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友芝
摘 要:由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改中體現得很充分,而作為主導的教師顯得在課堂中的作用大不如前。對于新課改中如何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做了闡述。
關鍵詞:導學案;學習方法;主導
在目前推行的高效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已經占據了整個教學課堂,教師的課堂作用似乎顯得微乎其微了。有老師甚至開玩笑說,現在的課堂是學生的,我們可以去辦公室喝茶了。其實不然,教師的主導作用還很重要。
結合自己的課改教學改革,我認為教師的主導性應從如下幾方面來體現。
一、導學案的編寫
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方向盤和路線圖。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認真研讀教材,對教材所講的知識做認真深入的分析,確定好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對于“定向自學題”的設計,既要圍繞學習內容,突出學習重、難點,又要切合學生實際能完成的水平,恰如其分地安排好小組學習的切入點,這樣才能有效地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避免出現費時低效的現象。如,我在設計《這片土地是神圣的》導學案時,對教材內容鉆研不夠,設計的定向自學題難度過大,有點局限學生的思維,結果在課堂上,學生完成得不是很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當體現在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上,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善于學習。如,在進行每篇課文的第一課時學習時,要讓學生懂得學習步驟:①讀準生字讀音,讀通順課文;②劃出難懂的詞語,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③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④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準備和同學交流。具體到怎樣學習生字時,也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通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使學生逐步由“學會”過渡到“會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后,他會按照這些方法有條不紊地去弄懂一些問題,有步驟、有層次地學習相關內容,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達到高效課堂真正高效的目的。
三、自學時的點撥
在組織學生具體實施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是一個旁觀者,而應是他們學習的“助手”。教師要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思維發展的方向,對于自學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加以點撥。在小組合作探討時,教師也要不時地參與學生的討論,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對學生的討論要加以引導,使學生順利地進行討論和探究,這樣就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掌握,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學后的總結提升
1.在學生自學、小組合作探討活動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各小組匯報學習效果,引導全班學生達成共識。在這個階段,教師的“主導”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在設計學生的拓展延伸題時,教師的“主導”性在于引導學生不僅僅是孤立地學課文,而是要做多元的訓練,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總之,在新課改中,既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也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性,教師就要找準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金鑰匙,才能構建和諧、開放、有效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真正實現課堂的
高效。
(作者單位 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鄉龍鳳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