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萍
摘要:闡述了“小組合作,自主管理”的具體做法、對其的評價以及在實踐中的反思。
關鍵詞:小組合作;具體做法;小組評價
記得有一段時間,我的班特別亂,接二連三地發生了好多事情。
首先是班級值周的學生自由散漫,站崗聊天,檢查也影響教學秩序,有損班級形象;緊接著我因故請假一天,午自習紀律特別差,有與班長吵架的,更有在教室打架的;接下來是因為換值日生了,兩個組的值日生互相扯皮,沒人做衛生;跑操的時候隊伍散亂,互相說話等等。每件事情發生后,我都進行了及時的處理,并對當事人做出了非常嚴厲的懲罰,可問題還是層出不窮。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局面呢?是我的教育方法不對,還是學生和我之間出現了感情上的對立呢?
經過分析以及和班委會的溝通,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事必躬親,學生習慣于在我的監管下學習和生活,缺乏自律意識,缺乏責任心,缺乏集體榮譽感,總認為別人犯了錯誤與自己無關,自己可以接著去犯錯誤。所以,我馬上意識到應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成為班級的真正主人,學會互幫互助,給學生更多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權利和機會。
一、我的具體做法
1.組長的產生與培養
組長通過競選產生。競選組長的這個活動我將它命名為“我的地盤我做主”,每位學生均有資格參加競選,競選演說中要闡明自己的競選動機、能力優勢、管理模式以及小組奮斗目標。組長產生之后,通過班主任的培養、自身的鍛煉,進一步提升組長的管理能力。
2.小組成員的搭配
組長確立以后,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小組內部成員間存在著性別、性格、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而每個小組之間的情況基本相同或相似。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相互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
3.小組的建設
首先由組長組織全組討論確定小組名稱及簡介、目標、小組口號、成員介紹、小組組徽等。在共性的基礎上,同時鼓勵個性呈現。
4.自主管理衛生
學期初對整個學期的常規清潔衛生及大掃除進行統籌規劃,全面安排,一周輪換一次,由組長負責,并把值日任務分工到人。
5.自主管理班級
以小組的自然編號為序,小組輪流治班。輪到管理班級的小組,組長即是班級本周班長,小組成員分別對班級本周學習、紀律、衛生、活動等方面進行管理,并建立班級日志,對每天全班同學各方面的表現做記錄,在周五的班會課上進行值周總結。
6.自主開展活動
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增強學校生活的吸引力,為學生釋放過剩
精力找到正當途徑;能增進小組的凝聚力,能最大限度地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各小組在活動中樹立自信,激發學習熱情。
7.自主管理學習
小組要爭取優勝,組員間必須通力合作,揚長補短,互幫互助互商討,形成一種前所未有的團結、合作、進取的氛圍。在正確的引導下,這種合作意識能迅速遷移到對學習的態度上來,在學生中形成一股強大的驅動力量,在班集體中形成“比、趕、超”的良好學風。
二、我的小組評價
要促進小組合作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就應該
采取相應的評價手段。但是,我們作為班主任,心中應該非常清醒地明白一個道理:評價只是一種手段,應該發揮評價積極的導向作用,建立競爭機制。
1.制訂小組公約
要讓小組出成績,就必須有一套完備的制度以及共同的奮斗目標,讓組長及組員有法可依,依法行事。為此,讓每個小組自己制訂一份小組公約,把班級事務分攤到小組,讓小組內部產生自理能力,從而可持續維持小組的活力。
2.擬定競爭方案
根據《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把學業成績、行為表現等內容,具體地量化為可以操作的評分細則,制定詳細的競爭管理辦法。由小組長和各科課代表、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負責具體的評分工作,每周進行小獎勵,每學期進行階段性的獎勵。每周獎勵是針對各周評出的優勝組;學期獎勵是針對期末評出的最佳管理組。在每周召開的班會上由班長進行總結并公布,表揚優勝組。
每個小組的學生在這種“賞之于組”的激勵機制下,每個人都會努力為小集體的榮辱盡自己所能,各小組內部會形成很強的凝
聚力和互幫、互助的合作風氣,從而帶動整個組的提高,推動整個班級向前躍進。
三、我在實踐中的反思
1.閃光之處
(1)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了班級凝聚力
學生參與率達到了100%,基本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班干部體制中的“少數人當官,多數人被管”的局面。同學們在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從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責任意識。強烈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又使大家更關心集體、更熱愛班級。
(2)發揮了小組管理的領導功能,提高了班級各項活動的質量
小組在制訂工作計劃時,所有成員均能出謀劃策,各抒己見,從而提高了決策的全面性、科學性。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小組所有成員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輔相成,保證了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3)減輕了老師和班干部的管理負擔
以往班級事務無論巨細,全由老師和班干部包辦。學生沒有自我管理的需要,不僅影響了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對他們以后的發展不利。進行了小組管理就不同了,學生有了自我管理的需要,就減輕了老師和班干部的負擔。
(4)提高了學生的管理能力
通過小組管理和自主管理,學生體會到了平時老師管理的辛苦,也
鍛煉了自己的綜合能力,使他們學會了協調合作管理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2.存在問題
(1)評價問題
在進行小組管理和自我管理時,怎樣進行評價,將影響到學生的積極性,關系到班級管理的成功。采用打分制,要用去大量的時
間,工作比較繁雜,怎樣做更合理是我們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2)對于成績和習慣雙差的學生怎樣進行教育感化是我感到難做的工作
這樣雙差的學生,對于小組管理不感興趣,自己也管不住自己,家長也毫無辦法,教育感化工作很難做。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小滿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