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梅
摘 要:由于數學課程的抽象性和嚴謹性,其程式化、符號化的東西很多,再加之有些教師教育觀念落后,只重視訓練學生解答已經提出的問題并要求學生按一定的解題模式去反復強化訓練,導致數學課堂往往比較沉悶、呆板。
關鍵詞:數學教學;教學過程;激勵性評價
而今,隨著課程實驗工作的不斷深入和逐步推廣,作為一名肩負著引領學生積極學習的任務的數學教師,我認為:在數學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評價,甚至較之于其他課程更應注重激勵性評價所發(fā)揮的作用。
數學課給很多學生的印象往往是刻板、無趣,甚至是無聊的。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究竟該如何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呢?怎樣才能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這門課程呢?
一、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要著力于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期待的目光,會心的微笑,贊許的點頭和親切的話語都能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愛的鼓舞和情感的交融。這樣寬松的環(huán)境才能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愉悅、高漲的情緒中學習、進步,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豐富激勵性評價語言,滿足每個學生被賞識的渴望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用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課堂內就會生機勃勃。舉個例子,假如教師用“你讀得真棒!”“你口齒清晰讀得流利而有感情,你真棒!”等一些生動、親切、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后怎么會不受感動、不被激勵呢?對于學生表現精彩之處,應該通過教師的語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隨時隨地地給予積極的評價,傳達出教師對學生的關愛。當然,如果能夠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豐富生動的評價語言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三、適當運用體態(tài)語言,把握好評價的尺度
課堂上,一個眼神、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亦或者拍一拍學生的肩膀,甚至是充滿善意的沉默,都會傳達出一份關愛,表達出一種尊重、信任和激勵,這樣更具親和力,更能產生心與心的互動,其作用遠遠大于口頭表揚。“我喜歡你!”“請繼續(xù)說下去!”等等行之有效的體態(tài)語言更能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愛和肯定,更能溫暖學生的一節(jié)課,乃至一段時間內對一門功課學習的熱情。
但作為教師要注意一定時間內激勵性評價的次數要合適:太少,對學生情感觸動輕微,起不到作用;太多,容易讓學生不以為然,形成疲沓的心態(tài)。對于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高的學生,只有在其取得較大成功的時候才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其感受到獲取激勵的不易,促使其更加努力地投入;而對那些平時學習較為懶惰、少有主動、積極性不高的學生,給予激勵性評價的次數可以適當增加。在老師的激勵性評價下,既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又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其自信心,何樂而不為呢?但是,隨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日益提高,激勵性評價的次數也要隨之遞減,從而使學生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課堂評價如果多一點欣賞、鼓勵,多一點期待、關注,多一點尊重、寬容,就可以讓學生在一次次充滿真誠的評價中得到個性的張揚,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尊、自信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丁建剛.激勵性評價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師版,2010(04).
(作者單位 山西省襄垣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