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面臨從培養學術型人才到應用型人才的轉變。但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教學方面存在同等學力學生過多,專業基礎薄弱,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科發展和學生就業,無法滿足我國出版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編輯出版學專業的師生要轉變觀念,在課程設置、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采取措施,重視實踐教學。我國出版業界也要承擔企業責任,為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教學提供支持。
關鍵詞: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
2009年3月26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研究生教育必須要增強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力度,促進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的緊密聯系”,并對碩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實踐教學環節做出了具體規定。這標志著我國的碩士研究生教育從培養學術科研型人才轉變為培養應用型人才。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版產業化進程加快,出版單位對高層次出版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培養應用型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已經成為當務之急。長期以來,我國編輯出版學教育與業界需求之間一直存在矛盾,編輯出版學畢業生得不到出版單位的認可,其中畢業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差是主要原因。對于怎樣加強編輯出版學本科教學中的實踐環節,編輯出版學界和業界的學者研究頗多,成果豐碩,而對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相對較少。對此,就必須先對實踐教學現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一、我國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1.編輯出版學研究生以同等學力學生居多,專業基礎薄弱
編輯作為“雜家”,往往要求具有多學科的廣博知識,因此學界和業界都提倡具有其他專業背景的學生跨專業攻讀編輯出版學專業。在現實中,這部分學生在編輯出版學研究生中確實占有很大比重。他們擁有其他學科的專業背景,經過考研的洗禮也具備了一定的編輯出版理論基礎,但相對缺少專業技能的系統培訓。而對于這些同等學力考取編輯出版學的碩士研究生,學校往往只要求他們補修兩到三門本科生專業課程,這對于一個編輯出版專業的學生來說,往往是不夠的。
2.研究生課程設置以理論研究為主,不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編輯出版研究生教育沒有統一教材。有的高校沒有研究生教材,導師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編講義授課,大多是以課題研究帶動專業教學。課程設置方面,各院校圍繞所開設的編輯出版學研究方向設置課程。①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媒大學和河南大學的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為例,均存在理論研究課程過多,專業實踐性課程較少的問題。
3.專業實習時間較充足,但缺乏導師指導,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研究生的實習時間,多為半年或一年,時間較為充足,為研究生能夠系統學習和實踐專業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客觀條件。但是由于時間較長,很多研究生一旦走出校門,很少再與導師聯系,實習處于分散和無序的狀態,缺乏導師的指導,不能將理論知識很好地和專業實踐結合起來,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二、加強我國編輯出版學研究生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1.編輯出版學學科本身的要求
編輯出版學本身就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一點在編輯出版教育界已經達成共識。編輯出版學的實用性、可操作性的特點決定了這一學科實踐環節的重要地位。同時,對編輯出版學進行研究,也要求研究者牢固掌握編輯出版學基礎知識,對國內外出版業發展現狀和前景有深刻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理論研究上有所創新。而現在很多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基礎知識薄弱,甚至不知道“碼洋”為何物,對編輯出版實務一問三不知,不了解國內外出版業發展的態勢,就理論談理論,很難在理論研究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2.我國編輯出版學研究生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國招收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有35所,共38個辦學點。②很多高等院校編輯出版學招生培養學生數量都很大,編輯出版學研究方向也從傳統的書報刊編輯研究拓展到網絡等新媒體編輯研究上。可以說,我國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已經具備了較大規模。從世界范圍的研究生教育發展狀況來看,碩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面向實際應用為主,教學科研人才更多是來源于博士研究生。為促進我國編輯出版專業教育的更好發展,必須重新審視和定位我國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逐漸將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科研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養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力的教學科研人才。從就業形勢來看,2006年以前,由于高等院校擴招等因素的影響,對教師的需求量較大,編輯出版學碩士畢業生多選擇到高校就業,就業形勢良好。③隨著編輯出版學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招生層次的提高,高等院校對編輯出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以博士研究生為主,碩士研究生的就業去向就更多地從教學、科研崗位轉向實際工作部門。而很多出版單位認為,碩士研究生搞科研是強項,專業技能方面沒有本科生能力強,不愿吸收編輯出版學碩士畢業生,所以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就業形勢嚴峻。長此以往,這將嚴重影響到編輯出版專業的發展。
3. 我國出版產業發展的要求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正在經歷著一場新的高科技信息革命,世界科技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正在滲透社會的方方面面,給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的出版業更是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出版的網絡化和多媒體化需要大量懂得現代出版技術的人才;出版的國際化需要懂得版權貿易和對外交流的人才;出版的產業化需要懂得管理和出版的復合型人才;出版物的品牌化需要大量的策劃創新人才。而人才問題一直是制約我國出版業發展的瓶頸,出版業人才數量不足、層次不高、知識結構嚴重不合理的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加入WTO后中國出版業的人才競爭更加劇烈,人才短缺問題更加嚴重。
