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靈娜
【摘 要】在傳統的教育評價中,學生是評價的客體,教師是評價的唯一主體。教師的評價成為衡量學生發展的唯一標尺,難免會有較大的主觀性、偏面性。而在素質教育的評價中,評價主體具有廣泛性,對學生實行開放評價。開放式評價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不僅關注學生的今天,更關注學生的明天,對學生的發展實行全程調控,使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
【關鍵詞】小學英語;開放式評價;教育合力;反思自省;共同提高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學習評價的改進是推進英語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能更好的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小學英語 “開放式評價” 是英語課程評價方式上新的探索與研究。我們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小學英語開放式教學評價的方案,它的意義是通過評價結論的系統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樣化;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評價對小學生的學業進步和人格形成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教師評價及時,促進學習熱情
教師可利用常規表格進行評價,它包括:聽力、口語、書寫、背誦、默寫、閱讀、表演等內容。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技能作出準確、科學、適時的評價,不僅是對學生掌握英語各項技能的診斷,更是一種激勵和導向。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回答、朗讀、唱歌、游戲、表演等不同技能作具體評價,每一次的評價都是為了不斷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抓住契機及時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累計評價每學期評選“英語之星”如:“聽力之星”、“朗讀之星”、“表揚之星”、“寫作之星”,并頒發獎狀。評價表記錄著學生每一步成長的足跡,點滴進步。
二、家長參與評價,學校教育延續
隨著社會的進步,獨生子女的增多,家長對孩子發展情況的關注日益增加,引導家長做出正確評價對孩子的發展尤為重要。如何操作呢?利用家長會培訓家長正確的評價方式,并制作表格幫助家長正確評價。學生每天都有聽讀作業,堅持聽錄音模仿,并做跟讀練習,以此養成學生經常聽英語和說英語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的正確發音;堅持讓學生每天將所學內容對家長進行匯報表演,家長根據表格上面的評價要求,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及時給出相應的評價,并通過此表反饋到學校。
三、學生自評反思,塑造健全人格
素質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既是開發自身潛能的主體,當然也應成為評價自身素質發展狀況的重要主體。學生自評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對自己的反思自省過程,極易影響學生的行為,是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徑。另外,自評過程也是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的過程,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正確客觀評價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不自卑,又能看到自己的缺點,不自滿,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學生自評可利用學生自我評價表,它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進行具體的評價,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評價標準,讓其進行自評,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表,比較每節課,每天,每學期自我的表現,進而進行反思,自己具體在哪方面的需要更努力。使學生既能更快的進步,又對學生進行了人格的培養。
四、學生互評客觀,揚長避短共同提高
在學生眼中,老師的評價最具權威性,是他們特別看重的評價。除此之外,來自同學、伙伴、朋友的評價也是他們十分在意的。同時,來自同齡人的評價,往往能客觀地站在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模式和處事方式上去觀察、理解、判斷事物,評價較符合學生實際,使學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互評可以使學生通過角色變換獲得自尊感的滿足,提高比較鑒別和判斷是非的能力。利用“幫他找找優缺點”每學期學生之間互評一次,讓學生之間更加親密團結,也能更加激勵學生們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改掉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
開放式英語評價以過級達標為框架,以積分為操作標準,對學生的英語素質進行全面評價。達標積分取消百分制,上不封頂的積分方法,為學生英語素質發展提供彈性空間。鼓勵有精力、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多學快走,每多參加一項活動,多學唱一首英語歌曲,多了解一項英語文化,就多得學分,這符合因材施 教的原則,為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都提供了寬松、和諧的環境。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開放式評價策略后,我們欣喜地看到:很多同學養成了隨時隨地記單詞的好習慣;有的同學愛上了閱讀;愛提問題的同學也更多了;有了表現欲望。學期末,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時都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每個學生能在評價活動中主動參與,積極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調整,讓學生感到評價活動是一種誠懇、愉快的教育活動。素質教育的評價為學生潛能的開發創造廣闊的空間,提供適宜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年
[2]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課題組.論在外語教學中構建形成性評價體系.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5 年
[4]劉道義.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淺議,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