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萍
摘 要:從體育個性化教學的含義界定著手,再根據界定的體育個性化教學含義,對教師教學的個性化以及學生學習的個性化給出了貫徹個性化教學的具體措施。同時,研究并分析了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等個性化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貫徹方法,指出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實現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以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興趣。
關鍵詞:體育教學;中學;個性化;教學模式
因為體育教學長期受到競技思想的影響,因而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時往往只是單純地將工作重點放在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術及運動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培養之上。如此,造成體育教學過程趨于程式化,使得學生的個性被嚴重扼殺在萌芽之中。因此,為實現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現代中學體育教學必須以創造風格、培養學生的個性作為指導思想,進一步倡導在學生中實施個性化教學措施。
一、個性化教學的基本含義及其價值體現
1.個性化教學的基本含義
個性化教學是指一種對教學主體及客體個性保持尊重的教學模式,其注重主客體的情感需求以及心理特性的培養。體育個性化教學便是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承認學生的個性之間存在著不同,并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性格來發展自己,令學生充分感受到與眾不同。在此基礎上,由教師指引,幫助學生來學習和認識自我,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個性化教學的價值體現
首先,通過個性化教學使得學生的人格變得更加完美。個性化教學是對學生的認知、興趣、能力、氣質、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等加以優化并整合,從而使得被教育者的人格變得更加完美。其次,通過個性化教學使得學生的知識變得更加全面。個性化教學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知識、性格以及潛能的全面引導和培養教育,從而實現學生思維的訓練、知識的傳授以及心靈的生化等。再次,通過個性化教學使學生的能力變得更加突出,個性化教學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進行系統的優化并整合,從而更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個人專長,突出他們的個人能力。此外,通過個性化教學還能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增加學生的閱歷。
一般說來,個性化教學通常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其又被稱為主體個性化教學。(2)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其又被稱為客體個性化教學。
二、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實施策略
1.在備課方面要采取個性化教學的策略
作為實現體育教學的前提和關鍵,個性化的課前備課要從備課和學生兩方面著手。(1)在備課方面,要充分結合個性與共性的特點,使得體育教學內容不能脫離教學大綱的要求范圍。尤其是中學生正處于追求個性化發展的階段,他們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也各具特點。大部分學生對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情有獨鐘,卻習慣用敷衍或應付的手段來對付自己并不喜歡的體育項目。因而體育教師需要進一步改變過去的思想觀念,不能再單純以舊的跳遠、跳高、跑步等體育運動形式來進行體育教學。(2)在學生方面,體育教師備課時不能單純地依靠教材,要將重點放在學生身上,也就是說,體育教師設計體育課程時,在參考新課程標準規范的同時,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被進一步激發出來,從而有效實現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2.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建立個性化教學環境
當前,在體育教學中,已經由過去講解、示范以及練習的枯燥教學模式改為將學生當作教學主體、以學生個性發展作為目標的新型方案。這種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的個性化教學手段使學生身心得到充分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體育教學效果。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具有創設個性化的教學環境,如趣味活動、音樂多媒體、角色游戲等來實現體育教學環境的情趣個性化。此外,還可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引人入勝的劇本、故事、詩歌、名言以及即興表演等來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并且在教學時要因學生的個性差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求知及探索欲。
3.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
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需要充分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再將教師自身特長及風格融入教學之中,實現教學方式的進一步改革,將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應用到體育教學之中,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在能夠充分展現出學生個性的籃球等球類體育運動項目的課堂上,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循循善誘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整套動作的學習和思考。作為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時,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同時盡可能地避免那種注入式或者訓練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比如,可以在體育課上增設一些令學生放松的下棋、唱歌、打球等游戲,從而使得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達到進一步培養自己的特長的目的,以便能有效激發中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充分掌握到體育健身的知識技能與方法等。
4.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個性化教學模式,同時還需建立并健全有利于進一步實施個性化培養的教學評價體系
鑒于學生對運動項目的興趣不盡相同,因而作為體育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尋找與之相適應的體育鍛煉方式,從而實現學生動作技能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為此,體育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以之取代傳統的測驗或考試考核,使每一位學生均能體會到成功的感覺,以便能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體育的動力。
三、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策略
1.作為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性格或愛好分成小組進行個性化學習
由于學生的性格及愛好不盡相同,并且對體育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針對體育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愛好及性格分成不同的小組。例如,性格方面,性格外向及內向的學生可以自成一組;興趣愛好方面,可以依照學生對體育項目中的下棋、籃球以及足球等各自成組。由此,在學習完主要體育教材中的內容之后,學生按照自己的性格和愛好組成各種小組,例如,籃球小組、足球小組以及乒乓球小組等,根據現有的場地以及器材進行體育活動。如此,學生之間分享并交流體育技能經驗,同時還能進行友誼聯賽等,從而使個性不同的學生的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2.不斷對自身學習成果加以總結和反思
在體育課結束后,學生要對自己所學的體育技能加以認真反思和總結,作出簡單的學習筆記,充分考慮自己在體育課中遇到的問題的原因,并深入體會自身在體育課上的感受,從中得出教訓,同時制定改進的方向。如此,一方面能夠讓學生不斷通過自我反思來提高自身的體育學習;另一方面還能讓體育教師通過查看這些學生所作的筆記,有效指出改進的辦法,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從而實現體育技術的大幅度提升。
傳統的體育教學過分注重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術和運動方法,因而使學生的個性被嚴重扼殺。為此,當前我們的學校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在體育教學中實行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從而進一步實現他們的身心全面發展,有效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蔡葳葳.個性化分組教學法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實踐與研究[J].科學決策,2008(11):114-116.
[2]崔兵.中學體育教學中個性發展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9(7):112-113.
(作者單位 福建省長樂市江田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