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顯明,陳燕,袁忠
摘要:農村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是黨在農村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擔負著直接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村組的重要責任。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但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在實際工作中,農村黨組織建設仍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為此,作為2011年的貴州省黨建扶貧工作隊荔波縣工作隊隊員,在黨建扶貧工作中對該縣駕歐鄉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并對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旨在尋找改變現狀和解決問題的措施,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
關鍵詞:基層黨建;現狀;對策;貴州省農村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5-0230-03
一、基本情況
駕歐鄉是一個地域面積小、人口少、經濟落后的鄉鎮。究其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該鄉地處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土地多石山,土質貧瘠,地表淺,蓄不住雨水,是典型的靠天吃飯地區,大部分村民僅靠農產品收入維持生活,缺乏其他經濟來源,處于貧困線上,全鄉管轄四個行政村、62個村民組,共有人口8 225,現有困難戶460余戶、約 2 000余人,占24.32%;外出務工人員1 800余人,占21.88%;人均年收入16 95元。
二、農村基層黨建現狀
1.黨員隊伍年齡偏大。該鄉黨組織有六個黨支部,分別為機關黨支部、教育黨支部和四個行政村黨支部,共有黨員230名,僅僅占全鄉總人數的2.8%,最大年齡88歲,最小年齡24歲,平均年齡48.93歲。39歲以下69人占30%;40~49歲72人占31.3%;50~59歲27人占11.74%;60~69歲40人占17.39%;70~79歲19人占8.26%;80歲以上3人占1.3%(見表1)。
2.黨員隊伍文化程度。全鄉230名黨員中,最高文化程度為本科。文盲16人占6.96%;小學文化47人占20.43%;初中文化90人占39.13%;高中文化16人占6.96%;中專文化26人占11.30%;大專文化27人占11.74%;本科文化8人占3.48%(見下頁表2)。
3.黨員隊伍性別比例。230名黨員中,男203人占88.26%;女27人占11.74%。聯山支部50名黨員中,男46人占92%;女4人占8%。拉歐黨支部54名黨員中,男47人占87.04%;女7人占12.96%。新街黨支部38名黨員中,男36人占94.74%;女2人占5.26%。綠林黨支部42名黨員中,男38人占85.71%;女6人占14.29%。
4.黨員民族分布。全鄉230名黨員中,少數民族226人,占98.3 %;而226少數民族黨員中布依族215人占95.13%。
5.村干部隊伍年齡結構,文化素質情況。全鄉四個行政村村支兩委共34名成員,最大年齡60歲,最小年齡27歲,平均年齡41歲;特別是在12位村級主要領導干部中39歲僅有兩人占16.67%;40~49歲有10人占83.33%;平均年齡45.08歲。
在34名村級干部中,小學文化兩人占5.88%;初中文化19人占55.88%;高中文化10人占29.44%;中專文化兩人占5.88%;大專文化1人占2.94%。特別是12位村級主要領導干部中,初中文化9人占75%,中專文化3人占25%。
6.村黨支部發展黨員困難,基層黨組織人才匱乏。現階段該鄉外出務工的人絕大多數是年輕人,剩余在家留守的多數是中老年人和兒童,因此發展黨員很困難,黨組織內缺乏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村級干部后備力量弱。
7.村支兩委集體經濟狀況。由于地處偏遠山區,沒有企業,無經濟實體,村支兩委的活動經費僅靠鄉政府拔給,除了購買一些必要的一般的辦公用品外,沒有多少活動資金,有的村連開會的經費都成問題。
8.村干部的待遇。在我們的調查中該鄉村干部每月的工資僅為500元,且不按時發放,根本無法支付一家人每月的各項開支,而國家對村干部的養老保障機制又不健全,因此村干部為了生存,不可能放棄家庭農活來專門從事村支兩委工作,無心思考全村的發展思路,村支兩委工作不能及時推進,黨的政策和措施得不到及時的貫徹和執行。
9.村支部對黨員的管理教育情況。有的支部不按時開展黨組織的常規活動,有的支部黨內生活制度流于形式,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呈放松狀態,因此,部分黨員黨性觀念淡薄,參加組織活動講價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無法顯現,這可能就是我們在對農村基層黨建狀況進行問卷調查時有的支委認為“只有15%左右的黨員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真正原因。
三、討論
本文結果顯示:駕歐鄉黨組織建設有以下特點:(1)全鄉黨員人數占全鄉人口的2.8%,平均年齡48.93歲,39歲以下黨員總數30.87%,50歲以上的黨員占38.26%。黨員隊伍年齡偏大;(2)230名黨員中,初中文化程度及初中以下者占66.52%,大專及本科者占僅15.22%,黨員文化素質低;(3)全鄉黨員性別比例為7.5∶1,少數民族黨員占98.3%其中布依族黨員占95.13%;(4)村支兩委集體經濟薄弱、村干部的待遇低;(5)支委對黨員的管理教育不力等等。
這就是貴州省荔波縣駕歐鄉基層黨建工作現狀,據了解這是中國邊遠山區基層黨建存在的共同現狀,根據這一現狀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共同探討。
四、對策