三、加強我國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的措施
1.轉變師生觀念,重視專業實踐
碩士研究生的就業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單純科研型的人才不能滿足就業市場的需要。編輯出版學的導師和碩士研究生都要轉變觀念,重視編輯出版專業實踐。從導師這一方面來講,不要認為研究生就是要搞科研,只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一味地要求研究生多出科研成果,不支持學生參加實踐。導師應該將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利用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機會,將科研和專業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多做專業調查和專業實踐。導師要因材施教,對于同等學力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指導。從碩士研究生這一方面講,也要放下身段,積極參加專業實踐,將編輯出版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特別是同等學力的學生,還要全面系統地學習編輯出版專業的基礎知識。
2.修改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在課程設置等方面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要實現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從學術性人才到應用型人才的轉變,必須從制度上保證實踐教學環節的時間和質量,對現有的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進行修改,把培養出版業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在課程設置上,用實踐性課程代替一些落后于出版業發展的理論研究課程,對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教學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同時要加強對碩士研究生專業實習的指導,充分發揮碩士研究生理論基礎知識較為深厚的優勢,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
3.學校建立開放的研究生編輯出版實驗室
數字時代的到來使更多技術因子注入到了編輯工作中。多媒體出版、電子出版、網絡出版等高新技術出版方式不斷涌現,對編輯的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編輯也告別了“剪刀加糨糊”的時代,文字編輯工作只是編輯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目前很多出版單位,懂文字編輯和新技術編輯的復合型人才很少。甚至有的電子音像出版社,二十多個在編人員中沒有一個學習電子編輯專業出身的編輯。由此可見出版業對復合型編輯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高等院校從出版業的需求出發,與時俱進,專業研究方向增加了網絡編輯、電子出版編輯、出版經營管理等研究方向,以滿足我國出版業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時可建立編輯出版實驗室,對學生進行多媒體出版技術的培訓。從教學實踐上看,很多院校教學資源緊張,雖然有設備先進的編輯出版實驗室,但只能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共用,且不在課外開放。除了課堂時間,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需要申請使用實驗室,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學習和實踐的積極性。因此高等院校應設立開放的研究生編輯出版實驗室,保證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在課余時間申請使用。
4.出版業界要以培養編輯出版專業人才為己任,為碩士研究生實踐提供機會
在我國出版發展史上,有許多編輯出版家都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如著名的編輯出版家張元濟先生始終認為“要辦事,先儲才”。人才問題之所以會成為出版業發展的瓶頸,就在于長期以來,我國出版業急需的圖書選題策劃、出版物發行、出版經營管理、版權管理、國際版權貿易等復合型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沒有專門的通道。④這些出版業急需的人才,單靠高等院校的努力,是很難培養出來的。需要出版業和高等院校共同合作,才能建成供給這類人才的專門通道。
由于我國出版業長期處于壟斷經營的市場環境中,沒有意識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產業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因而對編輯出版教育相當不重視。盡管高等院校采用多種方式,如建立實習基地,聘請資深編輯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等,加強和業界的合作,希望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但這些在實際運作中收效甚微。如資深編輯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很多編輯很珍視這樣的機會,盡自己所能為研究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如蘇州大學出版社社長吳培華編審,將自己的研究生在實踐環節上的要求總結為“五個一”,稱之為“五個一工程”,即要求學生在研期間,初校一百萬字,三校一百萬字,責編一本書,參加一次訂貨會,下一次印刷廠。⑤但也有的編輯雖然同意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并沒有真正承擔起“導師”的責任。應該說出版業界沒有把培養編輯出版人才當作自己的責任,這是造成現在出版產業化發展過程中人才危機的重要原因。要提高編輯出版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出版單位的配合是一個重要因素。出版單位能夠為碩士研究生提供課堂教學所不能提供的專業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為碩士研究生的實習和鍛煉提供機會。這些碩士研究生的加入,也會為出版單位輸入新的血液,創造新的價值。同時,這也是出版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方面。
(作者系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我國編輯出版學教育發展現狀及前景研究”(07JA860015)及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河南傳媒人才培養戰略研究”(2008BXW001)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①②③李建偉,張錦華.我國編輯出版專業研究生教育現狀研究[N].河南大學學報,2007(2).
④ 李宏葵. 對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的三點建議[N]. 河南大學學報,2007(3).
⑤ 吳培華. 編輯出版專業教學的實踐環節尤為重要——兼談實踐中的“五個一工程”[J].中國出版,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