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和
摘 要:安全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構成的重要框架,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
基礎。
關鍵詞:小學教學;品德與社會;安全教育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我將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觸電等作為《健康、安全要牢記》一課的主要內容。我認為,直觀的視覺感知要比空洞的抽象說教更有洞穿力,因此我決定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圖片、視頻、相關的教育動畫作為誘餌,將學生吸引到教學內容中。
在交通安全教學中,我做了很多課件,力求用直觀的視頻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說實話,備課的時候對學生能否接受這樣的上課方式我自己心里也沒底。第一課時開課的時候我沒有向學生做任何說明,直接用多媒體播放了三個交通事故的監控畫面,畫面中那尖銳的剎車聲使整個教室頓時安靜下來,學生被震撼了,瞪大眼睛,流露出同情、惋惜的神情!接著我安排小組討論: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言:走人行道、不攀爬車輛、不闖紅燈等。
食品安全方面,我將霉變食品在顯微鏡下放大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同時介紹各種細菌及它們對人體的影響,講解如何避免食品變質,如何判斷食品是否變質以及科學衛生飲食的相關知識。
我所在的地區江河湖泊較多,學生到這個地方游泳的現象時有發生。為此,在講防溺水內容時,我先在黑板上展示一組數據:據統計,2003年我國平均每天就有近20人溺水身亡,兩天就相當于我們一個班級的學生消失了!我播放了一段有關兒童溺水身亡的視頻,那悲痛的畫面讓學生的心情變得異常的沉重!為這些不幸的孩子感到悲痛和惋惜。
在防觸電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實踐能力,在
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課的時候,我將辦公室的插座、電風扇、熱水器、手機充電器等拿到教室,我先切斷教室的電源,讓學生自己動手先將這些設備和電源連接起來然后再斷開。學生都很高興,認為這也太容易了。
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和信息化教學手段,將抽象變成直
觀,將教師教你怎么做變成學生自己明白怎么做,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己去觀察現象、發現問題,對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震撼,我相信這對他們今后的成長大有益處,并會讓他們終身難忘,對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安全教育將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劉淑芳.農村小學安全教育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 遼寧省瓦房店市永寧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