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艷
摘要:本文強調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獨特性,分析了學生的年齡與興趣的特點,解讀了學習要像做游戲一樣的意義,闡述了增加動手操作的重要性,最后點明以數學關聯其它學科進行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游戲;動手操作
一、啟發式的談話,直指人心
小學生對一切感到新鮮,尤其是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教師要像慈母一般對學生進行細致入微的關懷,和風細語的交談。
1.入學之初,提起學生注意力。這樣做可消除學生對數學的陌生,也為以后的教學打好基礎。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小朋友們,你們離開了幼兒園,來到了一個新鮮的環境,你們覺得快樂嗎?現在,讓我們數一下我們班有多少位男同學和女同學?然后我們計算一下共有多少位同學?加上老師——我,一共有多少人?”
2.語言幽默風趣,學習如同游戲。教師要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調動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還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創設數學情境,使學生像是在游戲中一樣,充分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學數學,讓他們感覺數學如做游戲般開心。
二、增加動手操作
數學家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系。”數學教學,要給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等知識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課下準備好實驗工具:小刀、土豆等等,之后讓學生自己嘗試切割,在課堂上讓學生給同學們展示。這樣一目了然,形象逼真,好玩有趣,印象深刻。
學習了比例尺,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堂上用所學到的知識為學校設計一座圖書館,要求設計美觀大方,經濟適用,要體現出學到的知識,比如適用比例尺將效果圖畫在設計紙上,并附上設計所需要的數據和計算過程。這樣學為所用,學生動手踴躍,參與積極,豐富了情感,得到了體驗。
三、利用故事,提高數學學習技巧
大文學家蘇東坡不僅文章寫得好,而且書畫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曾經畫過一幅《百鳥歸巢圖》。后來明朝才子倫文敘曾在蘇東坡的《百鳥歸巢圖》上題詩一首:“天上一只復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边@首詩題“百鳥圖”,全詩卻不見“百”字的蹤影,人們也許會問,畫中到底是100只鳥還是八只鳥呢?學生開始直搖頭,我便提示在詩中提到的數字之間加上適當的運算符號,最后學生終于得到1+1+3×4+5×6+7×8。詩人巧妙地把100分成了2個1,3個4,5個6,7個8之和,含而不露地落實了“百鳥圖”中的“百”字。此外,還能夠用其它方法把詩的數字用符號,加起來加到一百。如下式:
〔(1+1)×3+4〕×(5+6+7-8)=100
綜上所述,數學學習方法多多,難可俱陳,關鍵是教師要巧妙地引領,讓學生對數學發生興趣,養成學習的習慣,打好數學的基礎。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