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摘 要:作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語文老師,順應改革大潮、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探索一條適合中職學生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是我們一直以來孜孜不倦地追求。根據本人所教學科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嘗試有效的教學模式:課前五分鐘激發興趣,強調對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討—創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激發興趣”“成果展示”“適時點評”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b)-0147-01
著名教師朱煜老師講過:“教師不管研究什么理論,更新什么理念,改進什么方法,其核心永遠是一條——關注學生,是否符合學生的需要。”如果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方法,不管多么高超、多么玄妙,都是無稽之談。因此,在各個中職學校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學生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學習興趣、心理素質等各方面都不相同,要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學方法必須多種多樣。
1 中職學生學情分析
近些年來,受到普通高中擴招的影響,各類中職學校的招生無論從生源和學生質量等各方面均受到影響。中職學校學生參差不齊,學生素質相對較差,這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情況。
首先,大多數中職學生心理都有或輕或重的一段學習陰影。他們既自尊又自卑,既自以為是又底氣不足,既渴望學習豐富的知識又摒棄不了懶惰的習慣,既缺乏堅強的意志又缺乏持之以恒的品質。
其次,中職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清楚,學習動機不強烈。
最后,學生一直以來對語文的學習產生審美疲勞和厭倦。
鑒于上面的現實生源狀況,我們都很明白中職學生的語文教學不應該再按照傳統填鴨式的滿堂灌授課,不再適合語文理論知識鋪天蓋地的傳授。
2 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興趣
學生的一切活動都是由一定的興趣所引起的。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原動力,是其源泉、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當中,如果能正確了解、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同等智力條件下,充分發揮其潛在能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就會有一個非常大的飛躍。興趣的激發則是指學生將自己形成的需要調動起來,以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過程。它是一個潛在學生心里的東西,我們作為教師只是將它調動,使其發揮有效的作用。這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極為有誘惑力的事情,其實它也是個非常可行的方式和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習興趣不濃的同學,往往自我認識能力較差。他們不能充分地肯定自我價值,心理上有一種自卑的情緒,自暴自棄,久而久之,就成為前進道路上的落伍者。
3 因勢利導,分享自制“成果”
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對電腦和網絡的熱衷,因勢利導,開展“課前五分鐘”。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外的學習材料、教師多媒體設備以及教室空間等。“課前五分鐘”要求學生提前做好完整的PPT課件,課件內容可以是學生讀過的名著,有意義的電影,崇拜的偶像,喜歡的明星、特別的花草樹木,優美的旅游景點,家鄉美食的介紹等。只要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內容,都可以跟同學和老師分享。
學生自己動腦去想要展示的內容,自己動手去做PPT課件(不少于6張),學生自己站在講臺上動口去說,班上的同學動眼去看,動耳去聽,動感情去分享。這時,班上的同學的目光伴著這位同學的講解,一起去愉快的暢游。有時,臺上的同學分享完自己的作品,臺下的同學仍是一幅意猶未盡的樣子。
4 適時點評,讓學生有所收獲
每節課前5分鐘學生到講臺上去分享自制成果,分享完畢后推薦自己最信任的朋友來點評。引導學生重視朋友的善意點評,因為當一個人從根本上了解自己的時候,他的建議會使我們獲得了一種真正的內在力量,這種力量會引導、鼓勵和推動我們進步。來自摯友的點評是誠實而中肯的,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同時,老師還要不失時機地給他們表揚和鼓勵如:“這次課前五分鐘,你讓我們大開眼界,品嘗了一道文化大餐”,“很不錯”,“好極了”,“太棒了,讓我們博采眾長、受益匪淺”等。當遇到學生害羞、膽怯,臺上展示的不很理想時,及時給予學生信心支持:“不要緊,下次再努力”,“在這個問題上你有著獨到的眼光,但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你已經大膽的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等。這些話語像春天的雨露滋潤著學生的心田,讓學生能夠充分肯定自我價值。心理學家提醒我們:一個善于贊美自己學生的老師,很容易獲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贊美之后,還要不失時機的指出他們的不足,讓他們根據老師的意見修改打磨,不斷完善。這樣學生才能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有所收獲。
5 效果理想,課堂氣氛得以提高
學生非常喜歡課前五分鐘,他們不僅積極參加,熱情很高的制作課件,而且能夠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跟大家分享,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大提高。學生對自我展示“課前五分鐘”的重視,超出了老師的想象,如果因為考試耽誤了進程,他們都極力要求老師把他們彌補回來。同時,學生把富有激情的課堂展示組合成一個穩定的模式,這種臺上演講對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同等重要。“課前五分鐘”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自身的價值,而實現學生個性發展的目標,鍛煉了學生各方面能力。一個學生曾寫道:她因為有了這一次次分享的機會,鍛煉了自己的膽量,增強了自信心,讓她站在競選部長的演講臺上,大膽而自信的展現自己。看到學生能有這樣的進步和發展,作為老師從心里感到欣慰。
學習成了一件很有興趣的事,只要有了興趣,學習就能夠積極主動而且孜孜不倦,樂此不疲。這樣學生很期待語文課的到來,很期待看到每個同學的精彩,語文課堂的氣氛完全有了迥乎不同的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逐步完善,中職學校如何激發語文學生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新世紀迫切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也為新世紀我們的語文教學改革與探索開拓了更廣闊的創造空間,我們會一直探索下去。
參考文獻
[1] (美)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第四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
[2]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著.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3] 肖川主編.名師備課經驗.科學教育出版社.
[4] 方明編.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
[5] 羅正華主編.教育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