他物資支付的價款;
6.出差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的差旅費;
7.結算起點1 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確實需要現金支付的其他支出。
因采購地點不確定、交通不便、搶險救災以及其他特殊情況,辦理轉賬結算不夠方便,必須使用現金的開戶單位,要向開戶銀行提出書面申請,由本單位財會部門負責人簽字蓋章,開戶銀行審查批準后,予以支付現金。
這一報銷結算起點也有人以違反了現金結算起點的規定,提出異議。
(三)會計處理應為一筆業務還是兩筆業務
煤炭銷售公司財務部在對超過1萬元的經費報銷會計處理時作如下一筆業務: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
也有人認為應以兩筆會計業務處理,即:
1.借:現金
貸:銀行存款
2.借:銷售費用
貸:現金
五、國家應對現金結算規定予以修改完善
國家現行的關于現金結算的規定為國務院于1988年發布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同年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下,《條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諸如在治理當時的通貨膨脹、規范市場秩序、完善當時開征收入所得稅、限制專控商品以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的過度膨脹等很多方面起到了十分顯著的成效。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變革和經濟水平的巨大進步,《條例》及《細則》中部分不適應經濟發展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特別是不得坐支現金和結算起點過低的問題。
《條例》要求開戶單位不得從其現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現金,其目的是促進貨幣回籠,但它忽視了作為企業資金本質上的同一性,人為地將企業的現金劃分為兩類現金,現如今已很不切合實際,事實上也根本辦不到。
1988年百元面額的人民幣初次發行,一千元的購買力還不低。但現在無論是物價水平還是工資收入與當年相比有了十分巨大的變化,物價水平翻了幾番,一千元早已不能算是大額現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現在的商務宴請,很普通的一桌飯就會超過1 000元,如按《條例》規定應予以轉賬結算,但實際工作中可能嗎?
不得坐支現金和1 000元的現金結算起點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早已成為了企業現金結算管理的桎梏,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對《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加以修改完善。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現金管理暫行條例[S].1988
[2] 中國人民銀行.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S].1988.
[3] 孟慶祝.現金管理體制亟待改革[J].浙江金融,1992(10).
[4] 馬蔚華.關于修訂《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的提案[Z].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