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成剛
摘要:隨著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各種利益關系和思想觀念的矛盾、沖突和訴求相互交織,相互摻和,集中凸顯。做好新時期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顯的尤為重要。本文重在體現堅持以人為本做好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心”觀。
關鍵詞:以人為本 “五心” 思想政治工作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各種利益關系和思想觀念的矛盾、沖突和訴求相互交織,相互摻和,集中凸顯。如何做好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調解糾紛,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促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給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筆者從自身的工作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堅持以人為本,做好新時期的群眾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有“五心”。
一、有信心,堅定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念
要有充滿自信克服膽怯的心理素質。它具體表現在: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從事創造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自信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理想、愿望或預見能夠實現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在整個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相反缺乏自信心,則是創造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羈絆,是喪失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個人自信的缺乏,就可能會讓別人的評價干擾自己的思路,使自己本來可能實現的目標受阻。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敢于突破、克服膽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對新的時代挑戰,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就要敢于突破陳規,勇敢無畏地沖破傳統樊籬,開拓創新,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相當的膽識膽略,敢于拼搏,并勇于承擔行為后果的心理品質。
二、有耐心,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持之以恒
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耐心細致。耐心細致的工作方法是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經驗,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所要求的,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要解決的是人們思想認識問題,所以要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耐心細致、堅持不懈、反復認真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慢活”、“細活”,需要有極大的耐心,需要進行極為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來不得任何急躁,如果采用壓制、強迫命令的方式,就會使矛盾激化。如:國有企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抓大放小、拍賣、租賃、破產、職工下崗等問題,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多年來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綜合反映。如果處理不好,必然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因此,必須做耐心細致的工作,開展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黨員干部和群眾,通過深入淺出的宣傳教育,使之認清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三者關系,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耐心細致地做好下崗職工思想轉化工作,使之正確認識到21世紀是高科技時代、競爭時代、知識時代,一部分人下崗和再就業是在所難免,原計劃經濟舊體制下的“大鍋飯”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要面向新世紀,面向未來。這就要求政工干部要有耐心和韌勁,做好艱苦、細致的工作,做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要在“理、誠、偏、公、情”五字上下功夫,才能做好下崗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這也充分說明了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耐心細致的重要性。
三、有細心,體貼入微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在工作中,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利益訴求涉及方方面面,千差萬別。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一顆細致的心,要養成“見微知著”的良好習慣。一方面,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發現、分析、排查不和諧、不穩定的因素,分類整理,制定工作預案,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另一方面,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做到“細微之處見真情”,主動幫助職工群眾化解心理上的矛盾和問題、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消除同志間的隔閡和誤會,及時將矛盾和問題化解、消除在萌芽狀態,達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四、有愛心,在工作中以情動人
一位社會學家曾經說過:播撒愛就會收獲愛。作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對群眾和群眾工作充滿博愛之心,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要在認識上視群眾為親人,時刻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解群眾之所難,注重傾聽群眾的呼聲,關注群眾的疾苦,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黨和政府的關懷、組織的關心送到千家萬戶,當好愛心使者,進一步融洽黨群、干群關系,把職工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進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上來,凝聚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上來。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切實幫助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因為歷史成因,事業單位人多、面廣、攤子大,各種矛盾相互交織,職工心理存在期盼、焦慮、憤懣、消極等復雜心態。在這種情況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破解心理癥結、排除不良情緒、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法和現實要求,也是維護穩定、促進改革的有力保證。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對職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注重疏導結合,加強心理溝通,強調法制觀念,以尊重理解職工心聲為前提,引導職工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中啟迪思想,轉變觀念。要以促進人的心理和諧為基點,引導職工客觀看待各種社會現象和存在的矛盾問題,增強自我調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心態,使其理性平和。
五、有關心,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視人的需求,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小康社會發展了人的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平等意識,人與人之間表現為平等關系,人們普遍希望得到尊重、理解和幫助。因此,一個優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會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尊重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工作,尊重他人的基本權利,尊重他人的勞動創造;關心人就是關心他人的疾苦,當有困難時,就給以熱情幫助;當遇到挫折時,就給以安慰和鼓勵。理解人就是要多從對方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多與人溝通思想,多交流感情,增加相互了解。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到這些,才能在思想政治主客體之間才能建立起平等的關系,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達到良好的效果。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注重輿論引導和政策宣傳。當前,事業單位處于加快改革的關鍵時期,面臨競爭和挑戰的雙重壓力,肩負發展與穩定的雙重責任。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在新形勢新任務面前,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圍繞職工的生存、發展、價值、社會保障、主人翁地位等切身利益正確、妥善做好心理疏導和政策宣傳。要始終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和尊重職工的意愿,真心誠意為職工辦實事、謀福利,保護好、調動好、發展好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要充分利用廣播、廠報、網絡、板報、櫥窗等宣傳輿論工具,加強形勢教育、廠情教育、危機教育,增強職工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發展意識。堅持把改革發展的信息傳遞到每一個職工家庭。教育全體職工明形勢、釋疑問、增信心,從而積極支持改革、參與改革、配合改革。使職工擁護改革的思想轉化為支持改革的自覺行動,使宣傳教育的成果轉化為促進單位發展的動力,從而減少矛盾促進和諧,使改革、發展、穩定實現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