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瑛
摘要:作文教學歸根結底是要使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獲得靈感,為寫作積累素材,使他們在鍛煉中提高對生活、人生的感知力,拓寬寫作思路。本文從指導學生收集寫作素材,評改方式等方面提高學生寫作技巧。
關鍵詞:作文教學;初中;素材;思維;評改
寫作一直被中學生視為“三怕”之一,作文教學也讓許多語文教師困惑徘徊,如何突破作文教學的瓶頸呢?我根據多年的實際教學,提出了以下的芻議。
一、收集與題材相適應的寫作素材
教師應引導學生多收集寫作素材,內容主要應從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入手。例如,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倡導可持續發展等等,以便學生在關注社會事實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一)從資料中收集寫作素材
學生在寫作時一定要根據題材內容來收集寫作素材。現在是一個信息時代,收集材料的途徑很多,例如,查閱相關書本、翻閱相關雜志、閱覽網上的文本等等。教師安排寫作素材的收集任務時,應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夠動手收集,做好寫作的最基本工作,為寫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從生活中收集寫作素材
作文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學生只有細細地觀察和體驗生活,才能有非常真切地描繪和欣賞生活,再加以領悟,就能夠寫出好的句子和文章來。學生還要積極地參與到身邊的各種實踐活動中去。實踐才是硬道理,只有用自己的親身體會給自己創造一個活生生的素材來源,才能激發寫作潛力,逐步提高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啟源,激發學生寫作表達欲望
啟源的工作要重視,初中學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需要去多接觸大自然中的事物與社會中的各種元素,要細心觀察,敢于發問,還應該積極地學習更多有用之法。學生的視野一旦被打開,教師就要多方面引導學生去感觸生活,將作文教學與社會生活這個大環境充分結合起來,從而在生活中讓學生增長見識、啟發思維,受到感染,將學生內心深處的寫作表達欲望激發出來。例如,課文《童趣》就常常有“物外之趣”,寫作都在于自己的觀察。另外,國家的建設、好人好事、奇聞奇事、上海世博會、四川打黑以及海地地震等等,無論是本地還是外地,無論是我國還是外國都能成為話題,都應該讓學生去接觸、去思考,然后再發表自己的看法,描述現象。在這個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提升寫作水平。其實有心人往往善于發現身邊的素材,也會感受,更會選擇一個角度去進行描述。事實證明,將學生帶入生活,能拓寬視野,也能豐富知識,還能激發其思維,激發寫作欲望。
三、多方式寫作教學,讓學生“動”起來
多樣的作文教學方式,無論是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提升,還是對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熱情的激發都有著相當積極的意義。學生寫作興趣的提升,也有助于互動教學的持續開展,要構建初中作文課堂的“互動之橋”,則需要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之中“動”起來,調動他們的感官融入課堂,自然能夠更好地實現作文思維的發散。
(一)讓學生“動手”
初中語文教學中應適當地讓學生動手,讓他們親手親筆地完成一些“創造”。例如,在余光中《鄉愁》一文的教學中,詩中充溢了濃烈的思鄉情緒,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中或課堂結束后同樣以這種現代詩的形式仿造鄉愁自我寫作一首表述感情的詩,寫出自我心中的“愁”。誠然,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也許他們的詩很幼稚,然而,這種親自動手的方式無論是針對他們對于詩文的理解來說,還是從提升他們的作文興趣角度來說,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完成后,我們可以將收集到的較好的作品讓學生在班級中分享朗誦。這種成就感,會更讓他們有動力去學習。讓學生“動手”,即是要學生在課堂中親身體驗快樂、收獲成功,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和參與興趣,在動手的過程中則實現了互動。同時,學生興趣的提升也有利于他們互動積極性的提升。
(二)讓學生“動眼”
經常聽到學生抱怨,在寫作的時候,明明有很多話可以說,可是真到寫的時候卻不知道怎么寫、寫什么。這個就是缺乏生活中細致觀察所導致的結果。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例如,在一些名勝古跡或者是有紀念意義地方的寫景作文教學中,或是對某個地區景色、建筑贊揚的詩文中,我們可以在網上下載或者其他渠道將相關地區景色或建筑的影像為學生播放,讓學生能夠親眼看見,猶如親臨其境。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很容易融入寫作的情境中,寫作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三)讓學生“動腦”
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地為學生講解寫作方法,讓學生去感知各種方法之間的不同和運用這些寫作方法對表達文章起到的效果。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將荷塘在月色下的美態描繪得淋漓盡致。通過給每種表達方式舉例子來給學生講解,讓學生更能夠理解教師講解的寫作方法和使用這些寫作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寫作也成為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增強情感與寫作知識積累
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大部分擅長寫作的學生都一致認為,自己的閱讀、實踐以及領悟才是提高作文寫作水平的主要途徑。要讓學生明白寫作能力的提高主要途徑是通過廣泛的閱讀。閱讀可以使我們形成思維的優化與敏銳,提升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提升寫作悟性,激發寫作靈感。例如,閱讀《水滸傳》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認識了很多性格鮮明的歷史人物,也了解如何去刻畫一個人物,并在寫作中進行嘗試。廣泛的閱讀必然會擴大積累,加強文化方面的積淀,通過積累與積淀的醞釀,久而久之,一定會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必須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放在首位。只有創設樂寫的氛圍,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由熟生巧,漸入佳境,讓作文教學成為廣大師生輕松快樂的日常工作。
參考文獻:
1.沈剛,《初中語文高校課堂教學初探》[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09
2.葛慶中,《關于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點滴思考》[J],語文天地,2011.06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