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
【摘要】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數學的應用領域在不斷地深化和擴展,數學的知識和技術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一種通用技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數學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兒數學具有啟蒙性與奠基性. 走在二十一世紀,用回歸生活的教育現代化的觀點來審視目前的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 幼兒教育;數學教學;教學方法;實踐探索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無不包含著數學,幼兒就生活在一個數學的世界里,他們的生活實踐(衣、食、住、行)幾乎都離不開數學. 為此,我們根據幼兒的生活實際和思維特點,以幼兒的生活為主線,以行動研究為基本方法,著力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景,使幼兒數學教育回歸幼兒生活,從而讓幼兒在數學活動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與有趣,積累數學經驗,發展數學能力.
一、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數學資源
數學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它來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到處是生活,到處是教育,它充滿了幼兒的整個生活時空. ”因此,我們認為幼兒的數學學習應扎根于幼兒的生活與經驗,讓他們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在探索中去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如洗手時,讓幼兒說說排在自己前面的是誰,讓幼兒認識前后;盥洗中的輪流洗手又能讓幼兒獲得快、慢的順序概念;上下樓梯時數一數階梯;進餐時將碗和勺一一對應;整理玩具時可按形狀、顏色分類;散步時可說說花草的數目、形狀、顏色等;另外,我們還運用談話、午休、離園時間請孩子講講自己家中的人數,交流家中的住址、電話號碼、父母的手機號碼、說說家中電視的頻道數目和電器數量,演演打電話的情景和等分蛋糕的技巧等.
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蘊含著許許多多具有教育價值的數學教育資源,只要我們走進孩子的世界,經常觀察孩子,洞察他們的直接經驗與需要,抓住時機,幼兒就能在輕松自然的生活情景中獲得數學知識和經驗,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對數學的理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得到增強.
二、在游戲活動中豐富數學體驗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多處強調:幼兒園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去進行.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能夠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 如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在娃娃家分配餐具,收拾玩具來練習一一對應,區分物品大小;在菜市場游戲中,以圖形代替錢幣,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特征有所認識;在商店游戲中,幼兒將商品分類擺放,并在買賣過程中學習數的加減運算. 又如結構游戲包括空間關系、幾何形體、測量等數學知識,同時又與分類、排序、數量的比較等相聯系,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獲得數、形的經驗和知識,空間知覺得到發展. 再如玩沙玩水游戲,幼兒通過用各種形狀的容器盛裝沙和水,感知容量守恒. 其他如搶椅子游戲、撲克牌游戲等,使幼兒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大小,學習數的組成、加減和序數等知識,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情景中獲得數學知識和經驗,增強幼兒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三、在各科教學中滲透數學意識
幼兒是在各種各樣的活動過程中了解周圍世界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多處強調:幼兒園教育“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話的各個環節中”進行. 幼兒園的各領域教育雖然研究的對象、內容不同,但它們都包含著大量學習數學的機會. 因此,我們在完成各領域教育任務的同時,應有意識地滲透有關數學教育內容,讓日常教學“數學化”. 例如,在繪畫、泥工活動中,滲透有關空間、形狀、對稱意識以及體積、重量等感性經驗;在體育活動中,有意識地進行空間方位的培養;在科學教育中,引導幼兒自然地運用測量、數數等方法發現物體之間的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在藝術欣賞活動中,讓孩子們欣賞自然界中蘊含數學美的物體,如花朵、蝴蝶、貝殼、蜂房、各類植物的葉子、向日葵花盤等,使幼兒感受排列形式上的秩序美與和諧美,逐步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活動經驗、事實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四、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數學是從普通的人類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學習數學包含著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 “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課程的中心,因此,我們可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引導幼兒產生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需要,在不斷成功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和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我們給幼兒提供管理班級出勤的機會,讓幼兒統計早上8點半以前到園的小朋友是多少,8點半至9點到園的是多少,9點以后到園的是多少;自己來幼兒園的小朋友是多少,由大人送來的是多少;今天遲到的小朋友是多少,沒有到的小朋友是多少.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統計9點以前到幼兒園的小朋友共有多少,由大人送來的小朋友共有多少,今天班里一共來了多少小朋友等. 又如孩子過集體生日時,我們通過啟發幼兒思考蛋糕應怎么切才能每人一份,每份一樣大,使幼兒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
總之,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是幼兒觀察數學現象、發現、認識數學的重要途徑. 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密切了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既提高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和行為,也使“教育向生活世界回歸”這一理念得到了很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