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鳳 杜學允
摘 要:創新型人才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也是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的核心議題。我國要想在國際社會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就必須培養出大批創新型的人才。而培養創新型的人才,最關鍵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創新型人才 思維導圖 創新思維 學習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036-02
創新型人才培養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我國適應全球化競爭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前提,關系到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及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實現。
1 創新型人才具備的素質
創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經發現、發明的基礎上,運用已有的知識提出新見解,開拓新領域,發明新工藝,創造新產品的活動。所謂創新型人才,就是指能夠孕育出新觀念,并能將其付諸實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創新型人才通常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基本素質。
1.1 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哈佛第26任校長陸登庭說過:“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欲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
1.2 良好的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能力。
作為一個創新型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學習的能力,特別是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新的知識層出不窮,科技信息的增加每年約為20%左右,甚至達到40%。只有學會學習,才能在知識快速更新的今天快速掌握新知識,走在專業領域的前沿。
1.3 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擁有廣博而扎實的知識,有較高的專業水平。
創新是對已掌握知識的發展,在人類知識越來越深奧和豐富的今天,要求創新型人才的知識結構不但要有廣度,還要有深度。因此,創新型人才須具有廣博而精深的文化內涵,既要有深厚而扎實的基礎知識,了解相鄰學科及必要的橫向學科知識,又要精通自己專業并能掌握所從事學科專業的最新科學成就和發展趨勢,這是從事創新研究的必要條件。只有通過知識的不斷積累才能用更為寬廣的眼界進行創新實踐。
1.4 良好的道德修養,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能夠與他人共處與合作
道德修養問題是創新型人才所具有的素質的重要方面。正確的價值取向會內化成一種動力,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排除現實生活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擾,激發人的創新意識,并進一步推動創新潛能的發揮。因此,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是創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質。
另外,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門類繁多,學科復雜,知識總量激增,高度綜合性的課題愈來愈多。在這種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協同作戰的需要越來越突出,邊緣學科的創造更是如此。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還必須高度重視其組織管理、協同作戰的能力培養。
1.5 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承擔艱苦的工作
創新是一個探索未知領域和對已知領域進行破舊立新的過程,充滿各種阻力和風險。因此,創新型人才每前進一步都需要非凡的膽識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為了既定的目標必須始終不懈地進行奮斗,不輕言放棄。這不僅是對心理的考驗,也是對體力的考驗。因此,創新型的人才需要具備健康的體魄和心理,才能很好地將創新進行到底。
2 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由英國的記憶之父托尼·巴贊發明。托尼·巴贊通過研究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等科學,漸漸地發現人類頭腦的每一個腦細胞及大腦的各種技巧如果能被和諧而巧妙地運用,將比彼此分開工作產生更大的效率。
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是放射性思考,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 包括文字、數字、符碼、節奏、音符、食物、線條、香氣、顏色、意象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而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我們的記憶,也就是我們的個人數據庫。
思維導圖(MindMap)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它將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空間、整體等各種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它繪制起來非常簡單,而且十分有趣。
繪制的思維導圖(MindMap)一般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征:一是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二是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從中央圖形向四周放射;三是分支有一個關鍵的圖形或者寫在產生聯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詞構成。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支形式表現出來,附在較高層次的分支上;四是各分支形成一個連接的節點結構。
3 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可行性分析
3.1 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是有創見性的思維,是創造活動的核心,能在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系的基礎上產生新穎的、獨創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這種創新性思維能保證學生順利解決對他們來說是新的問題,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識,并能把這些知識廣泛的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順利完成。這是整個創新活動的智能結構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
3.2 思維導圖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
作為創新性思維機制的“思維導圖”工具,很適合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為它利用了一般認為與創造力相連的一些技巧,特別是想象力,思維的聯想和彈性。
思維導圖的要素包括:用以前存在的一些想法聯想新的和獨特的思想;在創新思維當中使用不同的顏色;在創新思維當中使用不同的外形:把異乎尋常的因素合并起來;放大并使用維度;調節概念位置;把先前的概念重新布置并聯絡起來;把先前的概念倒置過來;對好看的物體有反應;對情緒化的物體有所反應;對吸引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的物體有所反應;使用可以內部互換的外形和代碼。
由上述要素可以看出,思維導圖在培養創新思維時有以下的作用:
(1)思維導圖可以自動地利用所有的創新思維技巧,比如聯想和想象,這些技巧在思維導圖的設計和繪畫過程中得到了更好地開發。
(2)思維導圖使大腦能夠把游離于思想邊際、平日深埋不出的想法捕捉起來,歸結到一起,讓它的制作者一次看到很多的因素,從而增大了產生靈感和創造性想法的可能性。
(3)思維導圖讓人輕松愉快,充滿幽默,因而使思維導圖的制作者很容易游離于常識之外,從而容易進行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導致新想法的產生。
4 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可行性分析
4.1 學習力
學習力是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一個綜合體。
