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五清 劉喜平 朱麗娜
〔關鍵詞〕 中學英語教學;批判思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0—0044—01
中學英語的課文篇幅較長,內容涉及面廣,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絕好材料。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呢?
第一,下課前多預留幾分鐘時間,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某些句子結構,引導他們敢于質疑權威,提出自己的觀點,批判性地使用教材。教師可以指出某部分課文內容,請學生仔細分析或與小組同學探討,然后教師將有問題的地方輕輕一點,學生就會明白,并且悟出一些東西。
第二,在下課前預留的幾分鐘時間里,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某些地方做深層思考與探討。如學完一篇有關哥白尼的文章后,筆者問學生:如果哥白尼在1514年就將他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結果有可能會是什么呢?學生們七嘴八舌 ,有的說現在的物理學研究會更進一步。有的說有可能使得現在的社會生活水平更高。甚至有學生說哥白尼遭到宗教迫害,有可能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支持他理論的布魯諾有可能保全性命,并在此理論基礎上做出更大的成就,對后世產生巨大的影響等等。
第三,在下課前的幾分鐘時間里教師激發學生對課文涉及到的其他學科知識的探究欲望。如有一篇課文講到作者的工作內容時,僅僅說是為一座火山建立信息數據庫,收集分析這些信息以預測巖熔的流向與流速。那么作者建立的信息數據庫主要包含哪些信息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根據常識,這個信息肯定包含火山噴發的方向、風向,火山口周圍的地形、地勢,說不定還有對火山口周圍巖石的研究。這時就有學生說:“我們現在討論的內容是不是真的就是火山專家研究的內容呢?或者哪些是,哪些不是呢?咱們下課后好好查找一下資料或者與地理老師探討一下吧。”
總之,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后,下課前一定要給學生多留幾分鐘時間,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在學習英語的基礎上,通過學習語言技能引導學生對語言傳遞的信息進行進一步思考和追問,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鉆研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課堂已經超越知識本身的學習,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批判思維的目的,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