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有勝
在提倡學生自治班級的今天,量化管理成為班級自治的核心方式。但如何讓班級量化管理不成為一紙空文,而是能成為管理、約束學生的班級公約呢?
一、完善量化管理條例,讓它成為班級成員心服口服的公約
量化管理的實施能否得到學生們的認可,關鍵在于量化管理的條例能否深入人心。如果量化管理條例只是單方面由班主任提出的,學生們可能在心底不是很服氣,容易造成量化管理的先天性缺陷。所以動員學生們積極參與量化管理條例的制定很有必要。
班主任在班會課時,要積極調動學生們對量化管理的興趣,要將它打造成與每位同學切身利益相關的規則。例如,可以這樣引導:“每個同學都希望成績好又能夠個性飛揚。但是個性飛揚往往又是與紀律相沖突的。那么有沒有可以相融的辦法呢?有,它就是——班級量化管理。”這樣就能夠引起同學們的興趣。繼而可以再引導:“分數是可以賺的,也是可以用的。但做什么可以賺分數,做什么又會導致扣分呢?那就看條約的規定了。因此每個同學都要關心班級量化公約的制定和內容,否則在分數上你就會被動了,到時可別抱怨規則不公平哦。”總之,通俗的說法和豐富的舉例能使學生對班級量化管理條例比較感興趣。通過引導,絕大部分同學會積極參與到班級公約的制定。只有大家共同參與的東西,才能得到大家的擁護和遵守的。
二、量化考核的權威性是執行力的核心
量化考核必須要有分明的賞罰才能體現它的作用。
班級里,量化考核不像法律那樣有多個部門可以維護它的權威。但是,只要班主任們用心去思索,還是會發現學校自有學校的方式去維護量化考核的權威的。
1. 量化考核成績作為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表現的依據。老師平時和家長溝通時,總有些同學擔心老師會添油加醋。而有了這些公開的依據,彼此就不用產生太多的誤會。
2. 班級座位的調整以量化考核分數為依據。社會上對于座位安排有比較多誤會和看法,甚至污蔑和指責班主任以權謀私。有了依據就可以坦然面對社會對班主任的負面攻擊。我們可以挺直腰桿對學生說:“位置是靠自己爭取的。”
3. 學生個人評優評先以量化考核分數為依據。學校每學期都有優秀學生或優秀學生干部的評選。毫無疑問只有平時表現優秀的人才有資格獲得這些殊榮。而平時表現就體現在量化考核分數上。
4. 有名額限制的各項事物可由量化考核分數為名額分配依據。學生感興趣的、在乎的東西他才會珍惜。當通過自己平時的努力換得別人羨慕的東西的時候,他們特別會覺得平時的表現是值得的。例如我校每年的元旦文藝晚會因演出場所的座位有限,分配到班里的票就有限,我就利用量化考核的成績分配票。量化考核成績的作用顯而易見。
以上的方法都是利用學生們的上進心和自律來實現量化考核的權威的。但現實中總有一些不思進取調皮搗蛋的學生,那就必須尋求學校政教部門的合作。例如像一些嚴重違紀的學生就應采用全校通報批評等方式處理。
三、必須建立一支負責任的量化分數統計小組
量化考核的執行還要依靠一支負責任的量化分數統計小組。班級要公推幾名細心而又負責任的同學組成考核小組。同時要讓小組成員分工明確。例如,安排副班長負責考勤方面的加扣分,科代表負責每個科目作業情況和科任老師的表揚與批評的加扣分,勞動委員負責衛生打掃情況的加扣分;學習委員擔任考核小組組長并負責最終量化考核分數的統計……
班主任要經常指導小組成員的分數統計工作。要求統計者記錄要清晰而有條理。例如違紀時間、地點和事件簡要等。
由于有些學生要糾纏甚至謾罵統計分數者,班主任就需經常鼓勵統計小組成員的工作,多與他們做思想上的溝通,挖掘他們的正直感、正義感。此外,還有注意培養他們的工作藝術,做到既能團結同學,又能約束同學。
四、建立必要的量化考核監督機制
為了防止出現考核小組成員的失誤和私心,必須建立一套監督機制,以讓量化考核分數更客觀更服眾。我采取的方法是集體監督的方法:就是分數統計記錄定期公布。有疑問的可以向考核小組的組長申訴,若確有錯誤的則立即更正。如果存在爭執的,班主任就要充當調解和仲裁的角色了。
如果不想搞集體監督,也可以建立監督小組,負責監督班干部和考核小組平時的表現。
在新課改的浪潮下,利用量化考核制度,推行學生自治管理班級確系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廣大班主任們要積極提高班級量化考核的執行力,讓新課改的目標真實地體現在班級里。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