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新課標下有新理念和新要求,美術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轉換教育理念,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未來的發展需要來指導學生學習。教師要從更換教學方式、展示學科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幾個方面入手,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它不僅展現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欣賞課;教學藝術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人們在物質方面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社會對教育的關注也是空前的。“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社會滿意的學校”成為迫切需求,那怎么讓人民滿意?教育的改革也就成了時代的必然,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等一系列教育理念展現在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面前。面對新課標中這樣的教育理念,筆者覺得新課標為美術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為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美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學階段,美術又是美育的主要課程。通過美術鑒賞課的開設,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在美術技能培訓中,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尤其是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它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是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然而基于現實中教育的功利性,美術課的在中學階段的教學情況并不盡如人意。
首先,是應試教育模式下,迫于學習壓力,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其次,筆者覺得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問題,現在很多學校尤其是高中的美術老師,在上美術鑒賞課時仍然老一套,照本宣科,下面學生則睡倒一大片。教師要么就是讓學生看電影,有價值的影片是可以看看的,它也屬于美育,但它只能是課堂的一部分。作為美術老師就應該更多地鉆研本學科的教學,從研究現在學生的喜好入手,努力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教育手段的更新,教師應充分利用和開發網絡資源,增加課程的多樣化,如開設影視藝術、動漫設計等,滿足學生多樣發展的需求。
一、更換教學方式,課堂由學生主導
課堂由學生來主導,教師在課堂上負責組織和引導學生交流,同時,又以朋友的姿態主動而坦誠地問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要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讓學生能各述其見,注重賞識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電腦在許多家庭都得到了普及,教師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自己去網上搜索一些相關的資料并加以整理,也可以讓幾位學生共同完成一個教案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既可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展示學科魅力,挖掘作品意蘊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美術是一直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欣賞晉代的書法、元代的山水畫,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意志品格和審美情趣;欣賞現當代作品,如徐悲鴻的《愚公移山》,我們可以了解到大師的愛國精神。藝術有“陽春白雪”的高雅,也有“下里巴人”的通俗,美術作品不僅存在于高雅藝術殿堂,也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如衣、食、住、行無處不包含美術的成就。包括現在學生非常喜歡的卡通動漫、3D設計、影視特效等都是美術工作者辛勤勞動的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每一件美術作品都傾注了畫家的心血,都是美術家精心構思并結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感受創作出來的。同時,美術家創作一件美術作品,除了追求一種形式美感外,往往還有更深層的內涵和更隱藏的意蘊,是一種文化、精神層面的要求與體現,是美術作品的最高價值所在,也是時代、社會、民族精神的寫照。如文藝復興三杰的作品、八大山人的作品等,我們要挖掘這些作品的意蘊,引發學生思考,從而逐步領悟畫家的意圖。
三、運用現代教育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美術作品它是一種直觀的視覺藝術,教師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對這些作品進行展示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介紹畫家生平的電影,如《達芬奇的一生》《梵高》等,引導學生思考,從而逐步領悟畫家的的胸懷和理想;在講現代設計時還可以把一些電腦美術在影視作品的運用效果、優秀的時裝秀等進行播放和展示,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又可以創設課堂情境,為接下來開展學生的自主欣賞奠定基礎。當然,如果美術教師能把課件中每張幻燈片都做得具有藝術美感的話,那課堂中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非常集中了。
總之,美術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轉換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成才,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追求教學的藝術性,引導學生在美術的世界里得到心靈的洗禮,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責任編輯 王凌燕