1.提高認識,把農村基層黨建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第一,各級黨組織要從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的認識高度出發,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擺在各項工作的第一位,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第二,建立和落實黨委統一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班子成員分工抓,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責任制,
2.健全和完善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第一,積極向上級財政部門爭取增加村干部待遇的財政投入,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保證他們的基本開支,讓他們安心工作。第二,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提高村級組織自己解決村干部報酬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村干部報酬待遇偏低的問題。第三,推行村干部公開選拔進入公務員隊伍的激勵機制。讓村干部感到在政治上有“奔頭”;同時強化報酬激勵制度,把村干部報酬與創業實績相掛鉤。 第四,逐步健全完善離退職村干部生活補助機制,對已退特困村干部實行資金救助,讓他們老有所靠,這樣他們才會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效勞。
3.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班子隊伍素質,使黨支部成為群眾真正擁護的領導集體。第一,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配備好村級領導班子,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發展經濟奔小康。第二,加強對村干部進行多層次多類型的培訓,定期選派部分優秀年輕村干部參加實踐鍛煉,進一步提高村干部自身的綜合素質。第三,拓寬視野激發激情,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將村干部帶到全國各地卓有成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參觀學習或者請全國知名創富能人前來村里搞講座,激發村干部創業致富的激情,帶動廣大群眾共同創業致富。第四,建立村干部談話誡免制度。鄉黨委要對那些工作不認真負責、對制度執行不嚴格的村干部進行談話誡免,讓每個村干部都有強烈的事業心,做到任職期間有所作為,真正為民造福。第五,加強村委后備干部的選拔和培養,每村選拔3~5名文化素質較高、公道正派、有帶動力并愿意為民服務的人作為村委后備干部,隨時可以接任村干部的每項工作。
4.建設一支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隊伍。第一,健全制度,形成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督的有效機制,使他們更好地履行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第二,強化培訓,完善黨員素質提升機制,大力培養更多思想好、作風硬、技術新、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村黨員。第三,推行“村干部包組黨員包戶”活動,給黨員定崗位定職責定任務、充分調動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使到每個黨員都有發揮先進性、起模范帶頭作用。并對那些出色完成任務,產生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黨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第四,對于那些外出務工經商的黨員,要引導和鼓勵他們將外地加快發展經濟的好經驗、精神文明建設的好辦法帶回家鄉開花結果。
5.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做好黨員的發展工作。第一,鄉鎮黨委要督促村支部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明確村黨支部書記為直接責任人,支部組織委員是具體責任人,并調動其他黨員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黨支部發展黨員的工作,共同培養和選拔入黨積極分子。 第二,村支部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黨員規劃,確定重點發展對象,做到新黨員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當前要著重在村委會干部、退伍軍人、種養加經商能手、知識青年和婦女中發展黨員,尤其要注重吸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優秀青年入黨,以優化黨員隊伍結構。第三,改變過去那種“等待入黨積極分子自然成熟、自動上門”的發展黨員的方式為積極做好正面引導和宣傳發動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優秀青年農民、農村致富能手、鄉鎮企業骨干、復員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官、回鄉知識青年等優秀分子吸引到黨組織內來,使農村黨員隊伍結構更趨合理,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總之,貴州省邊遠山區農村基層黨建現狀令人擔憂,我們對駕歐鄉的黨建現狀和問題進行調研,并提出以上五個對策,旨在提高全體黨員整體素質、提高村級干部的綜合素質、工作效率和村支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保證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得到貫徹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