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順利
關鍵詞:跳上成跪撐;跪跳下;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7-0047-02
一、教材分析
“跳上成跪撐接跪跳下”對控制學生的身體姿勢,在活動中展示自我,發展靈敏、協調和平衡能力,同伴間互相協作和配合,培養勇敢、果斷、克服困難精神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支撐跳躍教材是小學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在保障教學安全的前提下,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技術和方法,發展支撐跳躍能力。支撐跳躍的教學內容是最基本的各種跳上、跳下動作練習,其教學要求是學會從高處跳下,控制身體姿勢,掌握輕巧落地的方法,并能結合跳上、跳下完成簡單的組合動作。但由于跳上成跪撐,跪跳下難度大,存在危險因素,所以在練習時要注意保護方法,練習秩序。
二、學情分析
我校四年級1班學生32人,身體素質普遍良好,喜歡體育運動,愿意挑戰難度較大的運動技能,學生已經學習過支撐跳躍中的“跳上成蹲撐,起立,做各種姿勢的向前跳下”技術動作,其中75%左右的學生能夠掌握跳上成蹲撐(25%左右的學生能夠掌握跳上成跪撐變蹲撐),同時,學生已經學習過跪跳起、低跳箱(墊子臺)做跪跳下這些內容。在本教學單元第一課次的學習中,復習了助跑與踏跳相結合的動作方法,重點解決了提臀收腹的動作要領,學生在保護與幫助下能夠完成箱上跪跳下動作,但學生跳上成跪撐時普遍存在壓膝前送不充分的問題。個別學生完成低跳箱(墊子臺)跪跳下的質量稍差,應對他們進行重點關注。
三、設計思路
學生完成跳上成跪撐跪跳下遇到困難,往往與身體素質(如下肢、腰腹肌肉力量)差有關系。因此,在進行本次跳上成跪撐跪跳下單元教學前,已在開學前2周安排學生有計劃的做有關身體素質和發展支撐跳躍能力的練習,如:立臥撐、屈腿跳等,以期生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且運動量適當,循序漸進地進行。同時,本課教學中既面向全體,又注意學生個體差異,在跳箱的高度上針對學生進行區別對待,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設置不同高度的跳箱,同時,在落地處增加墊子高度,增加學生自信心,使所有學生都有成功體驗。本課中,先使用低跳箱(墊子臺)來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從低跳箱(墊子臺)到跳箱也體現了由易到難的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