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勇
摘 要: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越來越完善的背景下,國內企業的經濟行為受到法律的規范程度越來越高。在不斷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的種類、數量、性質呈現多樣化。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如果對法律風險估計不足或者處理不當,一方面會給企業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另一方面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法律后果,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構建完善的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成為企業市場經營的基本要求。本研究在分析新時期法律風險防范作用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期企業構建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 企業 法律風險 防范
引言
企業的法律風險作為一種客觀存于與市場中的風險類型,是指企業預期同未來的實際結果之間的差異,而可能造成企業必須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這些風險將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損失。當企業出現違反法律、經營行為不符合法律規范、防范意識不足等,都可能產生法律風險。因為每個企業的發展環境中存在不少的法律風險,在法律風險產生以后,如果沒有科學的預防體系,將可能會給企業造成致命的打擊。因此,加大對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與理論意義。
1.企業構建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現實意義.
1.1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是企業市場發展的內在需求
當前我們國家正處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期,市場存在的混亂凸顯了一定的特征,而且整個社會環境是非常浮躁的。企業在社會環境中經營,需要應對各種規則,包括明規則與潛規則,這個經營環境增加了企業法律風險。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社會與企業構建完善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成為應對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
1.2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是企業制定發展戰略的需要
在現代企業管理觀點里面,指出要將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提升到一個企業戰略發展的地位。這種法律風險防范機制要求企業能夠系統的進行法律風險環境的評估,并將每一種風險與企業業務可能產生的其他系列風險,進行系統的風險戰略管理與實施。將構建企業的法律風險防范當成是企業的基本管理方法,通過長期的執行來構建具有戰略性與常規性的風險防范體系。
1.3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是保護企業、企業高管的需要
最近幾年,一些富豪落馬事件諸見報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這些富豪由于法律意識淡薄,沒有很好的在法律規定的范疇內,進行各種市場和經營活動,使得自身與企業受到了法律風險的影響而落馬,影響了自身或者企業的前途。企業管理決策者法治意識的強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些潛在的法律風險是否演變成現實災難。所以,企業必須具備風險防范意識,制定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構建企業的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對于有效的防范企業或者高管的法律風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4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是有效降低企業損失的需要
現代法律風險防范的目標,是為了避免傳統法律顧問存在的各種弊端,提高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與市場環境的法律服務水平?,F代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注重對潛在風險的防范,通過對企業法律風險客觀分析,提出了如何預防法律風險,降低法律訴訟等給企業發展造成的損失。因此,構建系統性強的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對于促進企業法律風險防御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2.新時期構建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策略.
2.1做好事先防范,夯實法律風險防范的基礎
企業的法律風險防范過程中事先防范同事后救濟相比較,事后救濟的成本高而且效果不好。事后救濟大部分是訴訟與仲裁,因為第三方介入爭議裁決,這種投入,自然會超出正常交易所需要的成本,并且裁決的結果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所以事后救濟的結果往往會不理想,提升事前預防,成為企業有效避免法律風險,實現企業安全、正常、健康運行的必要基礎。企業的風險的事先防范的投入,同風險的事后救濟的投入是成反比關系的。企業的實現防范投入成本越高,事后救濟所需的成本就??;相反,如果企業的事先投入較小的成本,那么事后救濟的成本就越大。而且,這一事后投入的效果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企業風險防范管理工作中,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效果好,而事中控制的效果遠不如事先防范的效果好。因此,企業在實施法律風險防范工作中,要重視提升事先防范的水平,以此來提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的免疫系統的剛性。
2.2 加大過程控制,提升法律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企業法律風險的過程控制,對企業運行中法律控制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法律風險的過程控制滲透在企業運行的每個環節,與企業的每個部門和崗位都直接相關。做好事先的防范工作,是整個過程控制的基礎。比如:在進行合同簽訂的時候,合同對我方有利,可是在合同執行的過程中,雙方的信函往來或者形成的會議紀要,使得原有的合同條款產生變更。所以,法律風險的過程控制自然就成為風險防范的主要內容,做好了過程控制,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就有了基本的框架,控制的效果也會得到保證。
2.3及時進行事后救濟,彌補法律風險防范的不足
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的目的,是將客觀存在于企業經營環境中的風險消滅在萌芽中。但是,在實際的企業經營環境中,是沒有辦法完全避免法律糾紛出現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企業遇到了法律糾紛以后,需要及時的做好事后的救濟。作為法律風險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線的事后救濟,即要求及時,有需要有效,企業內部的法律人員要積極的應對,通過使用一些可行的防范,提出法律風險的解決辦法。當企業需要聘請外部律師幫助處理風險的時候,要及時,以避免時間的延誤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法律風險防范作為預防市場風險,提升企業生產、運營平穩性的基礎工作,對每個企業和員工來講,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這就要求企業在遵循法律風險防范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加大對法律風險防范重要性的認識,做好法律風險防范人員、制度的安排與規劃,以此來提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的有效性,進而實現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春艷.論公司章程對股東賬簿查閱權的完善[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10.02.
[2]曾燕.淺議私營企業法律風險的防范[J].商場現代化.2010.19.
[3]沙洪濱.淺析國企總法律顧問制度的制約原因及對策[J].現代商業.2008.35.
[4]周鴻華.法律顧問制度的發展方向[J].中國有色金屬.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