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敏
【摘要】 小學生數學作業的評價是小學數學學習評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對小學生數學學習具有直接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 評什么,怎么評,事關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影響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
數學教學中應切實做好學生數學作業的評價工作,真正讓評價在小學數學作業中綻放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下面就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數學作業中綻放評價標準多元化
因材施教,尊重差異,是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理念,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自覺落實. 布置作業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按學生的能力層次布置相應的作業. 因為作業的布置有了差異,所以評價的標準隨之多元,也只有評價標準多元,才能合情、合理、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作業. 如我在教學了“圓面積的計算”后,我布置了以下作業:
(1)一個圓半徑是2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一個圓直徑是10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3)一個圓周長是12.56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4)一張圓桌的桌面直徑是1.5米,油漆工人要給桌面刷油漆,油漆的面積有多大?
(5)王大伯想用31.4米長的鐵絲在自家院里圍一個圓形菜園,圍成的菜園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然后我將學生按學習能力水平分成四類,第一類學生的作業為5道題,第二類學生的作業為前4道題,第三類學生的作業為前3道題,第四類學生的作業為第1和第2道題,計算準確程度不做要求,而將評價重點放在本課的教學目標上,則可以降低評價要求為:列式正確就得“優秀”;對平時書寫潦草、不工整的學生,可以增設書寫附加評價小項,這種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讓學生在作業時,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增強了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數學作業中綻放評價主體多元化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把教師評價與同伴互評和家長評價相結合. 在評價學生學習時,應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而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因此,我讓學生、家長也來參與數學作業評價. 主要形式有:(1)學生自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應該是自我評價的主人,教師要指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對自己的作業作出分析. 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就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提出不同的看法. (2)伙伴互評. 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度有時比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更為全面和準確,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往往更能說明被評價者的實際情況. 教師有必要加以引導,讓學生在相互評價作業的過程中學會相互勉勵,共同進步. (3)家長評價. 家長是學生校外生活的最親密接觸者,對孩子各方面的情況了如指掌,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作業評價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4)教師評價.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覺得教師對小學生作業評價的主導作用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三、數學作業中綻放評價方式多樣化
小學數學作業分類有好多種,一般按場合分有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 基此分類,結合學情及教學的具體情況,評價的方式應該多樣化,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
1. 教師課堂巡評
課堂巡回評價有利于及時了解學生的解題思維,有利于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糾正錯誤,有利于輔導學困生,有利于及時收集反饋信息,有利于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學生課堂互評
學生課堂互評可使全體學生參與到作業評價過程中,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對作業評價的熱情和積極性. 通過互評,學生既可了解、糾正自己作業中的問題,又能從其他同學的作業中學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改錯、辨析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3. 教師面評
由于學生間存在數學素質、知識、能力差異,因此,小學生在數學作業過程中,一般會有一些學困生遇到較大困難,出現不少錯誤. 對于此類學生,教師當面評價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師在面評時,一邊評價一邊講解,使其明確錯誤原因并能及時糾正解法,同時,教師還能發現閃亮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數學作業中綻放教師評語人性化
老師一句贊美的話,一個微笑,學生看到或者聽到后,都能獲得學習的信心和力量. 所以,我讓評語走上學生的數學作業本,讓教師的話走進每一名學生的心靈,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
1. 評語點撥,引導糾錯
例如:“要找準表示單位‘1的量”,“思路正確,但此處計算有問題”,“注意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等等. 這種評語有利于幫助學生找到錯誤,并改正錯誤,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常用這種方法批閱作業,利于學生養成認真審題、正確計算、仔細檢查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2. 評語啟發,拓寬思路
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敢于創新的意識,鼓勵大膽地去想去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3. 評語激勵,增強自信
一方面不打擊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糾正不良傾向,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
五、數學作業中綻放評價符號多樣化
用“√”、“?菖”兩種符號來批改作業,我覺得比較枯燥乏味、沒有激勵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難以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學習潛力. 所以,在批改作業時,我運用了以下符號:“☆”來肯定學生解法上的新穎獨到,完美無缺. 用“△”來肯定學生在思路上的正確,但在書面表達或者計算上還有一些小問題;用“—”指出學生在讀題上沒有讀懂的地方;用加“?”來表示學生在計算中的失誤,而不去用一個大“?菖”全盤否定. 這樣有助于鼓勵學生勇于解答難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總之,傳統的作業評價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優質教育的提升. 為了讓每一名學生得到發展,讓我們走出目標單一、過程僵化、方式機械的評價模式. 努力做到全面性與靈活性相統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相統一,要用豐富多彩的評價方式將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的鼓勵、期待和真誠,真正地傳播到學生的心里,使學生善于反思,善于學習,并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