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說:“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沒有知識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边^去,一個人全部知識的80%是在學校學習階段獲得的,其余20%則依靠在工作階段的學習;而現在卻完全相反,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不過占20%,80%的知識需要在漫長的一生中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獲得。
如今,知識更新速度逐步加快,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遠遠比教給他們純粹的知識更為重要。
4.2 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習力的培養
(1)思維導圖可以作可視化學習筆記,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思維導圖可以用作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因為它以直觀形象的方式進行表達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維過程。在學習中,做學習筆記是每一個學習者為了掌握所學知識經常要做的事情,學習筆記的積累是每一位學習者進行知識創新的源泉。而利用思維導圖可視化學習筆記,可以把重要的信息以圖的形式保存下來,并且隨時記下學習當中的每一個設想、每一條思路、每一點體會。通過一張可視化的圖,不僅可以清晰地理順學習內容,還可展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思考的痕跡,為日后查閱奠定基礎。
(2)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思維導圖繪制時必須遵守的原則有:突出重點、使用聯想、清晰明白、有個人風格。這幾個原則對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都有很大的幫助。突出重點,強調重點是改善記憶力的重要因素。聯想也是記憶力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學生進行知識記憶和回憶時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學習者把以往學習過程中零零散散的知識非常系統的歸類和組織,可以更好地把握整個書本的知識要點和脈絡。這樣就對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有了整體的印象和把握。而且使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系統整理時,對于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也了解和掌握了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與穿插關系,從而促使知識系統化。
(3)用思維導圖使得隱性知識顯性化,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
人的大腦就像一個巨大的圖書館,頭腦中的信息常處于無序存放的狀態。多數學者認為這些隱含于頭腦中的個人知識不能表達出來,難以通過人員之間的交流得到傳播和共享,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學生在對自己大腦中的知識進行管理應用時,重點之一,就是要將個人的隱性知識轉換為顯性知識,因為只有將知識外顯化,才能通過信息科技儲存于知識庫中,并經過適當地分類、儲存后,有助于知識的分享與再利用。利用思維導圖就可以對隱性知識在某種程度上進行表達,將人們頭腦中的思想、理論、概念等一一展現出來,以便于人們進行思考和交流。從而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充分地應用,而不是被遺忘。
5 運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的途徑
一般來說,學生學習知識有兩個途徑:一是從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中獲得;二是進行自主學習獲得。因此,思維導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
5.1 教師將思維導圖作為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將思維導圖用在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還可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思維導圖的特性要求強調出重點、關鍵詞,這樣就避免了傳統線性筆記埋沒關鍵詞的弊端,讓學生對重點印象深刻,同時,知識點組成一個層次分明的結構,有利于大腦對知識的歸入和吸收。而思維導圖中的節點可以引發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這些大量的聯想和想象就打破了思維的局限性,使思維更具有創新性。
教師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步驟:
(1)課程準備。
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分析課程中的知識點,將知識點根據重要的程度以及結構層次,做成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制作因人而異,但是都要以能幫助學生學習為前提,能突出自己的個性和風格更好。繪制時要注意顏色的應用,恰當地應用顏色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學生進行有效地記憶。
(2)知識呈現。
上課的過程中,將做好的思維導圖逐步展示給學生,對照著學習材料,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必要的講解,并將整體的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不但能理解每個知識點的含義,也能掌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進行消化吸收。另外,還可以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再創造,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將有見解的,有新意的思維導圖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拓寬學生思維的角度。
(3)知識回顧。
復習的時候,對照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利用上面的每個關鍵詞進行回憶,因為每個節點上的關鍵詞都有教材上的知識點和它對應,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翻書找知識點的時間。最后把整個思維導圖的結構以及其中分支上的關鍵詞都記下來,這樣在回憶的時候,就有很多關鍵詞在腦中,不會出現頭腦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來的現象。
5.2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不僅可以應用在教師的教學中,也可以用在學生的學習中。學習掌握新知識,就是將新知識與自己大腦中已有的知識產生聯系,并最終納入到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結構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的知識講解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了解它的原理,了解大腦的工作方式,并最終學會駕馭自己的大腦,學會學習。
在現在的教育教學中,涉及到學習方法的內容并不多,很少有人意識到,學會有效運用自己大腦的重要性。而在如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隨著終身教育逐步形成,自我學習的能力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教會學生學習比教會他們知識更為必要。
6 結語
這個時代呼喚創新,呼喚創新型人才。高校應該與時俱進,根據社會的需求,積極應用有利于學生創造性培養的思維工具,創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制定恰當的人才培養方案,并在培養的過程中及時改進不適宜的部分,從而更好地完成高?!芭囵B人才”的使命,為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周家倫.創新型人才培養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06(5):38.
[2] (英)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 楊成雙.高等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淺探[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02:54.
[4] 盛曉娟,張秋月,佘元冠,等.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創新型人才素質模型[J].科技與經濟,2011,6(3):77.
[5] 湯銘.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思維導圖教學研究[D].2006,5:17.
[6] 趙英芳.思維導圖在個人知識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學科前沿,2005(9):4.
[7] 萬應捷.思維導圖在大學生自主學習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0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