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健
摘 要:通過課堂實例探究TPR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反思構建和諧的英語課堂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英語課堂;TPR教學法;反思
曾經(jīng)在書上看了一個關于TPR教學法的講解,TPR指的是全身反應教學法,是加州心理學家詹姆士博士提出來的。全身反應教學法是一種被稱為“讓語言動起來的教學法”,它將抽象的語言轉化成具體的行動,讓學生通過活動、操練來習得語言。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做”的過程。在“做中學”其實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jīng)驗中學,將書本知識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聯(lián)系起來。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讓學生有機會多聽、多說、多用英語。同時,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每個學生從本人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找出自己學習英語的真正原因和切實動機。進而,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曾講了一節(jié)三年級的課。它是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4 第二課時的Lets talk。準備本次課的時候,我首先想到了是否能將抽象的語言轉化成具體的行動,讓學生通過活動、操練來習得語言呢?這也就讓我想到了TPR,因此在準備課的時候,把目光落在了這點上,同時也注重了課的實效性,本節(jié)課我追求的是既讓學生學會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能力。在課上我要把學生的言語和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注重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在課堂上,適當、恰當?shù)剡\用TPR輔助教學,希望能夠發(fā)揮課堂教學活動的多樣化和有效性,同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促進其內在潛能的發(fā)揮。
本節(jié)課上,首先設計了一個free talk,讓學生作自我介紹還要向老師介紹他人,由于是三年級的學生,表現(xiàn)欲強和爭強好勝,誰都想把自己介紹給大家。這一環(huán)節(jié)激起了學生的熱情。3分鐘的free talk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也算是個好的開頭。接下來回顧上節(jié)課的知識,在這里我設計了兩個活動:一個活動是I say , You do;另一個是 I do , You say。利用學過的知識展示學生的能力。這兩個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還鞏固了上節(jié)課的內容,又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幾個熱身活動之后進入新課。今天的新課出示了一張圖片,讓學生去觀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個小故事,并能用上我們學過的單詞和句子。學生都很興奮,都想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并做到了能用英語表達的地方都用了英語,不會的地方就用漢語說出來,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很輕松地就理解了今天的課文。
英語課上,師生間良好的情感交流也是我們教學中的重點,在課堂上,我們要放下老師的架子,走到學生中間,讓微笑的目光灑落到每一個學生的身上,不僅使他們感到老師時時刻刻在關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比較放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并且要根據(jù)學情和教情,隨時調整教學節(jié)奏,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呈現(xiàn)輕松和諧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