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東
摘要:在推行素質教育的大潮中,高中地理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學習新課改精神,在課堂教學45分鐘內優化教學過程,強化師生互動,實施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本文作者在總結自己十幾年來高中地理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特點出發,探討分析實施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體會和方法。
關鍵詞: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方法
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關鍵在于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應該不斷學習素質教育理論,更新教學觀念,實行課堂教學民主,優化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實現課堂“有效教學”。本文作者在總結自己十幾年來高中地理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特點出發,探討分析實施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體會和方法。
一、在新課標指導下進行教學
在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中,地理課程標準成了指導教師教學的依據,而且在全國高中地理教學存在著“一標多本”的狀況,現在全國有四個不同版本的教材,而這四種教材的編排依據都是“課程標準”,所以,教師應該集中精力研究課程標準,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在使用新課改教材時,有時發現考試試題并不是教材講過的內容,甚至是教材上從未涉及過的概念,學生很困惑,其實是教師沒有仔細地研究“課程標準”的緣故。教師應該在上課前備課時,認真將所教的教材與新課程標準對照分析,不能機械地照搬教材內容。
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時,把“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作為案例,重點分析大河流域開發的地理優勢以及綜合治理的措施,如果教師只把課堂重點放在田納西河上,那是不符合“課標”要求的,應該在教學中分析流域的方法,對尼羅河、黃河、黑龍江等流域開發進行對比探討,實現知識的遷移。
二、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現代技術手段,輔助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的時空范圍不再局限于課堂小天地,使學生學會借助互聯網查找資料,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教學課件,下載對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圖片,教師可以大量地占有資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以及已有的知識水平,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終篩選出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的知識信息,做到與地理課本的最佳結合。比如,教師講授“西氣東輸”時,可以展示中國西部的能源分布狀況以及中國東部資源需求的迫切性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從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現狀中,得出西氣東輸的必要性的結論,然后通過一些影音資料,認識西氣東輸的路線,所經地區的自然條件、人文狀況,以及對國家中東部建設的重大意義。這樣,教師幫助學生搭起了一條從問題到答案之間的橋梁,師生借助互聯網的作用,教會學生自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課堂的密度、廣度、深度,擴大學生的視野、空間。
三、讓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延伸活動
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課本知識,還要與學生現實生活、國內外重大事件聯系起來,選取重大事件進行剖析,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前社會發展突飛猛進,課本上的一些案例已經有些過時,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從新聞時事材料中選取典型的案例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熱點問題,引入地理課堂教學,例如,日本海嘯、汶川地震以及人們所關注的霧霾天氣等,都應該進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另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多關注自己身邊的地理,也就是說把地理知識進一步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運用地理學科知識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地理實際問題,體現了“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重點培養學生對地理實際問題的分析、探究能力的要求。這樣既能延伸課堂教學范圍,提高學生分析探究能力,又由于學生對身邊的問題熟悉,學生容易理解,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研究的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踴躍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課堂教學不要為改革而改革
新課程改革最提倡的學生學習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模式,運用這種模式的作用在于既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又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探究問題的前因后果。筆者認為新課改也沒有固定的教學學習模式,不必每個問題,都要小組討論、分析、探究,學生做的更多的還是學習書本上現成的原理、結論,對于教學難點、重點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對于比較容易理解的知識,就不用小組討論,這非常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教師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方式,主要依據新授課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有些問題可通過合作、討論、探究加以解決,有些問題應當通過教師適度的講解來解決。比如,高中地理的“大氣運動”有關知識,內容抽象,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學習起來是有相當難度的,盡管我們可以借助計算機將運動制成演示動畫,但是基本概念、基本規律不是學生能夠通過看動畫和自己看書就能理解掌握的,這樣的內容在安排課堂教學時,教師的適當講授是絕對必要的。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大潮中,地理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學習新課改精神,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在課堂教學45分鐘內優化教學過程,強化師生互動,實施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最終能夠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